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賈元春:一個不合格的皇妃

 珍愛紅樓夢 2020-11-06

文/荷風竹露

賈元春在《紅樓夢》前八十回中出場很少,只有《賈元春歸省慶元宵》這一回文字對她進行了正面描寫。由于賈元春身份特殊,在《紅樓夢》中,很多讀者似乎只把她當做賈府的保護傘——一個身份貴重,自身形象卻十分模糊的、象征賈府和皇帝紐帶的符號。

實際上,元春在整個《紅樓夢》中的作用非常關鍵。元春在金陵十二釵中正冊中居于第三位,這就表明,一部《紅樓夢》除了寶、黛、釵三人的情感主線,還有一條家族興衰的線索是與前一條線索并列的,而對家族興衰起決定性作用的,就是元春。元春受到皇帝的盛寵,則賈家出現“回光返照”的興盛;元春失寵,則賈家在朝中的地位岌岌可危。反而言之,賈家興盛,則元春在宮中得寵的可能性就相對大一些,賈家衰敗,則元春在宮中的地位,也會受到相當的影響。

為了幫助自己的家族固寵,元春犧牲了自己最好的青春和一生的幸福,但是家族中的男性親人們沒有一個人懂得珍惜、并好好把握屬于自己的時機,反而做出了許多傷天害理、貪贓枉法的事,最后即使元春沒有死去,也難以保全賈家。何況,元春的死亡也許恰恰和皇帝發(fā)現賈家有諸多不法行為有關。娘家勢敗,導致元春在深宮中的日子更加難過,從而抑郁而亡,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如果說賈家必將敗落這個大的局勢與元春沒有直接的關系,那么元春自己的一些弱點也間接造成了賈家的敗落,這就和元春有直接的關系了。元春有三個弱點直接導致自己的失寵、加速了家族的衰?。?/p>

一、情商不高出言不慎

元春有才華的優(yōu)點很明顯,而且非常突出,不然也不會在后宮眾多才媛佳麗中脫穎而出,“才選鳳藻宮”了。當元春被加封賢德妃的時候,她進宮至少已經七八年了。用七八年的時間走上貴妃之位,已經很不容易,說明元春在入宮之初七八年中,她為了得到皇帝的垂青所做出的努力得到了相當大的回報。

通常情況下,我們讀《紅樓夢》只會注意到皇宮外面的大觀園,而元春在深宮之中經歷的一切,是我們無法想象到的,也許從當下熱播的宮斗劇《甄嬛傳》、《如懿傳》、《延禧攻略》等劇目中,我們可以想見宮廷是一個斗爭何其慘烈的地方,所以元春才會在省親時說宮中是一個“不得見人的去處”。

元春對宮廷生活的形容固然是真實的,但她不該在省親時說出來,哪怕是在較為私密的場合只對賈母和王夫人說也不可以。因為省親這件事本來就是一件招人嫉妒的事,既然被恩準省親,就該謹言慎行,不要給隔墻有耳的人留下話柄才好。而元春毫不遮掩地說出來,若是被居心不良的人在皇帝面前告了黑狀,說元春在娘家人面前抱怨她對宮廷生活的不滿,元春是沒有辯解余地的。

如果說宮中是一個見不得人的去處第一次暴露了元春的低情商,那么后面元春對賈政說得一句話,則更加暴露了她的低情商,而且元春“不思報效皇恩”的“罪名”似乎再也洗不脫了:

田舍之家,雖齏鹽布帛,終能聚天倫之樂;今雖富貴已極,骨肉各方,然終無意趣。

元春雖然身為貴妃,但還是羨慕田舍之家的幸福,在理解她的人看來,這話并無不妥,但是在公開場合說出來并不合適,因為這句話也可以理解為:眼前的榮華富貴并不是元春想要的。

如果元春的這種心態(tài)被皇帝知道,皇帝會不會想:“我給了你們天大的恩典,你卻不想要,朕的一番美意,真得是被你辜負了”。

賈政的回話既是出于對皇室的禮節(jié)的客套,也是在提醒元春要好好侍奉皇帝,不要過于思念父母。對于元春理想中的田舍之家的天倫之樂,賈政沒有回應,每個富貴已極的家庭都會被動地牽扯進許多利益中,想回頭的時候,往往會面臨一種向前無路后退無門的困境。

