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挑起世界大戰(zhàn)的小人物,一木清直在瓜島的最后三天三夜

 lixj1028 2019-08-26

本文是“燃燒的島群”自媒體第189篇原創(chuàng)文章,歡迎帶署名轉發(fā)。全文共6737字,配圖35幅,閱讀需要12分鐘。

今天要說的是一個挑起世界大戰(zhàn)的小人物——一木清直。1892年出生于東京都附近靜岡縣的一木如同明治時代許多貧苦的日本人一樣,將職業(yè)軍人當成改變命運的唯一道路。不過,在片面追求軍校成績優(yōu)異的日軍中,一木顯然算不上“學霸”。

挑起世界大戰(zhàn)的小人物,一木清直在瓜島的最后三天三夜

圖1. 身著昭五式軍服的一木,此時可能為少佐軍銜

1913年他21歲時才考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成為一名陸軍士官候補生。1933年10月到1934年3月之間,一木又回陸軍步兵學校里鍍了半年金,方得以晉升陸軍少佐,成為大隊(相當于加強營)長級的中級軍官(關于日本陸軍師團的編成方式,可到同名公號搜索“甲種師團”),此時一木清直已經(jīng)41歲,如果一直吃糧當兵不打仗,基本上這輩子也就混到頭了。

圖2. 七七事變爆發(fā)前的華北態(tài)勢,黃色為中國駐屯軍霸占的地盤

不過也許是命中注定,這個資質平平的小人物竟然被迅速推向了大時代的浪尖。1936年5月,44歲老少佐一木清直調任駐在華北的“中國駐屯軍”第1聯(lián)隊第3大隊大隊長。所謂的“中國駐屯軍”實際上是前文所述八國聯(lián)軍侵華后,日本強迫中國接受的一直駐扎在華北,號稱保護日本僑民安全的一支軍隊,人數(shù)在數(shù)千人到兩萬人不等。

挑起世界大戰(zhàn)的小人物,一木清直在瓜島的最后三天三夜

圖3. 中國影視劇里的一木,挑起盧溝橋事變的元兇

跟在東北搞出了“九一八事變”大動靜的“關東軍”相比,“中國駐屯軍”沒有“創(chuàng)造”機會擴大地盤,很多中下級軍官正覺得特別憋屈。1937年7月7日,一木清直率第3大隊在宛平城附近舉行軍事演習,一個鬧肚子的小兵志村菊次郎沒有請示報告就離隊去放飛自我,一根筋的一木少佐就以士兵失蹤為由,堅持要求進入由馮玉祥西北軍余部改編成的國軍第29軍37師駐防的宛平縣城內搜查。

挑起世界大戰(zhàn)的小人物,一木清直在瓜島的最后三天三夜

圖4. 盧溝橋上的中國守軍,可見西北軍標志性的大刀

這個無理要求遭到拒絕后,一木帶兵在次日凌晨占領了宛平城東側的高地沙崗,向守軍發(fā)動炮擊和進攻,這一舉動徹底點爆了中國全國上下壓抑已久的抗日激情,“七七事變”也被看作是全面抗戰(zhàn)之始。

挑起世界大戰(zhàn)的小人物,一木清直在瓜島的最后三天三夜

圖5. 事變后通過盧溝橋的日軍,騎馬者不知道是不是一木這廝

國民政府在不到一個月內就策劃了全面抗戰(zhàn)的中國戰(zhàn)略——在上海向勢單力薄的日本海軍陸戰(zhàn)隊發(fā)起圍殲,吸引日本將主力投入華東而不是“七七事變”爆發(fā)處的平津。關于上海淞滬抗戰(zhàn)的中國戰(zhàn)略,可到同名公號搜索“上海堡壘”。

