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話西游之大圣娶親》,豆瓣高分電影排名第16位,評分9.2。 當之無愧的經典電影。 但這部經典電影,其實頗受爭議。 有人看一次哭一次,笑中有淚,淚中又帶著笑。 但也有人直言“這么爛的電影,怎么評分怎么高?” 加上小時候從電視機上看過的,再加上長大之后用電腦刷,我已記不清自己看過多少遍這部電影。 昨晚心血來潮,再刷一次,這次倒是與從前不同,刷出了點新東西。 1.跟著月光寶盒就能看懂《大話西游》人們質疑這部電影的經典,無非是認為它敘事混亂,整個電影看起來亂七八糟的。 其實這和電影中的關鍵因素——月光寶盒,有很大的關系。 因為月光寶盒是一個時空穿梭器,在不同時空穿來穿去,難免顯得混亂。 要看清楚這部電影的敘事,首先我們不妨來數數,月光寶盒一共經手了幾個人,又發(fā)動了幾次。 第一次,是影片第十二分鐘,至尊寶第一次通過月光寶盒來到了五百年前。 月光寶盒第一次發(fā)動 而這里,則是故事開始的地方。 正因為他來到了這里,所以他才遇到了紫霞仙子,也才有了以后種種。 注意,這時候,紫霞仙子拿走了月光寶盒,于是至尊寶為了拿回月光寶盒,開始想辦法接近紫霞仙子。 紫霞拿走月光寶盒 聽到紫霞說,自己是紫霞的意中人之后,他為了拿到月光寶盒,假裝說,愿意和紫霞開始這段感情。 但紫霞鉆進了至尊寶的心,看到了他心的答案,于是決定遠走高飛。 還騙至尊寶說,自己要去找姐姐了。 并且告訴他,月光寶盒在姐姐那里。 實際上自己就帶著月光寶盒走進茫茫沙漠。 至尊寶傻傻在原地等青霞出現,可卻等來了孫悟空、唐三藏以及觀音。 這時候,通過觀音的話我們得知,孫悟空搶走了紫霞的月光寶盒,企圖逃避觀音的追捕。 孫悟空拿出月光寶盒,然后扔掉了,因為他覺得逃避不是問題,決定和觀世音決一死戰(zhàn)。 月光寶盒被孫悟空扔掉 可他扔出的月光寶盒,總是被唐僧撿回。 月光寶盒被唐僧撿回 需要注意的是,這時候的孫悟空和至尊寶根本不是同一個人。 這時候的孫悟空,是五百年前的孫悟空,他只想娶牛魔王的妹妹為妻,然后殺了唐僧吃肉。 觀音與孫悟空一番大戰(zhàn)之后,觀音決定殺死孫悟空。 但唐僧決定一命抵一命,以此感化孫悟空。 可正當唐僧決定獻出生命時,至尊寶被他的法杖打暈,不小心又開啟了月光寶盒。 這次,唐僧被吸入月光寶盒之中,而月光寶盒也隨之消失。 月光寶盒第二次發(fā)動 可見,唐僧因為被月光寶盒送去了別的時空,所以沒能一命抵一命,也就是說,觀音最終還是殺死了孫悟空,也呼應了她之前所說:不殺孫悟空無法向玉皇大帝交代。 也就是說,從這時候開始,孫悟空已經死了。 只剩下了至尊寶。 而月光寶盒則到了唐僧手里,隨他一起去了別的時空。 這是月光寶盒第二次發(fā)動,但它不是送至尊寶,而是送唐僧。 至尊寶醒來后,以為自己在做夢,就隨便來到一個有人的地方,請求借宿。 這時候,唐僧又出現了。 這時的唐僧就像玩cosplay一樣不斷換裝。 為什么呢? 因為他拿著月光寶盒,到處時空穿梭啊。 至尊寶和孫悟空長得一模一樣,所以唐僧也把至尊寶當做了孫悟空。 通過唐僧的話,也印證了之前的猜測,唐僧通過月光寶盒,一直在各種時空穿梭。 他每換一次裝,就是他穿梭一次。 唐僧第一次穿梭 唐僧第二次穿梭 唐僧第三次穿梭 之后,牛魔王出現,一次性抓了師徒四人。 牛魔王把至尊寶抓去和自己妹妹成親,而唐僧則被關了起來,月光寶盒也被牛魔王拿走了。 沒想到在這里,至尊寶又遇到了紫霞,原來紫霞在沙漠中,被牛魔王所救,兩人決定成親。 紫霞為什么會和牛魔王成親呢?因為她的心已經死了,所以在她心里,和誰結婚都無所謂了。 可沒想到,她再次看到了至尊寶,傷心往事再一次被提起。 至尊寶為了從牛魔王那里拿到月光寶盒,決定再騙一次紫霞,利用紫霞仙子偷回月光寶盒。 很明顯,這次他撒的謊很真實。 為什么這么真實,其實是因為他自己已經愛上了紫霞,不愛的時候,那煩人的眼神是擋不住的。 第一次騙紫霞時至尊寶厭惡的眼神 可這次,他說的謊連自己都信了。 其實是因為,那原本就是他的真心話。 紫霞被至尊寶感動,決定幫他拿到月光寶盒,而牛夫人準備和至尊寶私奔,他們同時約定二更見面。 