雖然元春的失寵是很多因素綜合造成的結果,但由盛寵到失寵的轉折點也許就在省親回宮后的這段時間中。后來元春讓寶玉等人住進大觀園,也許就是明白自己盛寵不再,不可能再次歸家省親之后作出的決定。

帝王的心思是最難猜的,也許皇帝讓元春歸家省親,是一種明處示好,暗中試探的舉動。也許皇帝此時對賈家的眾多不法行為已經有所耳聞,只是借元春省親的時機,通過太監(jiān)夏守忠之流去看一看賈家的富貴奢侈的“盛況”。后來夏守忠敢于放心大膽地來賈家敲詐銀子,就說明元春已經失寵了。

二、沒有深謀遠慮

每一個被送進皇宮的女子都肩負著家族的榮辱,元春肯為家族自愿犧牲已經很偉大了,這樣看來她似乎應該是一個有深謀遠慮的女子。其實不然,我們通過她讓寶玉等人搬進大觀園居住和支持寶釵做寶玉妻子的兩件事可以看出,她并不是一個懂得理性思考做出決斷的人。

賈家為了修建大觀園耗費了數不清的人力物力,這鐘行為已經很遭人嫉妒了,雖然大觀園空著著實可惜,可一旦讓大家住進去,就等于向那些嫉妒她的人故意炫富。

元春做出這個行為在嫉妒她的人看來,無異于告訴那些人:你們不是嫉妒我回家省親了嗎?不是嫉妒我們家拿皇上的銀子蓋省親別墅了嗎?我們不但要蓋,還要讓我們家人都住進去,與你們無關。

這樣做其實是很犯忌的。元春如果有足夠的見識,就算皇帝要他們家蓋省親別墅,她自己也該以節(jié)儉為由推辭掉。別人家也在積極地準備迎接自己家的妃嬪省親,賈家興師動眾地修建大觀園,不但給人以口實,也開了以炫耀皇帝恩寵為目的的斗富比賽。

沒有元春也就沒有大觀園,可以說元春才是大觀園的守護神。元春讓寶玉與眾姐妹一起住進大觀園雖然是出于一番好意。但這也在客觀上造成寶玉與眾姐妹日日耳鬢廝磨、不思進取。賈政看到了這一點,所以在寶玉搬進大觀園之前,他特意訓誡寶玉要他用功讀書,才不辜負元春的好意。

然而寶玉卻又一次把賈政的話當做耳旁風了。大觀園是寶玉經營理想生活的理想之地,但卻因為太過安逸,美好的一切得來的太過容易,所以才更讓寶玉沒有任何憂患意識。

在元春省親時,她也看到“這園子太過奢華靡費了”,但是她并沒有做出相應的措施節(jié)流。相比于秦可卿在臨終前給鳳姐托夢為賈家思慮的后路,她的思慮不周之處就顯而易見了。

最能體現元春見識有限的事,還在于她支持王夫人和薛姨媽,把寶釵定為寶玉妻子的行為上。

寶釵落選之后,元春給寶玉和寶釵賞賜了同樣的東西,等于認可寶釵做賈家的媳婦。然而,寶釵因何落選,元春不可能一點也不知情。既然知道,為什么還要讓寶玉去娶一個殺人犯的妹妹?難道她沒有想到薛蟠一定還會繼續(xù)作惡,而薛蟠所犯的人命案,終究有一天是要被人揭發(fā)的嗎?薛家徹底敗落,賈家就不會受到重創(chuàng)嗎?就算她受王夫人影響也不喜歡林黛玉,但為什么不能從其他富貴家族找一個姑娘來與寶玉相配呢?

毫無疑問,元春的暗示其實是王夫人授意的。元春太順從母親和姨媽的心意,但王夫人和薛姨媽心里只有她們姐妹倆的小算盤,怎么會有賈家的利益呢?

