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鐘敏 今天帶來的文章,是在 美國奧本大學教授 10 年生物學、具生物學博士學位的鐘敏老師,為讀者們開設的不定期專欄。接下來幾期,她將帶我們了解低碳水飲食與疾病之間的關(guān)系。 事不宜遲,來看今天的科普文章吧! 01專欄起源當媽媽被確診為二型糖尿病的時候,她的 HbA1c 指數(shù)達到了 8.9%,頭重腳輕兩腿發(fā)麻等神經(jīng)系統(tǒng)癥狀,已經(jīng)持續(xù)了幾個月了。 HbA1c 是糖化血紅蛋白指數(shù),它是診斷和檢測糖尿病的基本標準,可以反映過去三個月的血糖平均水平。美國糖尿病協(xié)會推薦把 HbA1c 超過 6.5 %視為診斷糖尿病的標準,5.7-6.4% 之間可診斷為糖尿病前期,低于 5.6% 是正常值。 8.9% 的指數(shù)是糖尿病無疑了,當我們懷著沉重而忐忑的心情離開診所時,醫(yī)生好心地告訴我,你做好準備吧,二型糖尿病有遺傳特征…… 也就是說,我也有可能會患上二型糖尿病。 顯然,這不是個好消息。然而,面對疾病,除了擦干眼淚,我們還能做什么呢?為了媽媽,我做了大量的閱讀和研究,還是一無所獲。直到一天,我在一個網(wǎng)站發(fā)現(xiàn)了一種飲食方法——低碳水飲食! 抱著試試看的心態(tài),我讓媽媽嘗試了這種飲食,結(jié)果在短短幾個月間,她的糖尿病便得到了控制,連醫(yī)生都說這是個奇跡!說低碳水飲食是逆襲糖尿病的法寶,一點兒也不夸張,千百位像媽媽這樣的糖友正在用自己的案例為它的效果作證。 今天就借著這個慢性病與飲食營養(yǎng)專欄這個機會,聊聊糖尿病的那些事兒吧。 02關(guān)于糖尿病的驚人數(shù)據(jù)迄今為止,糖尿病已經(jīng)成為一種影響全球 4 億人 的慢性疾病。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 2018 年的數(shù)據(jù)顯示,在全球范圍內(nèi):
而在亞洲范圍內(nèi),中國則是糖尿病的 重災國:
03糖尿病類型、并發(fā)癥和治療看了這么多數(shù)據(jù),是不是感覺糖尿病離你不遠了? 糖尿病有多種類型,包括一型糖尿病、二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等。其中最值得我們關(guān)注的,是最為普遍的 二型糖尿病。 二型糖尿病多發(fā)于成年人,占所有糖尿病的 90-95%,是由于 不健康的飲食和生活方式,導致體重過重和缺乏身體活動所致。 正因為二型糖尿病和不健康的飲食息息相關(guān),所以預防糖尿病可以從飲食下手。 目前實踐已經(jīng)證實,通過調(diào)整飲食方式,可以改善糖尿病的癥狀,而其中一種有效的方式就是—— 降低碳水化合物攝入的 低碳水飲食。 04食物對糖尿病的影響絕大多數(shù)的碳水化合物是由多個糖類組合而成的宏觀營養(yǎng)素。當你吃下 碳水化合物 時,它們被分解成小單位的葡萄糖,最終會變成血糖。 米面中的淀粉,就是碳水化合物的一種。當你吃下米、面,你的血糖也會隨之上升。這就是為什么醫(yī)生通常會建議糖尿病人 少吃米面 的原因。 對于糖尿病人來說,攝入過多米面(高碳水食物)會導致血糖大幅度上升,而吃降糖藥或打胰島素又會讓血糖大幅度下滑,如過山車一般忽上忽下。 血糖過山車可不是什么好游戲,過度的刺激會對身體器官會造成不可逆的損傷,從而引發(fā)嚴重的并發(fā)癥。 控制碳水攝入,就能避免血糖波動對身體帶來的危害,這是低碳水飲食的科學理論基礎(chǔ)。 那么,這種理論有「實際研究」佐證嗎? 當然有! 05低碳水飲食如何管理糖尿病低碳水飲食對糖尿病的治療效果,已經(jīng)被許多基礎(chǔ)和臨床研究支持,也被代謝??频呐R床醫(yī)生大力提倡。 其實這種治療方法并不“新穎”。 早在 1921 年,在胰島素被發(fā)現(xiàn)之前,極低碳水飲食就已經(jīng)被認為是糖尿病患者的 標準治療方法。 美國糖尿病協(xié)會推薦攝入量 脂肪是以甘油三酯(TG)的形式儲存的一項研究將 21 名二型糖尿病患者每天的碳水攝入量限制在 20 克以內(nèi),發(fā)現(xiàn)其中 17 名患者能因此停止或減少降糖藥物。 而在另一項研究中,一型糖尿病患者每天攝入的碳水化合物控制在 90 克以內(nèi)時,可以降低胰島素的劑量,他們的血糖控制得到改善,低血糖發(fā)生率也降低。 06最佳碳水攝入量是多少?你可能會問,那么,糖尿病患者的 理想碳水攝入量 到底是多少? 其實這是一個尚在討論的話題。 許多研究發(fā)現(xiàn),當碳水化合物限制在 每天 20 克 時,血糖水平、體重、空腹血清甘油三酯,得到顯著改善。而患有一型糖尿病的 Bernstein 博士每天攝入 30 克碳水化合物,并記錄了遵循相同方案的患者的血糖水平,也發(fā)現(xiàn)明顯的改善效果。 還有一些研究表明,更溫和的碳水攝入量,例如每天攝入 70-90 克總碳水,對血糖控制也是有效的。 因此,我們認為,碳水的最佳攝入量可能因人而異,因為每個人都對碳水化合物有不同的反應。 你可以這么做: 在飯前測量一次血糖,并在進食后 1 到 2 小時再測量一次血糖。當飯后血糖高于 140 mg / dL(7.8 mmol / L)時,會發(fā)生神經(jīng)損傷。