挑起世界大戰(zhàn)的小人物,一木清直在瓜島的最后三天三夜

圖6. 這張據(jù)說是事變發(fā)生前任日軍豐臺駐軍指揮官的一木

挑起事變的一木當時肯定不知道:由他引發(fā)的中日全面戰(zhàn)爭,將把日本拖入與中國長達八年的血戰(zhàn)(其中四年是中國獨自抵抗日本),而西方列強對日本恃強凌弱的姑息縱容,又讓在歐洲的希特勒看到了英法美的外強中干、色厲內荏,從而在1939年9月悍然入侵波蘭,挑起歐洲大戰(zhàn)。一發(fā)不可收拾的世界大戰(zhàn)在1941年迎來了人類戰(zhàn)爭史上的巔峰——蘇德戰(zhàn)爭和太平洋戰(zhàn)爭相繼爆發(fā),最終碾碎了日德兩個戰(zhàn)爭販子。

挑起世界大戰(zhàn)的小人物,一木清直在瓜島的最后三天三夜

圖7. 描繪盧溝橋抗戰(zhàn)的油畫

一木親手點燃的這顆火星能有那么大的燃爆效果,應該不是他這樣的赳赳武夫所能理解,他能理解的估計也就是自己可能將迎來“職業(yè)生涯的頂點”和“人生巔峰”!1938年3月,中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半年后,小人物一木晉升中佐,調回國任陸軍步兵學校教官,還獲得裕仁天皇授予的功三級金鵄勛章,在一木標準照里,他的領口就一直佩戴著這枚勛章。

挑起世界大戰(zhàn)的小人物,一木清直在瓜島的最后三天三夜

圖8. 一木清直大佐標準照,時任第28聯(lián)隊聯(lián)隊長

順便提一句,貧窮的日本軍隊一直不太舍得在軍服和配飾上花錢,所以日軍軍服都簡陋得像一身壽衣(詳細可到同名公號搜索“軍服”),但是彰顯軍人特點的勛章不能省略。金鵄勛章是日軍中最重要的戰(zhàn)功章,共分七級,功三級是將官起步章和尉官的頂級章,一木以一個少佐身份獲頒功三級,顯然是對其在盧溝橋挑起戰(zhàn)爭行為的肯定和鼓勵(相對于日本內部對侵華戰(zhàn)爭擴大化的爭論,這枚勛章代表了爭論的結論,另一個可能的方向就是把一木清直送交中方處理)。功三級是唯一用中綬方式佩戴的日本勛章,懸掛于領口,類似鐵十字勛章的佩戴方式。

挑起世界大戰(zhàn)的小人物,一木清直在瓜島的最后三天三夜

圖9. 舊日本軍隊金鵄勛章實物

又過了三年,一木清直晉升陸軍大佐,升任關東軍第七師團第14旅團第28聯(lián)隊聯(lián)隊長,正式開始領導一支加強團級別的部隊。1942年4月底,為了配合海軍策劃的中途島作戰(zhàn),日本陸軍選擇了有教官背景又曾在中國戰(zhàn)場有實戰(zhàn)經(jīng)驗的一木為指揮官,以一木所在的步兵第28聯(lián)隊兩個大隊為基干,組編成一支直屬于參謀本部的獨立部隊,并按照日本人的習慣稱之為“一木支隊”,編成時整個部隊共3870人。

挑起世界大戰(zhàn)的小人物,一木清直在瓜島的最后三天三夜

圖10. 中途島海戰(zhàn)中,一木支隊的任務是攻占其中的東島

但在中途島海戰(zhàn)中,一木支隊搭乘運輸船在海上轉悠了一個半月,沒能等來登島的機會,因為日本海軍的南云機動部隊居然陰溝里翻船,被美軍全殲四艘主力航母(過程可到同名公號搜索“中途島”),一木支隊只能灰溜溜地返回到關島,并在那里登船返回國內。

1942年8月7日,美軍登陸瓜島,消息傳到東京引起一陣激烈的爭論,最終的意見反而挺一致,陸海軍都認為要把美國人趕下海去,奪回瓜島,距離戰(zhàn)場最近的閑置部隊就是正在海上漂著的一木支隊。

