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樸樹又承包了我的朋友圈。 “樸樹崩潰大哭” “樸樹缺錢了” “樸樹也逃不過‘真香’定律” ....... 即便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少露臉了,但每隔一段時間,樸樹便在我們朋友圈刷屏幾天,然后再次隱匿。 然后這一次,是因為樸樹“想回家睡覺”。 不久前,在《樂隊的夏天》最后一期,樸樹作為表演嘉賓唱了一首《No fear in my heart》,表演結(jié)束掌聲四起,淚光四泛,不管是現(xiàn)場還是手機另一端的觀眾,都仿佛又回到了那個青春振奮,熱淚盈眶的年代。 然而更讓大家震撼的,是節(jié)目錄到一半,樸樹突然站起來,略顯為難地跟觀眾和主持人說:“那個...到點了,我得回去睡覺了.......”然后在大家的笑聲和掌聲中轉(zhuǎn)身回家了。 這件事情,很快就霸占了各大熱搜,有人贊他real,有人說他不尊重別人。樸樹曾表露過,不喜歡采訪,厭煩一些重復(fù)的問題,反感市場上的過分夸大和咄咄逼人,還有就是他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在乎別人的看法了。 他還是那個樸樹,他依然堅持自我,依然誠懇,依然很酷。 他沒有不尊重別人,只是更尊重自己了。 一意孤行是他對音樂的執(zhí)著
“樸樹”是1996年簽約麥田音樂時所用的藝名。人如其名,他的作品和他的名字一樣,樸素直白。 簽約之后的他大火,第一張專輯,一口氣賣了十幾萬張。大街小巷開始傳唱樸樹的歌,白樺林火得一塌糊涂。 2000年央視春晚導(dǎo)演組想找四個有人氣的、“非主旋律”的年輕歌手搞聯(lián)唱,每人兩分鐘。 他們來找麥田公司,指名要樸樹和《白樺林》。樸樹不去,說不喜歡春晚這類主旋律的東西,何況還要假唱。公司上上下下勸說很久:“有很多人在等著你和你的音樂呢?!?/p> 樸樹總算同意了。不羈的他,為了改變這個世界的游戲規(guī)則,為了很多在等他的人,還是去了..…… 最后春晚里的樸樹穿得邋里邋遢,表情漫不經(jīng)心,怎么看都心不在焉。一點都不像那個,誠懇內(nèi)斂的彈著吉他,跟我講戰(zhàn)火彌漫的村莊,有個姑娘在白樺林下,等戰(zhàn)場上的心上人回來的少年。 在我看來,樸樹才是真正的音樂人。真實坦率,不通人情世故,不屑名利金錢,拒絕形式包裝。孤獨地站在舞臺上彈著吉他,唱著《那些花兒》的樸樹,才是音樂最理想化的樣子。 對嘈雜的拒絕,是他堅守初心的執(zhí)著。這樣的純粹,顯得他多與眾不同。 停下來是為了不隨波逐流
2003年,他在最紅的時候,選擇停下來,全世界唏噓。突然的走紅,對于緩慢的他來說,是一種負擔(dān),他開始變得焦慮和不安。 在別人看來是一件好事,但到了樸樹這就像一場災(zāi)難,因為這樣的生活失去了他的控制。憂郁的氣質(zhì)帶著刺,跟世界這個對抗,但卻有著柔軟的內(nèi)心。 他不喜歡接受采訪,不習(xí)慣被鼓吹;他喜歡在家寫歌,但是不喜歡到錄音棚錄制;他熱愛旋律,但是厭倦把歌詞堆砌在里面;他喜歡唱歌,但是不愿意出席宣傳活動;不喜歡回答的問題,被斷章取義;他在明星和創(chuàng)作者的身份不停拉扯。 這個過程,他糾結(jié)了很久。擰巴的他退出了歌壇,過上了自由人的生活,成了隱士。 好像我們的生活有太多的束縛,所以佩服他的灑脫和自在。我們在格子間敲打鍵盤,困在城市里。我們?yōu)榱斯┸嚬┓?,不敢輕易換工作。有時候我更覺得他就像這個時代的異類,活得不食人間煙火,太詩意了。 樸樹的退隱,更像是一種忠實于理想,超脫于世俗的歸隱。他想忠誠于自己的感覺忠誠于自己的創(chuàng)作或許身處嘈雜喧鬧的娛樂圈,會讓他聽不到自己內(nèi)心真正的聲音。他說他有點心慌了,在無法認同,也無法改變某些主流價值觀的情況下,他選擇離開。 在自我和欲望面前,他選擇了自我,那時候他還是那個傲慢的上校。 擁抱平凡和世界和解