再者,從元春對寶玉婚姻的態(tài)度來看,元春對寶玉的疼愛雖然出于真心,但讓寶釵做寶玉的妻子,絕對是以愛為名義的傷害。對比《延禧攻略》中富察皇后對弟弟富察傅恒的感情,我們看到元春愛寶玉只是因為寶玉在整個大家庭中的身份,而不是出于對寶玉精神上的理解和關懷。

元春之于寶玉是又一個“王夫人”式的家長,在賈政、王夫人、外加元春“三座大山”的壓迫下,寶玉只會更快地逃離金玉良緣的束縛。擺脫掉高鶚續(xù)書中調包計的影響,在曹雪芹創(chuàng)作的八十回后的文字中,也許王夫人拿元春賜婚來與賈母對抗,賈母無法反抗,寶玉也只能在表面上接受,再尋找機會擺脫家人對他的控制了。這樣看來,寶玉的人生也像賈家的命運一樣,成也元春,敗也元春。

三、不適應皇宮生活

元春省親時表現出的對家人的思念是人之常情,但我們還是可以從中體會到她對于皇宮生活適應得不好。

一個心智堅強,能適應與親人長期分離的女子,應該像探春那樣:“告爹娘,休把兒懸念,從今分兩地,各自保平安”。這種話語說明探春這樣的女子,在分別時對自己要面臨的一切艱難險阻是有充足的心理準備的。元春作為皇妃,面臨的環(huán)境之險惡絕對不比探春少,但她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未必就比探春好。

元春是以才華得寵的,而入了宮的才女結局多半都很悲慘。班婕妤遇到趙飛燕姐妹后被冷落,寫下《團扇歌》。甄宓遇到頗有心計的郭女王落得個“口含米糠、長發(fā)覆面”慘死的結局,元春的結局也并不比他們好。

才女如果想在宮中過得好,就要像甄嬛一樣轉型為鐵腕女強人,智計過人。某一方面才能出眾也許能保證短時間內得寵,但并不能長久。元春是個才女,但始終沒有轉型成為一個懂得后宮生存智慧的女人,也許這是她的認知盲區(qū)。

脂硯齋在元春點《長生殿》中的一折戲時的批語告訴我們元春最后死去了。我們且不論元春死去的原因,只說曹雪芹將元春比作楊貴妃的深意。這其中包含兩個信息:一是元春和楊貴妃一樣,不知道約束娘家的勢力,娘家人的拖累是造成她死亡的重要原因;二是元春也像楊貴妃一樣做過王妃。元春做過王妃,這個信息可以從《壽怡紅群芳開夜宴》一回中眾人說探春:“我們家已有了個王妃,難道你也要是王妃不成?”可知元春一開始是王妃,隨著當今皇帝登基才成了皇妃。

王府的生活比起皇宮的生活要平靜得多,那時的元春也許并不算十分得寵,但她與那時還是太子的皇帝之間也許還會有一些“人生若只如初見”的美好,那時元春的生活中也沒有許多的明爭暗斗。沒有盛寵,也自然沒有失寵的擔心。

但時光終究還是在向前走,元春也終于迎來了她生命中最為繁華的春天,有人認為元春失寵是因為她沒有子嗣,但從“榴花開處照宮闈”一句判詞中,我們可以推測元春也許曾經是懷了身孕的,從“三春爭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夢歸”兩句中我們也可以推測元春在宮廷斗爭中失敗,最終沒能把孩子順利生下來。隨著時間的流逝,皇帝對她再也不像省親時那樣寵恩隆厚了。

當我們的社會地位上升、身份發(fā)生變化或面臨命運的重大轉折時,我們一定要保持足夠的清醒和智慧,去應對可能出現的急變和衰落。隨著環(huán)境的變化,我們要訓練出一種應對不同環(huán)境的策略,以便走得更遠,也便于守住我們正在擁有的一切。

豪華雖足羨,離別卻難堪;博得虛名在,誰人識苦甘?有多少人在別人的“夢里”留著自己的眼淚?又有多少人在自己的人生中為別人做了嫁衣呢?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