因此,只要血糖低于 140 mg / dL(7.8 mmol / L),就說明這一餐的食物是適合你的。 如此一來,你就能找到針對自身的碳水化合物限量范圍。每天 20-90 克 之間的碳水化合物攝入量,已被證明可有效改善血糖控制,一般規(guī)則是在這個范圍內(nèi),吃的碳水化合物越少,血糖波動就越溫和。 但飲食調(diào)節(jié)也取決于你的個人容忍度,我們在這里提倡的低碳水飲食方案,并不是消除食物中所有碳水化合物,健康的低碳水飲食,應該包括營養(yǎng)密集的高纖維碳水食物,如 蔬菜、漿果、堅果 等等。 07一張簡單的圖表植物性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大多是由 淀粉、糖 和 膳食纖維 構(gòu)成,其中只有淀粉和糖會導致血糖升高。至于膳食纖維,無論是可溶的還是不溶的,都不會被分解成葡萄糖,也不會讓血糖水平升高。 因此,低碳水飲食,就是降低淀粉和糖的攝入,盡量多吃 膳食纖維含量高 的食物。 我們可以用總碳水化合物減去纖維含量,從而得到易消化的“凈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例如,一杯花菜含有 5 克碳水化合物,其中 3 克是纖維,那么這杯花菜的凈碳水化合物含量就是 2 克。 一杯蔬菜到底是個什么數(shù)量級呢?下面,我們用一張簡單的圖直觀解釋一下吧。 圖 2. 一杯水果和蔬菜的相當量。 常見蔬菜的碳水含量表: 常見水果的碳水含量表: 每杯水果計量,凈碳水低于 10 克的 低糖水果明星榜 包含: 圖表數(shù)據(jù)源自:USDA 從上表中可以看出,即使是凈碳水和含糖量較低的水果,一杯下來,總碳水量也十分可觀。因此,糖尿病患者只能少量吃些低糖水果,并不能大量吃。 至于蔬菜,只要是非淀粉類的蔬菜,大部分凈碳水量都很低,而且富含維生素、礦物質(zhì)和纖維。 除了蔬菜和水果,肉類、魚類、雞蛋、海鮮等等,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和脂肪,幾乎不含碳水,它們可以幫助您增加飽腹感,不會影響血糖波動。 ![]() 另外,由于減少碳水化合物通常會降低胰島素水平,導致腎臟釋放鈉和水,因此此時可以多喝些 肉湯、吃 橄欖 等食物補充。 但是,如果你患有充血性心力衰竭、腎臟疾病或高血壓,請在增加鈉之前咨詢醫(yī)生。 下面來討論糖尿病患者 需要 避免 的食物清單: 凡是富含 淀粉、糖類 的食物都要盡量避免,因為它們會讓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大幅升高(17)。富含淀粉、糖類的食物包括: ①面粉及其產(chǎn)品,例如面包,意大利面,饅頭等等 ②精加工谷物,包括大米、小米、玉米和其他谷 物。 ③淀粉類蔬菜,如土豆,紅薯,山藥和芋頭。 ④豆類,如豌豆,扁豆和豆類(青豆和豌豆除 外)。 ⑤牛奶。 ⑥漿果以外的水果。 ⑦果汁、碳酸飲料、蘇打水、加糖茶和加糖咖啡 等等 ⑧啤酒。 ⑨甜點、烘焙食品、糖果、冰淇淋等 ![]() 媽媽經(jīng)歷了三個月的飲食調(diào)節(jié),從一開始的 無法接受,對新飲食方案的抵觸、到后來的轉(zhuǎn)變接受,及 嚴格執(zhí)行,再到復查的時候 HbA1c 指數(shù)降到了 6%,已經(jīng)低于糖尿病診斷指數(shù) 6.5 %! 同時,她的手腳麻痹和頭重腳輕等神經(jīng)癥狀消失,更重要的是,她已經(jīng)可以停藥,醫(yī)生對她的驚人轉(zhuǎn)變贊嘆不已。 媽媽的案例證明,低碳水飲食,可以成為 逆轉(zhuǎn)糖尿病 的一個神器。 如果你也想通過飲食預防、控制糖尿病,那么不妨以三個月為期,嘗試一下低碳水飲食! 注意,患者請 咨詢代謝專科醫(yī)生,并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 參考文獻: 1. Emerging Risk Factors Collaboration et al. 2010. Diabetes mellitus, fasting blood glucose concentration, and risk of vascular disease: a collaborative meta-analysis of 102 prospective studies.Lancet.375(9733):2215-22. 2. Rhodes EC, Gujral UP & Narayan KM. 2017. Mysteries of type 2 diabetes: the Indian Elephant meets the Chinese Dragon. 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volume 71, 805–811 3. Wang L, Gao P, et. al. Prevalence and Ethnic Pattern of Diabetes and Prediabetes in China in 2013. JAMA, 2017; 317 (24): 2515 4. GillespieKM. Type 1 diabetes: pathogenesis and prevention. 