挑起世界大戰(zhàn)的小人物,一木清直在瓜島的最后三天三夜

圖11. 美軍分兩個編隊分別登陸瓜島和圖拉吉島,在瓜島隆加角建立機場

8月11日,一木支隊被編入新幾內亞作戰(zhàn)的第17軍。13日,一木支隊和海軍橫須賀第5特別陸戰(zhàn)隊抵達特魯克,并接受第17軍的作戰(zhàn)命令,命令要求一木支隊分兩批反登陸瓜島,第一批916人將搭乘驅逐艦快速通過所羅門群島間的槽海,并在夜間登陸,與島上原來的海軍工兵部隊取得聯(lián)系,偵察島上美軍的情況,等待第二批主力部隊到來后,一舉奪回機場。

挑起世界大戰(zhàn)的小人物,一木清直在瓜島的最后三天三夜

圖12. 在瓜島登陸的美軍擁有遠比日本人充裕的彈藥和補給

8月16日19時,一木先遣隊分乘6艘驅逐艦,其余部隊約1400人分乘兩艘運輸船同時駛出特魯克泄湖,駛向2000公里以南的瓜島前線。兩天后的19日凌晨1時,一木先遣隊在距離亨德森機場所在地隆加角以東35公里處的太午角順利登陸,此處有200人左右的一支海軍前哨部隊接應。由于美軍登陸也才11天,仍在亨德森機場附近構筑陣地,尚無能力偵察和控制島上大部分地區(qū),一木先遣隊的上岸非常順利。上岸后,一木大膽的率隊往西行進了14公里,在距離美軍防線不到20公里處隱蔽下來。

挑起世界大戰(zhàn)的小人物,一木清直在瓜島的最后三天三夜

圖13. 日本海軍剛剛在數(shù)日前痛宰美澳海軍,取得海上優(yōu)勢

實際上,一木先遣隊并非美軍登陸后第一支增援上瓜島的日軍,8月10日起,第四艦隊就不斷派出潛艇爭取與島上原先的設營隊取得聯(lián)系。14日,一艘潛艇“呂-33”號終于和島上原來的兩個海軍設營隊取得了聯(lián)系,得知這2000人的工兵部隊基本上沒受到什么損失,但糧食什么的都被登陸的美軍搶走了,大多數(shù)人躲在機場西面的馬塔尼考河邊,全都餓得一比。

挑起世界大戰(zhàn)的小人物,一木清直在瓜島的最后三天三夜

圖14. 美軍一邊完善機場防線,一邊向周邊派出巡邏隊

16日,橫須賀第5特別陸戰(zhàn)隊的113人在島上登陸,帶來了少量補給,同時原先的第11和13海軍設營隊也被重新編成海軍瓜島守備隊,由門前鼎大佐統(tǒng)一指揮。這兩個海軍設營隊有許多人是從日本的殖民地如朝鮮、中國臺灣甚至中國東北征召來的勞工,真正的日本人不多,也沒什么武器,在瓜島屬于“戰(zhàn)五渣”一類的角色,在整場瓜島戰(zhàn)役里全程打醬油,許多投降的日本兵都是這種勞工。

挑起世界大戰(zhàn)的小人物,一木清直在瓜島的最后三天三夜

圖15. 海島上的日本陸軍,裝備九二式步兵炮、大口徑反坦克槍和槍榴彈

19日凌晨,剛登陸數(shù)小時的一木先遣隊與門前鼎大佐的海軍守備隊取得了聯(lián)系,同時向其名義上的上級——第17軍軍長百武晴吉中將發(fā)出電報:“我部登陸成功”。一木先遣隊攜帶了36挺輕機槍、8挺重機槍、24具擲彈筒和2門75毫米九二式步兵炮,士兵每人攜帶250發(fā)子彈和七天的行軍口糧。值得注意的是,就這支不足千人的小部隊來說,這些武器裝備相當于一個步兵大隊(加強營),兩門九二式步兵炮正是日軍甲種師團配屬到大隊一級的步兵支援武器。關于日軍大隊一級的武器裝備和編制,可到同名公號搜索“大隊級武裝”。

