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香氣”和“風(fēng)味”一樣,“口感”(Mouthfeel)也是葡萄酒品鑒中時常出現(xiàn)的一個概念,不過比起前兩者,“口感”似乎更為抽象難懂一些。那么葡萄酒的口感到底指的是什么?它受哪些因素影響?哪些釀酒工藝能夠提升葡萄酒的口感? 一、何為葡萄酒的口感? 葡萄酒的口感是指葡萄酒給口腔帶來的觸覺感受,舌頭、牙齦、口腔上顎以及喉嚨是這種感官體驗的重要部位。酸度是否銳利、喉嚨是否有灼燒感、單寧是否艱澀粗糙......這些都是衡量葡萄酒口感的參考指標。 圖片來源:www.veritewines.com 二、影響葡萄酒口感的因素有哪些? 單寧、酸、糖分和酒精是葡萄酒的4大要素,它們的含量高低以及比例是否協(xié)調(diào)直接影響著葡萄酒的口感。 1. 酸 葡萄酒中的酸性物質(zhì)主要有酒石酸(Tartaric Acid)、蘋果酸(Malic Acid)、乳酸(Lactic Acid)和檸檬酸(Citric Acid)。其中的蘋果酸和乳酸給口腔帶來的觸感呈兩極分化態(tài)勢,前者尖銳刺激,后者則溫和柔順。也就是說,這兩者到底誰占上風(fēng)對葡萄酒的口感有著顯著影響。另外,酸度的高低也會影響葡萄酒的口感表現(xiàn)。適宜的酸度能讓一款葡萄酒嘗起來爽脆而活潑,但是如果酸度過高,葡萄酒就會顯得尖酸扎口,過低則會缺少活力,變得沉悶乏味。 2. 單寧 單寧是一種天然的多酚類化合物,廣泛存在于植物界,許多植物的種子、樹皮和果皮中都能找到單寧的影子,帶殼的堅果、茶葉、黑巧克力和肉桂等等都含有豐富的單寧。 單寧本身無色無味,但與唾液中的蛋白質(zhì)發(fā)生反應(yīng)后,會給口腔帶來收斂與干澀之感。葡萄酒中的單寧主要來自于葡萄皮和葡萄籽,一般來說,釀酒葡萄的成熟度越高,單寧就越為細膩柔順,反之則越為粗糙澀口。 3. 糖分 在發(fā)酵過程中,葡萄中的天然果糖和葡萄糖在酵母作用下轉(zhuǎn)化成酒精和二氧化碳,發(fā)酵自然結(jié)束或被人為中斷后剩余的糖分稱為“殘留糖分”(Residual Sugar),是葡萄酒的主要糖分來源。糖分含量過高會使葡萄酒嘗起來過于甜膩,而糖分不足又往往會讓葡萄酒變得尖銳干澀。 4. 酒精 酒精由葡萄中的糖分經(jīng)酵母作用轉(zhuǎn)化而來。口腔中對酒精最為敏感的部位是舌根和喉嚨,酒精含量過高會給舌根和喉部帶來明顯的灼熱感,過低又無法支撐起葡萄酒的酒體,導(dǎo)致葡萄酒的口感變得單調(diào)寡淡。 三、哪些釀酒工藝可以提升葡萄酒的口感? 如上文所述,葡萄酒的口感受酸、單寧、糖分和酒精的影響,因此能夠作用于這4種成分的工藝都可以改善葡萄酒的口感,例如蘋果酸-乳酸發(fā)酵(Malolactic Fermentation)和酒泥陳釀(Sur Lie),還有橡木桶發(fā)酵或陳釀。 |
|
來自: 青木森森 > 《酒文化、茶文化及咖啡、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