2006. CMAJ. 175(2): 165–170. 5. Carrera Boada CA1, Martínez-Moreno JM. 2013 Pathophysiology of diabetes mellitus type 2: beyond the duo 'insulin resistance-secretion deficit”. Nutr Hosp. Suppl 2:78-87. 6. Gannon MC and Nuttall FQ. 2004. Effect of a High-Protein, Low-Carbohydrate Diet on Blood Glucose Control in People With Type 2 Diabetes. Diabetes. 53(9): 2375-2382. 7. Yancy, WS, Jr, Foy, M, Chalecki, A M, Vernon, M C, & Westman, EC. 2005. A low-carbohydrate, ketogenic diet to treat type 2 diabetes. Nutrition & metabolism, 2, 34. 8. Westman EC, Yancy WS Jr, Mavropoulos JC, Marquart M, McDuffie JR. 2008. The effect of a low-carbohydrate, ketogenic diet versus a low-glycemic index diet on glycemic control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Nutr Metab (Lond). 5:36. 9. Elhayany A, Lustman A, Abel R, Attal-Singer J, Vinker S. 2010. A low carbohydrate Mediterranean diet improves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and diabetes control among overweight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 1-year prospective randomized intervention study. Diabetes Obes Metab.12(3):204-9. 10. Westman EC, & Vernon MC. 2008. Has carbohydrate-restriction been forgotten as a treatment for diabetes mellitus? A perspective on the ACCORD study design. Nutrition & metabolism, 5, 10. 11. Nielsen JV, Joensson EA. 2008. Low-carbohydrate diet in type 2 diabetes: stable improvement of bodyweight and glycemic control during 44 months follow-up. Nutr Metab (Lond).5:14. 12. Nielsen J V, Gando C, Joensson E, & Paulsson C. 2012. Low carbohydrate diet in type 1 diabetes, long-term improvement and adherence: A clinical audit. Diabetology & metabolic syndrome, 4(1), 23. 13. O' Neill DF, Westman EC, Bernstein RK. 2003. The effects of a low-carbohydrate regimen on glycemic control and serum lipids in diabetes mellitus. Metab Syndr Relat Disord. 291-8. 14. Nielsen JV, J?nsson E, Ivarsson A. 2005. A low carbohydrate diet in type 1 diabetes: clinical experience--a brief report. Ups J Med Sci.110(3):267-73. 15. Tiwari S, Riazi S, Ecelbarger CA. 2007. Insulin's impact on renal sodium transport and blood pressure in health, obesity, and diabetes. Am J Physiol Renal Physiol.293(4): F974-84. - end - 掃描二維碼關(guān)注我們 回復「吃」獲取一份低碳水食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