挑起世界大戰(zhàn)的小人物,一木清直在瓜島的最后三天三夜

圖16. 戰(zhàn)后日本人繪畫的日本陸軍作戰(zhàn)圖

實際上,第17軍的作戰(zhàn)計劃里并沒有急著催一木先遣隊去送死,一木支隊剩下的人員(約1400人)和裝備,連同海軍第五特別陸戰(zhàn)隊的616人,以及以第35旅團為基干組成的川口支隊都將在數(shù)日內增援到島上,一木支隊和海軍陸戰(zhàn)隊合兵后將達到3000人,川口支隊也有3500人,如果兩支部隊能在瓜島會合,可用的戰(zhàn)兵將達到6500人之眾。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人對陸軍編制的極致追求使得其部隊中的戰(zhàn)兵比例相當之高,6500人中基本上人人可參戰(zhàn)戰(zhàn)斗,而美軍陸戰(zhàn)一師雖然有1.1萬人,但是戰(zhàn)斗部隊只有陸戰(zhàn)1、2、5三個團,還要分兵防守圖拉吉島,能用在機場三個方向防守的兵力都僅有一兩個營,說是紙糊的防線也差不多。

挑起世界大戰(zhàn)的小人物,一木清直在瓜島的最后三天三夜

圖17. 美軍士兵在展示繳獲的日本輕機槍

但在19號白天,發(fā)生了雙方搜索隊之間的第一場沖突。早上7時,因為前一天晚上日軍登陸的動靜,陸戰(zhàn)一團A連連長查爾斯·布萊休上尉率領一支64人的巡邏隊向東實施搜索,12點,他們率先發(fā)現(xiàn)了一木派出的一支由通訊參謀涉谷率領的38人的偵察分隊,并實施了伏擊,由于人數(shù)和火力上的差距,經(jīng)過45分鐘激戰(zhàn),涉谷分隊除5人外全部被擊斃,美軍3人陣亡3人受傷。

在檢查日軍尸體時,布萊休上尉發(fā)現(xiàn)這批日軍跟島上的殘軍大不相同,軍官比例高得驚人、服裝嶄新、胡子刮得干干凈凈、鋼盔上印著黃色五芒星的陸軍軍徽,而此前在島上發(fā)現(xiàn)的都是軍帽上為錨鏈徽章的海軍。這就說明了一個問題:一支精銳的日本陸軍已經(jīng)增援到島上。從陣亡的最高級軍官涉谷的身上,美軍搜出了地圖和文件資料,地圖上標記了機場東側的美軍陣地,包括陣地上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靠近田納魯河河口的位置。

挑起世界大戰(zhàn)的小人物,一木清直在瓜島的最后三天三夜

圖18. 日本作家繪制:鬼子奮勇送死圖

布萊休上尉迅速將戰(zhàn)果和繳獲送回師部向范德格里夫特將軍匯報,美軍特意要求防守機場東側陣地的陸戰(zhàn)一團連夜完善工事,其中一團二營的陣地又位于最前線,他們特意還架設了幾捆寶貴的帶刺鐵絲網(wǎng),這下子鬼子就是爬也爬不進來了。

范德格里夫特的另外一個殺手锏是20號下午剛剛降落在亨德森機場的海軍陸戰(zhàn)隊第23大隊的31架飛機,包括19架“野貓”和12架“無畏式”俯沖轟炸機,他們是來到瓜島的第一支陸基航空隊,本來預計這個時候進駐瓜島的是“零戰(zhàn)”和艦爆,這下子形勢完全逆轉了,套用周星星的一句名言:人生的大起大落實在是太刺激了。情況緊急,范德格里夫特命令剛剛落地的“野貓”立即起飛搜索日軍的集合地點,同時將少量的坦克也調集到最適合增援的位置待命。

挑起世界大戰(zhàn)的小人物,一木清直在瓜島的最后三天三夜

圖19. 英屬所羅門群島的土著偵察隊,中立白人為其首領馬丁·克萊蒙斯

20號中午,一名叫做雅各布·烏查的土著人在距離機場僅2公里以東發(fā)現(xiàn)了一木先遣隊,在試圖貼近偵察時,烏查被日軍抓獲并帶到一木面前,日本人把他吊在樹上,用槍托把他的臉幾乎打成了肉醬,烏查還是一言不發(fā),看著沒什么利用價值,一個日本兵往他的胸口捅了兩刺刀,又往喉嚨扎了一刀,丟下烏查的“尸體”走了。

