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zhí)教者簡介】徐思楠,河南洛陽東關回民小學語文教師。獲全國第五屆群文閱讀教學設計大賽一等獎。 【執(zhí)教年級】三年級 【群文議題】詩中的數(shù)字美 【群文篇目】《詠雪》《望廬山瀑布》《題秋江獨釣圖》《百鳥歸巢圖》《早發(fā)白帝城》《一去二三里》 【教學目標】1. 認識含有數(shù)字的詩; 2. 體會詩中的數(shù)字美:趣味美、夸張美、意境美; 3. 感受簡簡單單、枯燥無味的數(shù)字,在詩人的筆下,卻充滿了魅力,構成了一首首美妙的詩作,令人回味無窮; 4. 培養(yǎng)學生的詩歌鑒賞能力。 【教學重難點】教學目標2 【教學過程】1、激發(fā)興趣,導入課題 (一)播放兒童歌曲《數(shù)鴨子》,學生跟唱。 (二)找出歌曲中的數(shù)字(2、4、6、7、8),這些數(shù)字讓你體會到了什么?鴨子數(shù)量多,歌曲聽起來非常有趣。 數(shù)字虛指:有些數(shù)字在詩中并非指的是實際數(shù)量。數(shù)字虛指,有時會比使用實際數(shù)字更有感染力。 老師:許多詩中都含有數(shù)字,我們一起來體會它們的美吧。 2、師教讀三首詩,體會詩中數(shù)字的趣味美、修辭美 、意境美 (一)課件出示《詠雪》 詠雪 [清] 鄭板橋 一片二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萬片無數(shù)片,飛入蘆花總不見。 1. 齊讀,讀準字音,讀出停頓,強調重音。師范讀,生趣讀。 老師:詩中含有哪些數(shù)字?從數(shù)字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2. 你仿佛看到了一副怎樣的畫面?(雪大) 3. 指名匯報。師適時點評小結。 《詠雪》雪花的多,眼前展現(xiàn)一幅大雪紛飛的美好景象。 師生趣作詩《雨》。 (課件出示:趣味美) (二)生自由朗讀《望廬山瀑布》,齊讀,師指導讀,男女生賽讀 老師:詩中含有哪些數(shù)字?從數(shù)字中你體會到了什么?這里的“三千”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你仿佛看到了一副怎樣的畫面? 望廬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望廬山瀑布》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兩句是詩人的“神來之筆”,夸張而又自然,浪漫而又逼真,詩句氣勢豪壯,雄奇瑰麗,給人以美的感受,是廣為傳誦的千古名句。 (課件出示:修辭美) (三)師生共同體會詩的意境美 1. 出示《題秋江獨釣圖》圖片,學生說觀察到了什么。 (老翁、蓑笠、小舟、垂釣) 2. 課件出示詩《題秋江獨釣圖》,師示范讀詩,讀出停頓、重音。分組讀,齊讀。 3. 生思考:詩中含有哪些數(shù)字?(九個“一”,讀起來有強烈的節(jié)奏感。) 從數(shù)字中你體會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一副怎樣的畫面? 出示填空:《題秋江獨釣圖》中,通過“一”這個數(shù)字,仿佛讓我看到了一人身穿蓑笠,在江上垂釣,飲酒、歌唱的情形。令人感受到了獨釣者逍遙中深藏幾許孤獨和寂寞。 (課件出示:融情于景) 師小結:老翁、蓑笠、小舟、釣竿,那些看似零碎的事物,嵌入了數(shù)字“一”,便使它們有了聯(lián)系,構成了一幅秋江獨釣圖,“一”字和“獨”字相對應,讓人感到那么孤獨、寂寞。 板書:景→數(shù)字→情 (課件出示:意境美) (四)師指導填表 3、生自讀三首詩,體會詩中數(shù)字的趣味美、修辭美 、意境美 (一)出示三首詩,齊讀。出示表格,明確要求。 (二)學生自讀《百鳥歸巢圖》《早發(fā)白帝城》《一去二三里》三首詩,小組合作填表。 (三)小組代表發(fā)言匯報,師適時指導、點評。 百鳥歸巢圖 天生一只又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 鳳凰何少鳥何多?啄盡人間千萬石。 ——[明] 倫文敘 早發(fā)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唐] 李白 一去二三里(又名 山村詠懷) 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 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宋] 邵康節(jié) 《百鳥歸巢圖》雜鳥多,鳳凰少。鳳凰是吉祥如意的象征。鳳凰:代表賢人,指有真才實學的人;鳥:指壞人,奸臣。 把詩中出現(xiàn)的數(shù)字寫成一行: 1、1、3、4、5、6、7、8 其中的“3、4”“5、6”“7、8”都是兩數(shù)相乘,得數(shù)分別是12、30和56。連同上句的“1只又1只” ,全部加起來,隱含著總數(shù),含而不露地落實了百鳥圖中的“百”字: 1+1+3×4+5×6+7×8=100 “巢”·影射“腐敗的朝廷”,可謂匠心獨具。這首詩有如智力游戲,妙趣橫生,諷刺當時封建社會之黑暗、腐敗、貪官如禽獸 。 《早發(fā)白帝城》“千里”和“一日”,以空間之遠與時間之短作懸殊對比,運用了對比和夸張的修辭手法。它不僅表現(xiàn)出詩人“一日”而行“千里”的痛快,也隱隱透露出遇赦的喜悅。我仿佛看到了詩人早晨乘舟離開彩云繚繞的白帝城,觀賞沿江的美景的情形,感受到了詩人遇赦之后,海闊天空的愉悅心情。 《一去二三里》又名《山村詠懷》,詩中每一句都有一個量詞,即“里”“家”“座”“枝”,新穎有變化,把一到十表示數(shù)目的十個漢字按照自然數(shù)序同小路、煙、村、亭臺、鮮花編織在一起,隨著詩句和畫面自然排列,只用了寥寥幾筆就構成一幅自然樸實而又朦朧的山村風景畫,表達詩人閑適的心情和對大自然的喜愛與贊美之情。 4、拓展延伸 讀一讀這四首詩,體會更多的詩中有數(shù)字的美妙之處。 風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桿斜。 ——[唐] 李嶠 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唐] 李白 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唐] 柳宗元 秋浦歌 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 ——[唐] 李白 |
|
來自: 昵稱32901809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