于是當晚二更時分,有兩個女人等著至尊寶。 紫霞已經拿到了月光寶盒,邊等至尊寶邊回憶他們的幸福往事。 而牛夫人提著行李等著和孫悟空私奔,結果被牛魔王抓了個正著,兩個人打了起來。 至于至尊寶則被豬八戒和沙僧強行拉去救唐僧。 這時,唐僧正式提出,要他陪著自己去取西經。 這也可以看作,是所謂命運第一次向至尊寶提出正式邀約。 此時的至尊寶其實面臨三個選擇: 1.回五百年后和白晶晶結婚; 2.和紫霞仙子遠走高飛; 3.和唐僧去取西經。 白晶晶無疑代表了至尊寶的初心,那是他最初想要做的事。 而紫霞,代表了愛情,愛情向他在召喚,只要他愿意,就可以擁有。 而唐僧,是他的使命,是上天交給他不得不承擔的責任。 直到此時,他依然堅持要回去和白晶晶結婚。 等他告別唐僧找到紫霞時,卻發(fā)現紫霞被牛魔王的妹妹香香捅傷了。 接下來,故事開始進入高潮部分。 牛魔王妹妹用移形換影大法讓所有人靈魂身體錯亂。 青霞得以附在了豬八戒的肉身上。 此時,牛魔王和鐵扇公主也出現了,兩人都打得兩敗俱傷。 眾人相見,分外眼紅,就打了起來,至尊寶不小心掉下山崖,偶遇菩提。 在菩提的引導下,至尊寶開始探索自己真實的內心。 他以為自己最愛的是白晶晶,卻念了七百八十四次紫霞的名字。 他以為自己很討厭紫霞,卻被菩提問“愛一個人需要理由嗎?”問到想發(fā)火。 他遇到了五百年前的白晶晶,決定就地和白晶晶結婚。 白晶晶和紫霞一樣,進入至尊寶的心,想看看至尊寶到底是不是最愛自己。 沒想到得到的卻是否定的答案。 于是結婚當天,白晶晶離開了。并留下一封信,告訴至尊寶自己并不是他最愛的女人。 白晶晶離開后,她師姐蜘蛛精追來,追問白晶晶下落,但沒有人告訴她。 她一氣之下,就殺死了所有人,包括至尊寶。 所以,變成孫悟空的至尊寶, 并不是凡人了。 而是一個靈魂。 死后的至尊寶大徹大悟,決定選擇天命,成為孫悟空。 他最遺憾的,是自己直到死去,才發(fā)現自己最愛的人是誰。 但他并不后悔,成為孫悟空。 因為此時的他,已經經歷了人世間的愛恨情仇,經歷了人生該有的一切歡樂痛苦,算是已經超脫了。 他戴上金箍成為孫悟空,便是全新的孫悟空,和之前那個已經被觀音殺死的孫悟空不一樣。 可以算是孫悟空的一次重生。 這廂,牛魔王正在逼著紫霞拜堂成親,場面可謂是慘烈。 孫悟空重生之后,便架著七彩祥云出場救師父。 接下來的孫悟空和牛魔王大戰(zhàn)三百回合,紫霞為了救孫悟空而死,這些都耳熟能詳了,也就不詳細介紹了。 但我認為最經典的其實并不是這里,這里頂多算是高潮,而最經典的部分應該是大戰(zhàn)之后的收尾部分。 結尾,牛魔王用芭蕉扇把整座城扇向了太陽,我們知道,紫霞已經為至尊寶而死。 牛魔王也被孫悟空打死。 青霞則說,自己要回如來佛祖那里做燈芯。 青霞回如來處做燈芯 孫悟空說,只有月光寶盒才能救師徒四人離開。 但值得注意的是,月光寶盒和城市的爆炸同時發(fā)生,而月光寶盒實際上只送孫悟空一個人來到了五百年后。 孫悟空一個人來到五百年后 這是月光寶盒第三次發(fā)動,這次,它只送了孫悟空一個人來,也就是說! 除了孫悟空之外,所有人都死了! 這也是為什么一向啰里啰嗦的唐僧,在孫悟空醒來之后,突然變得言簡意賅。 為什么一向不和睦的豬八戒和沙僧突然變得兄友弟恭。 因為他們都死了! 現在孫悟空看到這三個人,不再是以前的那三個人,所以才性情大變了。 菩提轉世的出現也印證了這一點。 菩提轉世所說的話 前面提到,菩提已經去投胎了,如今看到的菩提,是投胎到了五百年后的菩提。 他不認識孫悟空了,可孫悟空認識他,于是孫悟空才說謝謝他給了自己三刀。 因為菩提死后他們曾約定說下輩子希望能還至尊寶三刀。 而接下來我們發(fā)現,凡是有過肉身的人,他們的肉身都投胎成了新的人。 豬八戒的肉身轉世成了狀元,白晶晶和蜘蛛精投胎成了他的兩位老婆。 豬八戒、白骨精、蜘蛛精投胎后 而沙僧的肉身是狀元身邊的小跟班。 牛魔王的妹妹香香投胎為暗戀這個小跟班的平民姑娘。 沙僧和香香投胎后 重頭戲是已經轉世的至尊寶和紫霞,一個成了西洋武士,一個依然愛著他不放。 兩人在城樓上對峙,至尊寶依然不肯承認自己愛紫霞,而紫霞依然是窮追不舍的那個。 仿佛命運,一世又一世輪回。 孫悟空看到此情此景,決定圓自己、也是紫霞的心愿。 