不過烏查并沒有死,黃昏后當一木先遣隊沿海岸進發(fā)后,烏查咬斷了繩子,爬回了陸戰(zhàn)隊駐地并告知:“可能是250,也可能是500名鬼子正在逼近。”隨后他就昏了過去。這是對一木支隊即將進攻的最直接的情報。實際上,一木先遣隊主要由第28聯(lián)隊第1大隊編成,大隊長為藏本信夫少佐,士兵基本都來自北海道的旭川市。

挑起世界大戰(zhàn)的小人物,一木清直在瓜島的最后三天三夜

圖20. 8月20日剛剛增援到瓜島的戰(zhàn)斗機極大提升了美軍士氣

而在“野貓”起飛的同時,涉谷偵察隊幸存的3個鬼子終于找到一木清直并匯報了情況,一木清楚先遣隊已被發(fā)現(xiàn),再發(fā)起偷襲的突然性已經(jīng)失去,百武晴吉昨天的復電也已經(jīng)要求一木在偵察清楚敵情后等待主力部隊的登陸,但頑固的一木仍然堅持突擊機場。

對此我只能大致推斷出兩個理由,一是一木清直僅為大佐軍銜,如果等到少將軍銜的川口清健到來必然只能聽命于川口,那么奪回機場的大功勞就拱手讓人了。二是一木雖有29年從軍經(jīng)歷,但是實戰(zhàn)經(jīng)驗嚴重匱乏,在挑起和中國的全面抗戰(zhàn)后僅半年就被調回國任教官,直到?jīng)Q定豬突機場的這個晚上為止,一木其實并沒有太多實戰(zhàn)經(jīng)驗,對勝利的渴望和對自身的狂妄導致了他做出了極其無腦的決定。

圖21. 正在豬突的一木大佐,著南方軍軍服,背后有聯(lián)隊旗

8月20日晚20時10分,一木下達作戰(zhàn)命令:“今日深夜,行軍、偵察、戰(zhàn)斗一并進行,一舉突破美軍防線,奪回機場!

挑起世界大戰(zhàn)的小人物,一木清直在瓜島的最后三天三夜

圖22. 原產(chǎn)于美洲的短吻鱷,體型大于其他鱷魚

22時30分,先遣隊在一條流速緩慢的小河河口停留下來,這原名叫做伊魯河的小河被美軍錯認為田納魯河,隨后發(fā)生的戰(zhàn)斗就以“田納魯河之戰(zhàn)”而聞名于世,這里我們也就將錯就錯使用美方的稱呼。美國海軍陸戰(zhàn)隊員不喜歡繞口的當?shù)匕l(fā)音,他們更喜歡把這條小河叫做短吻鱷小溪,但這也是一個錯誤,所羅門群島沒有主要產(chǎn)在美洲的短吻鱷,只有鱷魚!這一點后來被鱷魚吃掉的許多日本鬼子肯定更加認可。

挑起世界大戰(zhàn)的小人物,一木清直在瓜島的最后三天三夜

圖23. 沿著沙堤向美軍陣地豬突的一木先遣隊

由于水量較小,田納魯河的河口與大海并非一直連通,在退潮時有一段長約30米,寬7-15米的沙堤攔住了幾乎停滯的河水,形成一條直通對岸的天然橋梁。這里就是一木選擇的美軍防守的薄弱環(huán)節(jié),他的北海道武士可以從沙堤上直接沖到對岸。

但是在對岸,陸戰(zhàn)一團團長克利夫頓·卡特斯上校把他手上的兩個營都部署在此,并得到2門37毫米反坦克炮和師屬75毫米和105毫米火炮的遠程支持,一木的那把并不鋒利的武士刀注定要砍向一塊鋼板,崩得虎口炸裂。

挑起世界大戰(zhàn)的小人物,一木清直在瓜島的最后三天三夜

圖24. 田納魯河口之戰(zhàn),紅色為一木先遣隊所處位置

21日凌晨1時30分,美軍聽到對岸雜亂而急促的腳步聲,卡特斯上校大聲喊話詢問口令,無人回應,他下令開火,與此同時,一顆綠色信號彈從對岸射上夜空,日軍擲彈筒打出一排壓制火力,不過這點火力對美軍的陣地沒什么影響。迫不及待的日本兵端著刺刀從叢林中涌出,高喊著“板載”沖向沙堤,邊跑邊扔手雷,瞬間就把整條河口的沙堤填滿了。

