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劇中的高僧,總是讓人捉摸不透;而到了詩詞的世界,他們一樣令人不解。古代有過不少有名的詩僧,如果硬要將他們分一分類,大概可以這樣分。第一類是傳統(tǒng)的高僧,如唐代的齊己、皎然、貫休,號(hào)稱唐代三大詩僧,他們仙氣凌然,符合世人對高僧的所有期待。 第二類就是所謂的掃地僧了。他們名氣或許不是很大,但卻極具個(gè)性,俗世功名對于他們來說不過是身外之物,而他們寫的詩也夠后世喝一壺了。本期要和大家介紹的這位高僧,就是這樣一位“掃地僧”,來自北宋的惠洪和尚。 惠洪大概是史上最任性的高僧了,一生敢作敢為,兩度入獄都改不了脾氣。他曾寫過一本《冷齋夜話》,里面是金句頻出,堪稱十分毒舌了,“滿城風(fēng)雨”、“癡人說夢”、“脫胎換骨”,等成語都出自此詩集中。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惠洪的一首詞作,是他為送好友黃庭堅(jiān)所作,堪稱史上最特別的《青玉案》。 《青玉案·綠槐煙柳長亭路》 北宋.惠洪 綠槐煙柳長亭路。恨取次、分離去。日永如年愁難度。高城回首,暮云遮盡,目斷人何處。 解鞍旅舍天將暮。暗憶叮嚀千萬句。一寸柔腸情幾許。薄衾孤枕,夢回人靜,侵曉瀟瀟雨。 北宋詞人賀鑄有一首經(jīng)典的《青玉案》,詞中“一川煙草,滿城風(fēng)絮,梅子黃時(shí)雨”是后世無法超越之句。此次黃庭堅(jiān)被貶,惠洪知道他喜歡這首詞,便依韻也寫了一首相送。全詞婉約動(dòng)人,其情繾綣纏綿,后世評此詞:沒動(dòng)過凡心很難寫得這么高明。 詞的上片寫送別愛人的女子相思。長亭路上,楊柳依依,槐樹碧綠,卻仍擋不住他要走的腳步。分離后度日如年,回首高高的城樓,暮云遮斷視線。詞人為我們塑造了一個(gè)多情的思婦形象,從開篇的“綠槐煙柳長亭路”開始,就是一片愁景。而最后一句高城回首的一幕,更是典型的離情之語,可謂相當(dāng)高明。 詞的下片是離家男子的相思。意思是:他行路將半,天色暮時(shí)才解下馬鞍投宿。夜里難眠,想起愛人臨行前的萬千叮囑,一句句飽含了多少深情。而如今夜深人靜,自己只能孤枕難眠,看著窗外春雨瀟瀟。 寫男子的相思,詩人則是截取夜宿客棧中的場景來細(xì)寫 。詞人由愛人的叮嚀引出” 一寸柔腸”,再由“薄衾孤枕”到夢回,感情真切,過渡自然,如行云流水般動(dòng)人。最后一句“侵曉瀟瀟雨”雖比不上賀鑄的“梅子黃時(shí)雨”,卻也是一樣的多情,一樣的繾綣。 這首詞句句絕美,卻引來不少疑惑,惠洪送詞給黃庭堅(jiān)為何要用男女相思之語,其實(shí)這正是因?yàn)檫@種情詞是惠洪的拿手好戲。惠洪19歲才為僧,曾在14歲寫過一首名叫《秋千》的宋詩,也是情意綿綿,被選入了《千家詩》,說他是北宋最多情的高僧一點(diǎn)也不為過。而他這首《青玉案》以閨怨說友情,也可謂是別具一格了。這首詞大家喜歡嗎?歡迎討論一、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