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談求生,道談保生,佛談樂生 傳統(tǒng)思想浩如星辰,儒釋道作為三大主流綿延了整部中國歷史,從孔子到孟子,從老子到莊子,從釋迦摩尼到各大寺院林立,各家都在演繹著自己的故事。 儒釋道三家構(gòu)成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主干,它們化合而成的思想新質(zhì),成為傳統(tǒng)社會精神網(wǎng)絡(luò)恒久不懈的支撐力量。 中華文化是講人的,是人所需要的,是對人有意義、有作用、有影響的。 中華文化是塑造人的,是創(chuàng)造人的,是改造人的。 中華文化是用人的精神來影響人,文而化之,使人在精神上有所知,有所得,有所成就。 中華文化是有宗旨、有境界的,因此是有方向、有目標的。它有極高的追求,有極高的價值,是人類生命的標高,就像珠穆朗瑪峰一樣,當你攀上高峰之巔,就會有“一覽眾山小”之嘆。漢武帝是法家,儒家,道家雜之,唐太宗是道家,佛家,儒家雜之,現(xiàn)代許多領(lǐng)袖是法家,儒家,道家,兵家,釋家雜之這才是盛世領(lǐng)袖。儒道、釋道、仙道,全都屬于“道'。 天地玄宗,萬教本根乃'道',道門廣大無所不包無所不容。 從長久的歷史演繹來看,三家歸一,共同之處只在一個字,那就是“善”。 儒家講究“仁義禮智信”,道家說“無為而無不為”,佛家勸人“勿作惡”。 對于我們大家來說,自然要去粗留精。要有菩薩心腸,濟世之心,出世之心,外加霹靂手段,博采眾長。 吸取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傳統(tǒng)思想文化因為受封建社會的局限,作為現(xiàn)代人不可不慎用。 心容乃大也,觀天行,忘去凡。 觀地行,煉其心。 人生即格局,學而之習之,人生都在學中。 送你一句話:化為己用為正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