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網友一直問我關于書法的布局問題,其實這也是一個核心問題,更是一幅作品形成的關鍵問題。這么多年來很多人都在談書法作品的布局問題,其實只要你記住我所說的下面五大點,基本上也就全懂了。 ![]() 因為書法作品由正文、落款及印章三部分構成,將其三個部分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進行總體的安排,即為布局。 (1)四周留空 行間透氣 書寫內容不可寫滿整張面,四周適當留出一定空白,形成白色邊框,作品便形成整體。同時字與字之間也應適當留空,其字距小于行距,行距小于邊框,以顯空靈。書法作品按傳統(tǒng)習慣為縱行排列,從上到下,從右至左書寫。首行不需空格,首字應頂格寫;末行不宜寫滿,末字下應留有適當空白。作品一般不用標點,繁體字與簡化字不要混合使用。 ![]() (2)首尾呼應 字守中線 一幅作品的正文中第一個字與最后一個字,即首字與末字,應略大或略重于其他字。首字領篇,末字收勢,極為重要。同時,每個字的中心位置都應在每一格的中心線上,這樣才能做到“橫成排、豎成行”,作品才能更加整齊。 ![]() (3)大小相宜 輕重適度 作品中的每一個字都有其一定的大小、輕重及形狀,不可強求完全相同,但應做到整幅作品中沒有“特別突出、極其顯眼”(即特大、特小、特輕、特重)的字,尤其是楷書,做到大小相宜,輕重適度,整體協(xié)調。 ![]() (4)字體一致 格調統(tǒng)一 作品正文中所有的字都應是一種相同的字體。也就是“顏體”作品中都是顏體字,決不可以將“柳、歐、趙”等字體中的字進行拼湊。書寫中,其用筆、結構的方法完全一致,達到格調的統(tǒng)一。在此基礎上,又須做到形態(tài)各異,輕重有別,大小相間。尤其一幅作品內相同的偏旁部首,相同的字,應注竟變化,以避免雷同。 ![]() (5)字大款小 字印相映 一幅書法作品,落款的字應小于正文中的字,楷書作品可用楷書或行書字來落款,特別是用行書落款,還可求得變化的效果。印章多用名章及啟首章。姓名章與款字大小相適,一般略小于款字,鈐蓋于落款的下面,若用兩方,則兩方印章之間空一方印章的位置。啟首章形式多樣,可大可小,一般鈐蓋于正文首字的右邊。 ![]() 當然,這五大點,都是給書法內行說的,也就是說這五大點是對書法有創(chuàng)作經驗的人所值得注意的,至于初學者,乃至書法作品“欣賞者”來說,可能有點高。不過沒關系,只要你記住這五點,對你以后的創(chuàng)作一定是有幫助的。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