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講究: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在日常生活中,收納整理這件小事成為了不少人的煩心事:沒有時間整理、整理完沒多久又恢復原樣、雜物太多不知道該如何整理……種種問題都阻礙著我們整理的步伐。我曾經(jīng)也是個不愛整理的懶人,直到我看到一本書,徹底改變了我的看法,原來,整理房間也是整理人生,而且經(jīng)歷過一次徹底的整理后,就再也不想回到雜亂無章的狀態(tài)了。 這本書叫做《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作者鼓勵大家先丟棄、再收納,按照物品類別,進行一次深入的、全面的、一次性的整理儀式。經(jīng)過這次整理,發(fā)現(xiàn)怦然心動的感覺,找回人生決斷力,敲開幸福之門。 作者近藤麻理惠,5歲就開始迷戀各種整理書,經(jīng)過系統(tǒng)化的研究,發(fā)展出“麻理惠心動整理收納法”,學員爆滿,收獲無數(shù)好評,被譽為日本著名的“魔法整理大師”。其實整理這件事一點都不復雜,它的奧義就藏在丟棄和收納之中。 一.丟棄物品丟東西之前有一個很重要的步驟:認真思考你想擁有什么樣的房間,以及為什么。黃金思維圈講到,看待問題要先從“為什么”出發(fā),接下來是“如何做”,最后才是“做什么”,這個思考順序有利于幫助我們更快的看清楚事情本質(zhì),確立目標,然后針對性地采取對策。整理房間這件事情也是一樣,先憧憬一下:我想要一個干凈利落、沙發(fā)柔軟、陽光透過窗簾灑在地板上的房間,在這樣的空間里,我能感覺到生活的氣息,心情愉快。這一步必不可少,給整理賦予足夠的動力,才能從容的完成接下來的任務(wù)。
按照物品類別整理,而非按房間順序整理的好處在于,可以清楚的看到同類物品的總量,通過對比,留下真正需要的東西。
有些東西舍不得丟棄,是因為除了物品本身的實用價值,它可能還承載了一定的情感價值,如果在這兩方面太過糾結(jié)的話,丟棄是很難進行下去的。把標準簡化為是否心動的好處在于,通過跟物品的觸碰,用心感受是否喜歡,真心喜歡以后肯定會主動地去用到,如果內(nèi)心毫無波瀾的話,就算勉強留下來,以后肯定也是束之高閣的下場,這樣不僅浪費空間,也不會讓自己產(chǎn)生愉悅的感覺。
衣物每天都要用到,是最容易體會到心動這種感覺的;丟棄書籍的時候要注意精簡,只留下真正實用的、會經(jīng)??春婉R上要看的即可;文件分成待辦和留存兩類丟棄;小件物品和紀念品在丟棄的時候要保持理性,有些東西在我們第一次拿到它的時候,我們感到開心、幸福,這些物品的使命就已經(jīng)完成了,既然價值已經(jīng)失去了,就可以毫不猶豫地扔掉了。
二.收納物品收納的第一要義是給每一類物品設(shè)定固定的收納場所:所有衣物都放進衣柜,所有書籍都擺進書柜,所有小件物品都放在確定的位置……具體的擺放位置可以由自己決定,但一定要保持固定,這樣才能避免收拾一次后又很快恢復原樣。 1.輕薄的衣服采用折疊收納法,豎著折成長方形,整齊的擺放進衣柜;大衣、外套、西裝等厚重的衣服可以采用衣架收納法,將同類的衣服掛在一起
2.書籍收納可以按照一般書籍、實用書籍、鑒賞類、雜志進行分類 3.文件收納準備兩個文件盒:待辦和留存,文件盒要定時清理,待辦以清空為目標,留存中過期限的文件也要及時清除 4.小件物品和紀念品需要放在固定的地方:抽屜、玄關(guān)、隔斷等,如果留下來的都是你認為心動的物品,放在每天都能看到的位置,每天都可以收獲愉悅的感覺。 經(jīng)歷一場具有儀式感的丟棄和收納,會體會到前所未有的爽快感。不僅冗雜的物品變少了,房間變整潔了,整個人也會輕松起來。 《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這本書看似是在講整理的方法,實則蘊含著人生的大道理。
整理的目標不僅是收拾房間,而是以心動的標準去選擇生活物品,發(fā)現(xiàn)自己真正需要什么,以此為能量去書寫屬于自己的人生劇本。 通過簡單的整理就可以收獲這么多,聽起來很不可思議,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如果你也期待煥然一新的生活,先給自己一場整理儀式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