挑起世界大戰(zhàn)的小人物,一木清直在瓜島的最后三天三夜

圖25. 兇悍的日本士兵投擲手雷作為壓制火力的補充

迎接鬼子的是陸戰(zhàn)一團二營旺盛的火力,構筑良好的交叉火力很快就把填滿沙堤的鬼子變成了填滿沙堤的一堆尸體,沖在前面的大隊長藏本信夫等一眾軍官均被擊斃在美軍陣地前。雖然日本鬼子前仆后繼地趕去送死,但也只是在送死,一名日本兵形容當時的情景是:“好像一只蒼蠅在攻擊一只烏龜,蒼蠅完全拿烏龜沒有辦法!”

挑起世界大戰(zhàn)的小人物,一木清直在瓜島的最后三天三夜

圖26. 美軍士兵在試射九二式步兵炮

3時10分,激戰(zhàn)兩小時無果的一木下令用僅有的兩門步兵炮對美軍陣地進行炮火準備,之后親率主力跨過田納魯河向陸戰(zhàn)二營陣地的右翼發(fā)起沖擊。在猛烈的火力打擊下,只有8個鬼子沖進了美軍的散兵坑,他們頻頻投擲手榴彈摧毀美軍的火力點,直到被美軍士兵逐個消滅掉。

眼前正面豬突無果,一木命令另一支神源中隊迂回到田納魯河上游渡河,意圖繞到美軍陣地背后。美軍同樣派出部隊沿著河流往上游運動,發(fā)現(xiàn)日軍下水準備渡河時就開槍,神源的士兵多被消滅在岸邊或河里,迂回攻擊也失敗了。

挑起世界大戰(zhàn)的小人物,一木清直在瓜島的最后三天三夜

圖27. 在鐵絲網(wǎng)前被火力壓制的日本兵

經(jīng)過一夜激戰(zhàn),一木先遣隊沒能在田納魯河西岸站住腳,殘兵退回東岸叢林。拂曉時分,美軍的12架“無畏式”俯沖轟炸機紛紛升空,對一木隱藏的叢林反復轟炸,同時發(fā)起反擊。但在進入日本兵死傷集中的地區(qū)時,遭遇了他們從未見過的情況。

挑起世界大戰(zhàn)的小人物,一木清直在瓜島的最后三天三夜

圖28. 美軍在椰林墓地里搜索日本兵,并確保他們變成“好的日本人”

二等兵安迪·波利尼發(fā)現(xiàn)了兩名日本傷兵,他馬上招呼4名同伴準備為其包扎傷口,不料其中一名日本兵突然翻身擊傷了一名美軍,波利尼立即用步槍解決了這兩名日本傷兵。同樣也有美軍醫(yī)療兵在試圖救助日本傷員時,被拉響手雷的日本傷兵同歸于盡。范德格里夫特將軍獲報后怒道:“從未聽過這種戰(zhàn)斗方式”,他下令停止一切對日軍的救護行動,所有傷兵一律就地擊斃。

挑起世界大戰(zhàn)的小人物,一木清直在瓜島的最后三天三夜

圖29. 21日下午出動的美軍輕型坦克

經(jīng)歷了這場殘酷戰(zhàn)斗的陸戰(zhàn)隊員會告誡后來的“菜鳥”:“只有死掉的日本佬才是好的日本佬!”因此每當戰(zhàn)斗結束,他們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安全距離給日本傷兵補槍,以確保他們都變成“好的日本佬”!

