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段話很火: “一直覺得家庭氛圍好的小孩很幸運(yùn),他見過好的感情是什么樣的,擁有對健康的愛的敏銳嗅覺,很容易就往正確的方向跑。” 《查理和他的巧克力工廠》這部電影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或許它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發(fā)。 在紐約住著查理一戶人家,查理的父親是一名牙膏廠工人,收入微薄。家中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擠在一張小床上,爸爸媽媽睡地板,查理睡沙發(fā)。 查理父親失業(yè)后,一家人連甘藍(lán)菜湯也喝不起了。桌上無菜,碗中無食,但消極的負(fù)能量在查理家是不存在的,查理母親會愉快地安慰丈夫:“沒事,我可以把湯再做稀一點。” ![]() 查理沒有玩具,也沒有錢去游樂場玩,但他一點都不自卑,因為他用爸爸從牙膏廠帶回的廢棄物,做了一艘炫酷的航模。 鎮(zhèn)上有家全世界最大的巧克力工廠刊登了一條消息:要是吃到包裝里含金獎券的孩子,可以參觀工廠并獲得足夠吃一輩子的糖果,一共有5個幸運(yùn)兒。 全世界都沸騰了,查理一家也不例外,所有人都支持他:如果喜歡,就去試試。沒有一個人會說:別想了,那不是我們的命。 因為查理生日,家人送他了第1塊巧克力,沒中;爺爺拿出了自己珍藏多年的錢幣,買了第2塊,也沒中。直到查理在下水道邊撿到了一張紙幣,買了第3塊巧克力,這一次,吃到金獎券了,全家都為查理感到高興! ![]() 有一個女人想用500美元來買他的金獎券,跟家人提了后,大家都拒絕了,沒有一個人要掠奪查理的夢想,也不需要一個孩子來為家庭犧牲。 這個家一無所有,但卻應(yīng)有盡有。即使沒有巧克力工廠的金獎券,生命中的獎券一定也會到來,因為查理有一個內(nèi)心富足的家庭,在這個家中,他收獲了尊重、愛與自由,精神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發(fā)展。 好的父母,是懂得并支持給孩子“造夢”的。 ![]() 我們的社會是個多元的社會,我們的世界絢爛多彩,這就為我們不同個性、不同特長的孩子提供了寬闊的舞臺。什么孩子站在什么位置,扮演什么角色,怎樣把角色演好,今后又該有怎樣的發(fā)展,這需要身為“導(dǎo)師”的父母引導(dǎo)好,妥善的安排好,提供一切可能提供的條件,為他們的發(fā)展盡可能地指明方向、鋪平道路。 比如,丁俊暉,父母在“望子成龍”的意念下充分尊重兒子的選擇,摒棄了“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大眾思維。為孩子走向世界臺球鋪平了道路。 ![]() 人這一生當(dāng)中要接受三種教育,即家庭教育,學(xué)校教育和社會教育。而對一個孩子最重要的便是人生開始階段的家庭教育。正確的教育孩子,家長需要形成正確的養(yǎng)育觀念,掌握切合的教育方法,合理利用教育資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