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必備技巧·小令精編】神態(tài)描寫方法: (1)概括描寫的方法,寫出人物神態(tài)與眾不同的地方; (2)通過比較,寫出人物的神情、態(tài)度與眾不同的地方。 (3)逐步深入描寫的方法,寫出人物神態(tài)、表情的發(fā)展變化。 神態(tài)描寫三妙招: 妙招一:精選詞語,細致描摹 (動詞、形容詞) 招二,合理想象、巧用修辭 (比喻、夸張等) 招三:多種描寫,配合運用(動作、語言、外貌、心理) 【作家必備技巧·小令精編】動作描寫技巧 1、特征法 精選富于特征性、個性化的詞語簡潔傳神地進行描寫。如:“一溜”、“不分好歹,一頓鉆進”、“一轂轆睡倒”。 2、連貫法 連貫地寫人物一連串的動作,在動作群的刻畫描寫中可使人物形象站立起來。 3、特寫法 運用細致筆調(diào)使行為動作如影視中的特寫鏡頭凸現(xiàn)于讀者面前。 4、反常法:人物在某種條件下的反常動作,更能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特征。 5、并現(xiàn)法 描寫同一場面下各種人不同的動作,他們對待同一事物的不同的態(tài)度,這樣更有利于表現(xiàn)人物的個性特征。 6、化功大法 要把一個很籠統(tǒng)的大動作,分解成若干個連貫的小動作,給大動作一個“過程”。 7、涂脂抹粉 在動詞前面加上修飾語,如幅度、速度、力度等。 8、配上聲音 一是配上人物的語言描寫,二是配上適當?shù)南舐曉~。 9、融入心理 在動作描寫時加入“心理活動”描寫,所寫的動作就更加“有血有肉” 10、順承連接式 幾個動作之間具有承接相連的關系(1)某一個對象來發(fā)出。 (2)由兩個乃至多個對象發(fā)出 11、前呼后應式 前面有某種動作描寫,后面又出現(xiàn)了這種動作,從而形成前后呼應的關系 12、心理感受式 就是描寫人物感情世界的變化情況。(1)自我心理感受式(2)他人心理感受式 13、并列平行式 被描寫的動作之間呈現(xiàn)出一種并列關系,它們不存在先后,也沒有因果、對比等方面的關系,動作的發(fā)展是平行的(1)動作由個體發(fā)出,施動對象為一個人物或動物或事物。(2)動作由群體發(fā)出,施動對象至少有兩個,多為合體的 14、客觀顯露式 對客觀事物所發(fā)出來的動作進行描寫。(1)通過人為感覺,將靜物動寫。(2)通過外力作用,直接描寫景物動態(tài)。 15、分合轉換式 所寫的幾個動作之間具有總分關系,這是從動詞表意范圍大小的角度說的。(1)先分后合 (2)先合后分 16、比喻連環(huán)式 運用比喻的手法,來描寫人事物景的動作,不止用一個比喻,也不止一個動作,二者密切配合。(1)順承連環(huán)式 (2)因果連環(huán)式 17、擬人寄情式 運用擬人的手法描寫動作,以此來寄托某種情感,表達某種情意,展示某種情況。(1)將寫作對象擬人化 (2)將事物動作擬人化 【作家必備技巧·小令精編】寫得曲折波瀾 1.順逆穿插起伏多 順逆法通過對順勢與逆勢的巧妙穿插安排,能使文章波瀾起伏,層層深入。 2、懸念設置扣人心 懸念法通常是精心設置疑問和矛盾,在文章開頭用超乎尋常的語氣去敘述或交代一種異于常人思維的結果,以引起讀者探其究竟的欲望。 3.抑揚對比有側重 文章是用語言的反差來增強人物形象的立體感,作者把讀者的判斷引向相反的方向,到一定的時候再揭示真相,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4.誤會沖突推情節(jié) 誤會法是因誤會引起矛盾,從而推動情節(jié)的發(fā)展,造成悲劇或喜劇性的沖突的方法。 5.巧合奇遇亮點多 巧合法通過人物出乎意料的奇遇或事情的某種巧合,構成曲折的故事來表現(xiàn)主題。 