挑起世界大戰(zhàn)的小人物,一木清直在瓜島的最后三天三夜

圖30. 兩輛美軍M3輕型坦克在椰子林里追殺鬼子,地上滿是日軍尸體

21日下午14時,陸戰(zhàn)一團一營從田納魯河上游1500米處涉水過河,迂回到一木殘兵的東側,堵住了日軍的退路,此時一木想跑也跑不了了。范德格里夫特也派出了他的大殺器——來自第1坦克營A連的5輛M3“斯圖亞特”式輕型坦克,他們沖過沙堤駛向一木藏身的椰子林,不停的發(fā)射炮彈和機槍,并用履帶反復碾壓躺滿一地的日本鬼子,無論死活。范德格里夫特當晚寫到:“那些M3坦克的履帶看起來活像絞肉機!”那片椰子林后來也被美國人稱為“椰林墳墓”。

挑起世界大戰(zhàn)的小人物,一木清直在瓜島的最后三天三夜

圖31. 僅存于靖國神社的第231聯(lián)隊聯(lián)隊旗

下午17時,槍炮聲漸漸停息,所有的日本兵幾乎都被殺死了。一木能做的最后一件事是燒毀一直帶在身邊的第28聯(lián)隊聯(lián)隊旗,戰(zhàn)后美軍公布了大量戰(zhàn)場照片和戰(zhàn)利品照片,但沒有這面對日軍相當重要的聯(lián)隊旗。大量的日本傷兵被陸戰(zhàn)隊員補槍或用刺刀刺死,只有15名失去意識的傷兵被俘虜,大約30人逃脫了包圍圈,跑回一木留在太午角留守的那116人處報喪。

挑起世界大戰(zhàn)的小人物,一木清直在瓜島的最后三天三夜

圖32. 田納魯河口那條非著名沙堤上的日軍尸體,由美軍在戰(zhàn)后拍攝

簡單來說,殲滅一木先遣隊只是一場小型戰(zhàn)斗,但這是美國海軍陸戰(zhàn)隊第一次與日本陸軍的正面戰(zhàn)斗,在此之前防守威克島、關島、巴丹半島和科雷吉多島的美軍雖然英勇,但最終被日軍打敗消滅,這是第一次消滅整支日軍大隊的戰(zhàn)例,極大增強了美國人的信心,后來消滅大隊級日軍都不再是個新鮮事。

挑起世界大戰(zhàn)的小人物,一木清直在瓜島的最后三天三夜

圖33. 瓜島戰(zhàn)役中美軍對日本人從不客氣,此為懸掛在坦克上的頭顱

日軍方面,可以說一木清直實在是個草包,即使假定一木判斷美軍僅為3000人,以他手上的那點人馬,最理想的結果也不過是沖入機場,破壞跑道,等待后續(xù)部隊登陸后再反包圍吃掉美軍。但在戰(zhàn)斗開打后,美軍使用師屬重炮轟擊椰林時,一木已知大事不妙,仍堅持頑抗到底,就真的不可理喻了。一木先遣隊打了一晚上,才造成美軍35人死75人傷。

挑起世界大戰(zhàn)的小人物,一木清直在瓜島的最后三天三夜

圖34. 戰(zhàn)后由美軍拍攝橫臥在田納魯河河口的一木支隊的大量尸體

美軍方面,涌現(xiàn)了一批新的戰(zhàn)爭英雄,尤其是下士李·戴蒙德、上等兵約翰尼·里弗斯和列兵阿爾伯特·施密德三人機槍小組,他們當晚打死了約200名日軍并獲得海軍十字勛章。成為英雄并非全無代價,里弗斯失去了他的生命,施密德和戴蒙德受傷致殘:一枚手雷扔進了他們的散兵坑,炸瞎了施密德的一只眼睛,另外一只眼睛也近乎全瞎,戴蒙德的手臂早已中彈,這顆手雷干脆把他的肩膀和手臂一起炸沒了。2010年,他們的故事被斯皮爾伯格任制片的迷你劇《太平洋戰(zhàn)爭》收錄,英雄永遠值得紀念,因為除了橫店,哪兒的鬼子都不好打!

挑起世界大戰(zhàn)的小人物,一木清直在瓜島的最后三天三夜

圖35. 美國海軍陸戰(zhàn)隊登陸瓜島的紀念郵票

日本人并不甘心失敗,就在7天后的8月28日,驅逐艦又將川口支隊送上瓜島,但那已經(jīng)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