于是附身到了至尊寶身上,親吻她,并對她說那已經遲到了五百年的三個字——“我愛你”。 大結局,導演對所有人都有所交代了,包括孫悟空自己。 孫悟空當初被觀世音殺死之后,或許就投胎成了至尊寶,借助至尊寶經歷了人世間的愛恨情仇,可誰知至尊寶卻用月光寶盒回到了五百年前,改變了一切,后來至尊寶死去,他大徹大悟,又重新變回孫悟空。 而至尊寶肉身也回到了原本該回到的地方——投胎轉世,重新做一個凡人。 通過理清月光寶盒,我們就可以理清這部電影的敘事結構。 可以說,它和第一部無縫銜接,卻是一個完全不同的故事。 上一部的故事,是孫悟空被觀世音殺死后,原本應該發(fā)生的故事,但因為至尊寶用月光寶盒回到五百年前,改變了這一切,所以一切有了新的結局。 而如今的結局,無疑是最完美的。 2.“那個人好像一條狗”那么,為什么最后至尊寶要說孫悟空的背影像一只狗? 個人以為,影片開頭,紫霞曾經表達過“只羨鴛鴦不羨仙”的思想。 在有情人眼中,愛情大過一切,唯有愛情是最崇高。 沒有愛情的人,就宛如一條狗。 至尊寶說出這句話,說明他同樣認同紫霞“愛情大過天”的愛情觀,也就表明,此生他不會再負紫霞。 在他眼里,孤獨的孫悟空,頂多是一條狗。 但孫悟空的世界里,他唯一的使命就是護送好師父,然后成仙成佛。 兩個人已經不再是一個世界的人了。 但電影要表達的主旨,不僅僅是“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這一點。 更重要的,是教會人們真實面對自己的內心。 五百年前的至尊寶,正是因為難以看清楚自己的內心,所以才一次次做出了錯誤的選擇,最后辜負了所有人。 有多少人,和至尊寶一樣,當局者迷,看不清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真正所愛的是誰。 耽誤著別人,也折磨著自己。 導演想要傳達的,無非是希望每個人在面對愛情時,都能面對自己的內心,根據內心去做出選擇,不要讓愛情留下遺憾。 另外一點,則是使命和真心的抉擇。 這一點導演并沒有給出明確的導向。 孫悟空選了使命,而紫霞選了真心。 人生的選擇無非就是這兩個:該做的和想做的。 其實并無真正的對錯,最重要的,是無愧于心。 世間安有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抉擇,也無非是非此即彼,永遠沒有魚與熊掌兼得的好事。 歸根究底,還是要問問自己內心,無論選什么,只要不后悔,那便是對的。 3.為什么至尊寶能拔出紫青寶劍?還有一點,為什么至尊寶能拔出紫青寶劍? 至尊寶拔出紫青寶劍 真的是上天注定的嗎? 我認為不是。 還記得開頭時,紫霞第一次見到至尊寶,對他說的話嗎? 她說,從此以后你就是我的人了。 還給他腳底板印上了三顆痣。 與其說是上天選了至尊寶,不如說是紫霞自己選了至尊寶。 從來沒有什么上天注定,紫霞自己選中的人,才是能拔出紫青寶劍的人。 紫青寶劍就代表著紫霞的內心,其實至尊寶,是她自己選的,她愛上了他,于是就說他是天選之人。 哪有什么命中注定,其實感情早已經比理智早一步做出了決定。 你愛的那個人,其實是你自己選的。 這似乎也在暗示著,人的命運其實一直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無論是事業(yè),或者愛情。 看懂了這些,我不禁感嘆這部電影的確算是經典。 因為它有太多的細節(jié)值得探索,而探索之后會發(fā)現,好像還真的是那么回事兒。 好的作品,就是一見時有驚嘆的地方,二見時有玩味的余地,而后三見四見無數次見,也依然每一次都有新發(fā)現。 怪只怪,導演想要表達的東西太多,攤子鋪得太大,而敘事結構又不是大眾所熟悉的那種,所以才令許多人看得頭暈眼花。 但每個藝術家都自有他的敘事風格,我們不能因此,就否定他的偉大。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萊特,以上,是我心中的“哈姆萊特”。 不知道你心里的,又是怎樣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