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23 6:15
處暑,即為“出暑”,“處”是終止、躲藏的意思,因此,處暑代表著炎熱的暑天結束。這時三伏已過或近尾聲,不時有秋雨降臨,意味著進入氣象意義上的秋天。
在處暑時節(jié),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為過冬儲備能量;天地萬物開始凋零,農作物也已經成熟。總之,是一派秋天的景象。
處暑期間,每當冷空氣影響中國時,若空氣干燥,往往帶來刮風天氣,若大氣中有暖濕氣流輸送,往往形成一場像樣的秋雨。而當風雨過后,人們會感到較明顯的降溫。
在處暑尾聲,剛剛感受一絲秋涼的人們,往往再次感受高溫天氣,這就是名副其實的"秋老虎"。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往往在秋老虎天氣結束后,才會迎來秋高氣爽的小陽春。
處暑·養(yǎng)生
處暑時節(jié),氣候干燥,天氣少雨,空氣中濕度小,具有中醫(yī)“溫燥”特征。因此,處暑飲食養(yǎng)生應以潤肺健脾,養(yǎng)陰潤燥為原則。飲食應當以清淡為主,可多食用一些冬瓜、薏米、蓮子等健脾養(yǎng)胃的食物。
處暑·老長沙
處暑前后,長沙民間會有慶贊中元的民俗活動,俗稱“七月半”“中元節(jié)”。長沙俗語:“七月半,鬼亂竄。”在這一天,長沙人會燒包祭祖,紀念祖先,追思其教養(yǎng)之恩。此外,處暑之后,秋意漸濃,也是人們“出游迎秋”的好時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