《周易·系辭傳》中有一句話:“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寶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正人曰義?!?。簡單的理解:天地最大的美德,就是孕育出生命,并且承載、維持著生命的延續(xù)。在周易中天的功能是生,地的功能是成。天地之大德,是為了闡發(fā)人士的圣人之大寶。天地的生,與圣人的位形成了對應(yīng)的天人合一關(guān)系。 周易對生的認識,有著深刻的見解,即使到了今天,依舊閃閃發(fā)光。《周易》上還說:“生生之謂易”,就是說,易變的作用是永恒不斷地制造、誕生出新的事物,讓包含人在內(nèi)的萬物的生命之水長流不涸,“周易”之“易”,就有這個創(chuàng)造生命的含義。 孔子在老年曾經(jīng)這樣感嘆:“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意思是說,天說話了嗎,四季平穩(wěn)的運行,萬事萬物在自然生長發(fā)育,天說話了嗎?感受自然的和諧與內(nèi)心的富足。 天地之大德曰生,我們敬畏大自然天地,是因為天地給了我們生命,讓人類繁衍生息,生生長流。 也由此衍生初對生命、生活、此生德性思考----圣人之大寶曰位。進而找到守位的根本在于 仁------何以守位曰仁,何以正人曰義。
實際上周易的生生觀,隱含著“生生本體論”?!兑讉鳌诽岢龅模骸疤斓刂蟮略簧薄吧^易”。古人認為,天地中有一種神奇力量,一直不停地化生、孕育著天地萬物,古人將這種力量稱為“道”。并從生生不息特性來闡發(fā)道的功能。讓人相信,包括人在內(nèi)的天地萬物都是生生之道的產(chǎn)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