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風(fēng)水官方 ? 2019-08-23 09:38:24 在日本有個小村子,老人一上了年紀,后輩就會將他們背到山上去,等他們自生自滅。為何要這么做? 因為那個村子非常貧窮,土地也非常貧瘠,生產(chǎn)的糧食常常夠不了全家人吃,所以不是主要勞動力的老人就成了被放棄的對象。子曰知道這件事后,第一個反應(yīng)就是這很殘忍! 這些老人不但沒有安度晚年,反而成了被嫌棄的對象。那么注重孝道的中國,是不是就不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雖然中國沒這么“物競天擇”,但也有相似的說法。農(nóng)村俗語“六十不交言,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就為我們展示了同類型的價值觀: 農(nóng)村諺語之“六十不交言”: 從字面上來看,這句話的意思是,年輕人不要去和過了六十歲的人,進行過多且深入的交流。為何要這樣規(guī)勸? 一方面的原因是,農(nóng)村老人一般沒受過多少教育,所以他們的思想比較傳統(tǒng),所以和他們交流容易出現(xiàn)“話不投機半句多”的尷尬情況。 就像子曰的朋友就跟我吐槽過,說他的爺爺認為“鐵飯碗”是最好的,一個月拿三千的工資,有五險一金就非常好了,所以當(dāng)初朋友想離職時,他爺爺非常反對,覺得孫子丟了一份很好的工作。其實在今天來講,三千工資只能溫飽,算不上大錢。所以年輕人和老年人交流,就容易在價值觀上出分歧。 另一方面,老人們古板的思想已經(jīng)根深蒂固,年輕人的一兩句是沒辦法撼動他們的刻板思想,要是出現(xiàn)了爭執(zhí),就容易傷一家人和氣,也對老人身體不利。 農(nóng)村諺語之“七十不留宿”: “七十不留宿”是指:不要讓過了七十的老人,在自己家中過夜。為何這么講?在古代,上了七十歲的老人被叫做“古來稀”,特別稀少,所以不讓過了七十歲的老人,在自己家中過夜,主要就是為防止意外發(fā)生。 因為這個年齡段的老人,隨時都有可能一命嗚呼,要是在自己家里有個磕磕碰碰,鬧有個三長兩短,那不就平白無故給自己攤上了官司?非親非故的普通人家,可擔(dān)待不起。 農(nóng)村諺語之“八十不留飯”: 八十歲的老人,在古代被稱為“耄耋”老人,比七十歲的老人還要稀少,所以他們的身體更需要細心照顧,即使是吃粥喝水,可能都會出現(xiàn)意外。 這種年紀的老人來家里,就最好不要熱情地給他添碗加菜了。因為說不好你的菜辣了或咸了,甚至飯硬了些,都容易造成老人不適。所以要“八十不留飯”,以免惹禍上身。 子曰覺得,“六十不交言,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這句俗語,傳達出來的觀念會有些不近人情,處處都站在自己的角度維護利益。雖然也有為老人考慮,但遠遠不夠! 如果一個老人沒有兒女贍養(yǎng),那既不能被“留飯”,也不能被“留宿”,那和日本小山村的做法有何區(qū)別?子曰覺得,加大社會對老人的贍養(yǎng)力度,是我們非常需要解決的問題,而不是耍小聰明去忽視老人的存在。對此你有何看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