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土味育兒經(jīng)(保留版權,歡迎個人轉發(fā)分享) 人工智能再先進也替代不了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因為它沒有情感。 那么,父母如何做好家庭教育呢? 1,學習上不拔苗助長“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學齡前兒童提前學習小學課程”……一些焦慮的家長恨不得找到一種“速效教育方法",讓自己的孩子趕超同齡的小伙伴們。 拔苗助長要不得,弄不好會讓孩子產(chǎn)生厭學情緒。孩子的學習基礎要扎實,應該讓他們的身心健康、和諧地成長。 2,生活上不包辦代替“你只要保持成績好,生活上都不要考慮的,爸爸媽媽幫你安排好?。⒊缘拇┑挠玫母鞣矫妫炎詈玫亩冀o孩子, 自己省吃儉用,以致孩子只懂得享受,不知道這些享用來之不易。 當離開爸媽出去獨立生活的時候,孩子各種不適應,有的甚至讀大學了,把換下的臟衣服、床單被套打包寄回家里洗。有的結婚成家了,一日三餐和孩子的撫育,還靠父母包攬著。 在生活方面,家長應該有遠見,從小培養(yǎng)孩子自我服務,獨立生活的本領,讓他們將來能夠沉著面對生活中遇到的困難。 3,情感上注意尊重和融合有的 孩子犯了錯,家長一頓訓斥;孩子考出好成績,家長到處夸耀,有的甚至把孩子的考試成績當成向別人炫耀的資本。他們不知道這些都是給孩子心理上添加壓力。 有的家長甚至觸摸不到孩子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特別是在孩子叛逆期,要注意尊重孩子內心的想法,不要從家長自己的立場來思考問題、教育孩子,以免親子之間產(chǎn)生心理情感方面的隔閡,應該要讓親子的心融合到一起。 4,對孩子的期望值不要過高家長不要把自己沒有實現(xiàn)的理想,轉移到對孩子的期望上面。要尊重孩子內心的想法。 另外,不要將自己的孩子與周圍的孩子盲目攀比,有意無意間,親子都會背上不該背的包袱,得不償失。對孩子的期望值應該是孩子跳一跳能夠得著 。達成一個階段性目標后,再向更高層邁進。 結語:雖然現(xiàn)在人工智能發(fā)展日新月異,好多工作能夠由機器來代替人做。但人是有情感的動物,機器人不能代替父母教育孩子。親子交流中,從內心到表情的變化,從口頭表達到體態(tài)語,無不蘊含著豐富的情感,這是再先進的機器人也做不到的。 所以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沒有誰能替代。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在生活、學習、心理情感方面要充分的尊重孩子、理解孩子。要想孩子聽你的,你首先要去傾聽孩子的。不要給孩子過重的壓力,把遠大的理想分解成階段性的目標,一個一個去完成。家長要以自身積極向上的榜樣鼓舞和引領孩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