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可分為前后兩大部分,前一部分至“可不懼邪”,以下為后一部分。前一部分假托三個故事:孔子在顏回打算出仕衛(wèi)國時對他的談話,葉公子高將出使齊國時向孔子的求教,顏闔被請去做衛(wèi)太子師傅時向蘧伯玉的討教,以此來說明處世之難,不可不慎。怎樣才能應付艱難的世事呢?《莊子》首先提出要“心齋”,即“虛以待物”。再則提出要“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第三提出要“正女身”,并“形莫若就”,“心莫若和”。歸結(jié)到一點仍舊是“無己”。第二部分著力表達“無用”之為有用,用樹木不成材卻終享天年和支離疏形體不全卻避除了許多災禍來比喻說明,最后一句“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便是整個第二部分的結(jié)語。前后兩部分是互補的,世事艱難推出了“無用”之用的觀點,“無用”之用正是“虛以待物”的體現(xiàn)?!盁o用”之用充滿了辯證法,有用和無用是客觀的,但也是相對的,而且在特定環(huán)境里還會出現(xiàn)轉(zhuǎn)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