這一停,就是10年。10年前,他說生如夏花般絢爛,10年后,40歲的他唱“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我們知道,這是他在訴說關(guān)于這十多年的心路歷程。 當(dāng)時我在電影院看完整部電影,平凡之路的前奏一起,他唱了第一句歌詞,眼淚就奪眶而出,好久不見,白衣少年,你終于回來了。 消失的10年里,他經(jīng)歷了什么?“開始早睡早起,每天十點多就睡覺,第二天早上早起后吃完早餐,打開窗戶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這樣的生活節(jié)奏讓他覺得充滿了希望,而且他也很享受這樣的狀態(tài)。” 他的生活節(jié)奏緩慢得像退休的老干部,他不用智能手機,微信聯(lián)系人寥寥無幾,不玩朋友圈,避免吸收太多信息,唯一看的是體育新聞,但也不太關(guān)注過程,只看結(jié)果。他說他活得一點都不像一個現(xiàn)代人,我覺得他活在自己創(chuàng)造的時代里。 40歲的他,終于找到適合的方式,和這個世界和解。他上綜藝,和喜歡自己的人一起,還是不太會回答突如其來的問題,有些緊張,但是多了幾分坦然。 時光磨平了傲慢上校的銳氣,不是他成長得太慢,是這個時代太快了。 ![]() 即使喪也要傳遞正能量
樸樹于我的生命中,不僅只是偶像的位置。他灑下的積極樂觀的種子,一直在我的心中萌芽。 18歲那年,高考失利,我把自己關(guān)在房間里,塞著耳塞躺在床上,1天1夜,不吃不喝。父母怎么勸說都不聽,執(zhí)拗的覺得自己是個loser。MP3里循環(huán)著樸樹的單曲,然后在第二天突然間想通了,開始上網(wǎng)查閱這樣的分數(shù)線能上哪些比較好的學(xué)校,和父母商量應(yīng)該選擇什么專業(yè)。 ![]() 感謝18歲的那個夏天,耳塞里有個少年跟我說: 明天一早 我猜陽光會好 我要把自己打掃 把破舊的全部賣掉 哦這樣多好 當(dāng)年的樸樹,并不只有大多數(shù)人印象里憂郁的樣子,他的音樂至少是樂觀的,深刻的。他也會享受少年時的溫暖陽光,看到快樂在城市上空飛揚。就像他在北京演唱會上說的那句話,“我這么喪,但希望能給你們正能量?!?/p> 他還是賦予了音樂,這件他熱愛的事最多坦誠、與樂觀。 我折服于他的才華,欣賞他的冷漠,喜歡他傳達的那種,自我的,向上的,保持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 ![]() 歸來不晚天真做少年
其實我覺得樸樹更像一個手藝人,一個非常偏執(zhí)的手藝人。寫歌和我們寫作一樣,都是一門手藝活。需要精心雕刻,慢慢打磨,一個好的作品必定是要付出了非常多精力去做,有瑕疵了就改,覺得不對就推翻重新來。 ![]() 所以花14年出一張專輯,發(fā)生在樸樹身上確實也是合情合理。他曾發(fā)了一條長微博:“回家的路上有些憤怒,沉默著,讓自己盡量不再去想那些丟失掉的。對自己說,一切都結(jié)束了,接受它。”他對當(dāng)時做的音樂并不滿意。 然后他在節(jié)目上說:“如果我14年前知道我花了那么長時間,承受那么多痛苦,才能出一張唱片的話,我可能會沒有勇氣?!?/p> 他一直反復(fù)強調(diào)的那些痛苦,來自于他自身的苛刻和高標(biāo)準(zhǔn),他承認自己很難平靜下來,卻也平靜的說:“我接受了這一點,像我這樣的人,不太可能擁有輕易的生活?!?/b> ![]() 如今的樸樹,還是和以前有些不同了,在眾多的媒體采訪中,他已經(jīng)很少像以前一樣,跟別人說他的抑郁,他的軟弱,他的不愿意。反而只是按照自己本來樣子,去生活。嗯,他已經(jīng)四十多歲了,已經(jīng)是不惑之年了。 就像他在《清白之年》寫到的:
有人說樸樹,身不在江湖,江湖卻處處有他的傳說。十?dāng)?shù)年間,富貴者有之,喧囂者有之,但勇猛精進,如此堅定自我生活如樸樹的,恐沒有幾個。 余生還長,希望我們都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樣。 ![]() 今 / 日 / 互 / 撩 你最喜歡樸樹那首歌? 圖片大部分來源于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 文字由極物原創(chuàng),轉(zhuǎn)載請說明。 ![]() |
|
來自: 東臻uowpnu4nyt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