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骨子里就是一個害怕熱鬧的人,走入社會后經(jīng)常會有人問我:“你一個去吃飯,去看電影,去健身……多沒意思呀,一個人不寂寞嗎?” 可我想說的是:一個人免去了和別人假意的噓寒問暖,迎奉恭維,把時間搜花在了自己的身上,做自己喜歡的事,這種快樂是和別人在一起體會不到的。 不合群又怎樣,我一個人過得很好。剛從大學校園那會,為了要顯得合群,努力去營造一個別人看起來“比較正常”的樣子,我不敢面對真正的自己,也不敢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在那段時光,我?guī)缀跽也坏阶约旱哪繕?,過得一點也不快樂。 尼采說:“更高級的哲人獨處著,并非他喜歡孤獨,而是在他的周圍沒有同類?!钡唾|量的社交,不如高質量的獨處。能夠懂得給自己留出獨處空間的人,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過自己想要過生活,往往也會活得更加快樂和從容。 所以,人生在世,我們不能為了合群,就違背自己的內心,這是辜負自己的表現(xiàn)。真的,人只要能活出自己,不合群又怎樣?要知道,一個人越是喜歡獨處,就越有這三個可貴的特質,路會越走越寬。 -02- 【一】喜歡獨處的人,堅強而獨立,不依賴別人 常言道: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是對獨處的恰當比喻。喜歡獨處的人在獨處時間里能夠認識自己,發(fā)現(xiàn)自己,強大自己。在生活中他們很少有需要依賴別人的時候,大多有著強大的自信,自立性強,不依賴別人,有自己的主見。 他們堅強而獨立,抗壓力也更強,敢于直面人生的艱難,即使遭遇人生低谷,也不悲觀,不氣餒,敢于從新站起來。正是因為這種百折不撓的精神,讓他們的人生之路越走越寬。 【二】喜歡獨處的人,內心沉穩(wěn),不驕不躁 那些看似合群的人,往往是內心很浮躁的人;而一個喜歡獨處的人,表面看上去很孤獨,其實他內心往往更沉穩(wěn)。 人只有在獨處的時候,才能靜心直面自己的內心,好好的反思曾經(jīng)走過的路,對自己有個客觀清醒的認識,不急不躁,一步一個腳印地去奮斗。所以說,喜歡獨處的人,他們性格更加沉穩(wěn)淡定。 有些人看似合群,其實是為了逃避現(xiàn)實,就選擇了去喧鬧的人群里麻醉自己,暫時躲避內心的空虛,可是安靜下來的時候就會非常的迷茫。 【三】喜歡獨處的人,更懂得珍惜時間,享受生活 人也只有在獨處時,才最真實、最自由。不必看人臉色,不必掩飾自己,不必恭維他人,就這樣純粹自然。人到中年,經(jīng)歷得多了,看得也多了,慢慢地也將獨處視為一種修行,當作一種高級的享受。比起一個人獨處,我更害怕置身在別人的繁華喧鬧里,形合意不合,會讓我感到無所適從,不知所措。 獨處,是一個人最好的增值期。喜歡獨處的人,懂得世間的寶貴,他們不會花費大量時間去參加低質的社交,沒有意義的飯局,而是懂得將更多的時間用在有意義以及有價值的事情方面。比如多讀幾本書,多學習一些生活技能,提升自己在職場上的競爭力,也因此讓他們得路越走越寬。 -03- 季羨林在《不完滿才是人生》中說過一句話:“在人生的道路上,每個人都是孤獨的旅客”。 沒有誰會一直陪在你身邊,與其勉強自己去合南轅北轍的群,去假意逢迎,還不如真真實實地去面對自己。享受獨處,拒絕人云亦云,隨波逐流,就是聰明人的日常。 生活里,有些所謂合群只是靈魂空寂的自我安慰,在無助中麻痹自我以獲得百無聊奈的短暫解脫,原因是他們沒有能力人格獨立面對生命中人和事,在所謂合群中茍且的活著,可悲可笑。 一個人活著首先要學會靠自己,人都是單獨的個體,在這個世界上真正能幫你的只有你自己。有的人為了顯得自己人脈廣,喜歡到處討好,雖然他看似人脈廣了,但是這種所謂的人脈并不能真正的給他帶來什么。 獨處讓心回歸質樸,讓人舒心,不必硬拗自己迎合社會,專注自我,做自己想做的事。越是喜歡獨處的人,越有上面所述這樣的特質,路也會越走越寬。學會獨處,提升自我認知,是每個人走向成熟的必修課。 |
|
來自: 挑燈看劍r7wtm5 > 《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