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的謝程喜愛杯中之物,一日他至摯友家。兩人多日不見,分外想念,遂盡情暢談、痛飲,直至都醉倒桌前。朋友目睹他醉酒,便讓他在此住下,解程不依,決意離開。朋友無奈,只好手提燈籠送他至村外。他不讓朋友再遠送,朋友無奈,因惦記家里妻兒。只好目睹他踉蹌離去。 他走了一會,至一野外,此時渾身無力,睡眼朦朧,遂停下來坐在地上歇息。少頃,有兩個身子枯瘦、容貌猙獰,身穿白衣和黑衣的人在他眼前飄蕩過來。其中一個言道:行走這么久,為何還沒到柳家莊?另一個道:應(yīng)該快到了,大王也真是的,那謝王氏明明還沒到壽,為何捉拿她至地府?真是個苦差事。 另一個又道:那謝王氏人前乃是一賢良淑德、恪守婦道、尊老愛幼的婦人。然人后卻是搖唇鼓舌、望風(fēng)捉影之人,特喜好搬弄是非,造謠惑眾。因她背后挑撥離間,本來鄰居家孝順的媳婦和婆婆和睦相處,然卻是被她挑撥是非的反目成仇。那婆婆每日里都虐待媳婦,常常責(zé)罵于她,而媳婦本就對婆婆恭恭敬敬的,逆來順受,不敢反駁一句,只有受氣的份,而那兒子也很孝順母親,不但不庇護妻子,竟也責(zé)罵于她。 有一天,媳婦表弟辦事路過此地,遂順路探望表姐。而此時正好母子倆都有事不在家,媳婦很是高興的做了飯菜款待表弟。此景正好被前來借簸萁的謝王氏目睹,至家又搬梯架墻觀看。正好看到媳婦正親熱給那表弟夾菜。謝王氏下了梯子,正好看到那母子倆歸家,遂故弄玄虛的把事情添油加醋描述一番,言語里便是那媳婦有了奸夫,趁著母子二人出門而偷情。那母子倆聽罷,登時火冒三丈,那兒子進門目睹屋里的殘羹剩飯,不問青紅皂白,便對媳婦一頓毒打。讓她供出奸夫,媳婦嚇得瑟瑟發(fā)抖,道方才表弟曾來過,并沒有什么奸夫。然母子倆皆都不信,媳婦覺得自己受辱,一時想不開竟懸梁自殺了。 她死后,魂魄至地府里向鬼王述說冤情。鬼王大怒,方才派咱們倆去抓那惡婦。要帶她進地府,行舌刑,給她教訓(xùn)。讓她好好做人。謝程聽罷,大驚失色,他們竟然是黑白無常,來抓他妻子的。他嚇得魂飛魄散,遂偷偷跟在他們身后,卻是忽的沒了知覺,待他醒來,天已拂曉。 想起昨晚情景,遂忙趕回家中,卻是驚愕住,一夜未見,妻子謝王氏竟臉頰臃腫,舌頭長出一花生大小的膿瘡,疼痛難忍。想起昨晚情景,忙把事情的經(jīng)過道出,謝王氏聽罷大驚,繼而羞愧低下頭,承認確有此事,謝程很是生氣,遂把她責(zé)罵一番。 第二日,夫妻倆帶了供品,燒紙至那媳婦墳上祭拜,祈求她地下有知,原諒自己的惡行!回去后,又跪倒在那母子倆面前,把實情相告。向他們贖罪。那母子倆聽罷,很是懊悔,怒火沖天,痛哭流涕的怒罵謝王氏是個挑撥離間的長舌惡婦。夫妻倆跪在地上,道自己惡行深重,要殺要剮隨他們便。那母子倆目睹夫妻倆甚是虔誠的來懺悔,只好作罷。 只能默默地祈禱兒媳早日托生。那婆婆意味深長的對謝王氏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你雖面上做的甚好,卻是背后挑撥是非、無中生有,令我家媳婦冤死。如此這般,你于心何忍啊!望你此后牢記教訓(xùn)!好好做人吧!謝王氏聽罷,連連磕頭稱是。從此后,謝王氏終人前人后一個樣。且不再多嘴多舌,無事生非了。終成為一真正的賢淑女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