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蘭旋老,杜若還生,水鄉(xiāng)尚寄旅。 暮春顏色漸漸深濃,早春開過的那些花兒,漸漸在一年之初的梢頭,退席而去了。人間四月芳菲盡,深山幽蘭悄然綻放。中國文人君子,自來以蘭為佩,以蘭為品。君子溫文爾雅,氣質如蘭似玉。數千年來,不知為蘭寫下多少千古佳句。而心心念念的,仍然是蘭草那種秀外慧中、亭亭玉立、清高恬淡的嫻雅氣韻。 她蘊含著中國文人的人格理想和文化夢想。 王者之香,源遠流長 追溯歷史,中國古人對蘭花的喜愛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至1000年,一段漫長的春秋時代,也是農業(yè)文明所撐起的禮樂時代。 以禮樂著稱的周朝,在取代殷商王朝之后,敬畏上天,敬重自然,秉承“皇天無親,惟德是輔”“鬼神非人實親,惟德是依“等精神追求,強調統(tǒng)治階級的文化修養(yǎng)、個人品德,以政治清明、禮樂盛行,保人民、順天意??v觀整個春秋時代,雖然出現過諸侯爭霸、禮教喪失的混亂局面,但無論在和平年代還是戰(zhàn)爭時期,各國統(tǒng)治者都比較注意品德修養(yǎng),磨礪品格,保持彬彬有禮的君子之風。 上下五千年,縱橫九萬里,生長于幽谷之中的蘭花,清香淡雅,氣質脫俗,臨風輕輕搖曳,花開幽香清遠,令人難以忘懷,成了中國文人追求品德的極致與頂峰。《詩經》之中歷次贊美蘭花,《鄭風·溱洧》中有“溱與洧,方渙渙兮。士與女,方秉蕳兮。女曰‘觀乎?’士曰‘既且’?!彝^乎?洧之外,洵吁且樂?!S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藥?!薄笆棥?,即蘭草,生長于幽谷道旁的澤蘭。 《琴操·猗蘭操》中記載:“孔子自衛(wèi)返魯,隱谷之中見香蘭獨茂,喟然嘆曰:芝蘭當為王者香,今獨與眾草為伍”。從孔子到屈原,從廟堂到民間,莫不以蘭為尊。在中原習俗中,沒到陽春時節(jié),人們往往手執(zhí)蘭草到郊外溪水之畔,以蘭沾水灑身潔身自凈祛除不祥?!吨芏Y》記載,此時“女巫掌歲時祓除釁浴?!比轮g,上巳祓禊本是一種消災祈福的民間活動,那時的政府不僅不加制止,甚至官民可以同去水邊洗濯。到了魏晉時期更是被文人附會,演變?yōu)轱L流旖旎的韻事。 蘭之姿,清雅脫俗 美好的氣韻,常來自于美好的內在。對于蘭花來說,那清雅的姿態(tài),也錘煉自清越脫俗的優(yōu)雅品格。 蘭葉纖細柔美,姿態(tài)端秀、別具神韻,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以葉勝花“之說。微風吹拂,蘭葉輕輕拂動,猶如仙之精靈墮入凡間。其秀、其纖、其幽、其靜,無不令人心馳神往、思緒萬端。唐代詩人陳子昂“蘭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獨空林色,朱蕤冒紫莖”之句,張九齡“蘭葉春葳蕤”,都盛贊蘭花的美。 蘭花清雅,不僅形態(tài)清雅,而且其香味也是清遠宜人,令人聞之忘俗,心曠神怡。它特有的葉、花、香獨具四清:氣清、色清、神清、韻清,集高潔與清雅,高貴與恬淡于一身,數瓣花朵純真、質樸、幽香,貫穿春夏秋冬,頗有君子風范。這種圣潔高雅、清美芬芳的習性,自然令古今名人也對它折服,因此蘭被喻為花中君子。在古代文人相交中,只要帶了”蘭“字,仿佛也便沾染了蘭草的優(yōu)雅之風,因此,詩文之美喻為“蘭章”,友誼之真喻為“蘭交”,良友喻為“蘭客”,對女子的贊美中更是以”蘭姿“為勝…… 一束蘭,穿越今古,成為中國人血脈深處的文化信仰的極致追求。 蘭之品,清新高貴 一味蘭,清幽淡遠;一生蘭,此生不渝。 蘭生幽谷,與眾草為伍,不為無人而不芳;“不采而佩,于蘭何傷”,是是蘭最高貴的品質。寂寞、孤獨、清貧甚至挫折、打擊,都不能動搖她對美的追求與堅守,對理想、信念與品質的執(zhí)著,“谷深不見蘭生處,追逐微風偶得之”,蘇轍筆下的這首詩,意境質樸,但頗蘊禪機,對幽蘭的簡約恬淡品性推崇備至。 梅之淡雅,尚須臘雪之季;竹之淡雅,只是缺少綺麗姿態(tài);菊之淡雅,少了花葉相趣;唯有蘭花,穿越四季,可居山野之遠,亦能存活鬧市之端。但蘭草喜凈,只要風清水潔,便可生根舒葉,吐露芬芳。 人世啊只管喧囂不安,她只管開自己的花,舒自己的懷。這不正是中國文人雅士、無數賢人的精神寫照嗎?內在求秀美、風姿要素雅,品質要高潔,處事要高貴。 歷經千古,清遠高雅的蘭草啊,仍然是人們座上貴賓,心靈之向導。 蘭文化,萬古流芳 “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作為一種人格的象征,蘭花的內涵是多重的。它是士大夫為國盡忠的獨立不遷;可以是堅定不阿、視死如歸的民族操守;也可以是和平年代清正高雅的追求,千百年來,人們說蘭、畫蘭、詠蘭、寫蘭,其實都是以此來解讀自身,對蘭花的追求讓人們明白,人的生存,是有精神世界的人、高層次的人。 從一種自然延續(xù)的傳統(tǒng)積淀,到人的性靈升華后的穩(wěn)定的意象。素心高潔、不求聞達的蘭花,成為中國人不慕榮利、忠貞不渝的崇高精神的象征,這種象征,在漫長的歷史演變中,也早已成了民族特性。揚州八怪的一位畫家在畫蘭花時題詞:“非素心,即赤心,為名士,為忠臣”。即是最好的寫照。 “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jié)”,現如今的社會,是多么需要蘭花這種精神。頌美、揚善、求真,是中國儒家文化的精髓,而對蘭花品格的堅守,在多元文化沖擊,人們思想浮動不安的今日,再度凸顯著它的清潔高貴、非同凡響。對清雅的堅守,只有穿透心靈,才具有超越生命的靈魂升華。 芝蘭生于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ji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