6、伏筆法 就是指作者對文章中將要出現(xiàn)的具有關鍵意義的人或事作的提示或暗示,與這種提示或暗示呼應的就是照應。 【作家必備技巧·小令精編】構思方法 作文構思方法就是寫作思路、想法,即是怎樣想的,準備如何來寫。 1、順應時勢法——反映人與社會之間,從個人的小事反映社會的大事。 2、捕捉形象法——用人物的外貌、行動、語言、心理和細節(jié)描寫來塑造人物形象。 3、內(nèi)心獨白法——通過自言自語來展現(xiàn)人物形象。 4、誤會構思法——利用生活中發(fā)生的矛盾、誤會來構思,塑造人物。 5、彩線串珠法——以一件事為線索,貫穿全文。 6、對比構思法——(1)橫向?qū)Ρ?,讓各種人物都在同一事件中“亮相”,以顯示各自的性格。(2)縱向?qū)Ρ?,自己這個人物從小到大的性格變化。 7、觸景生情法——描寫外界景物以引起人們的情思,進而抒發(fā)自己的感情。(1)可以先寫景后抒情。(2)可以先抒情后寫景。(3)也可以邊寫景邊抒情。 8、移情構思法——把自己的感情轉移到本來不具有人的思想的“物”上去寫。 9、分類構思法——對事物分類敘述,對道理分條陳述。 10、因果構思法——說一件事的始末時,總是先說事情發(fā)生的原因,再說出結果。 11、片斷組合法——根據(jù)主題需要,選擇幾個典型的、生動的人物或事件、景物片斷來寫。 12、對話構思法——通過人物之間的對話來組織文章的結構。 13、提綱構思法。——在確定一篇文章后,先寫提綱、提要、內(nèi)容包括總題、起首、中部各段提示、收尾。 14、腹稿構思法。——這種方法簡單地說就是心里先完全想好,然后才寫到紙上去。 15、斷續(xù)構思法。——這種方法就是斷斷續(xù)續(xù)、日積、月累地寫文章。 16、擷取靈感法。——腦子里一旦有了人物形象活動或精彩話語閃現(xiàn),感到熱血沸騰,不能自己,就拿出一堆亂紙,洋洋灑灑地狂寫起來。 【作家必備技巧·小令精編】心理描寫 1. 直接描寫 有的句子中含有“想”等關鍵的字眼作為明顯的標志?!跋搿弊只虺霈F(xiàn)在心理活動之前,或出現(xiàn)在心理活動之后。“想”字后有的用“逗號”,有的用“冒號”等做標示。 2. 抒情獨白 這種刻畫人物心理的方法,是用抒情的筆法展示人物的內(nèi)心矛盾和思想斗爭。 3. 夢境描繪 這是我們?nèi)菀缀雎缘男睦砻鑼懛?。夢境是人所想的集中表現(xiàn),它同樣能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深化文章的主題等。夢境描繪的文字一般較多,下面選一較短的進行說明。 4. 心理分析 這種心理描寫的方法通過剖析人物的心理來展現(xiàn)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讓讀者對人物的所思所想更加明了。 5. 行動表現(xiàn) 通過恰當?shù)拿鑼懭宋锔挥絮r明個性的動作,傳神地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動。 6. 環(huán)境襯托 襯托人物心情的景物描寫要求作者抓住景物特征,緊扣人物的心理,最好從視覺、嗅覺、觸覺、聽覺等方面著墨,將人物的悲喜之情恰當?shù)匾r托出來。 7. 幻覺展現(xiàn)式 這種人物心理的描寫,是通過對人物幻覺的展示,來刻畫人物的心理,能揭示文章的主題。 【作家必備技巧·小令精編】景物描寫 1、學會觀察(1)精細觀察,抓住景物特征。如顏色、形態(tài)、聲響、氣味(2)要選好寫景的時機和寫景的角度。運用固定立足點和變換立足點觀察景物的方法,或遠觀、或近覷、或仰視、或俯瞰。(3)要體現(xiàn)地方色彩。 2、按照順序?qū)懢拔?/strong> 常用的順序主要有時間順序和空間順序。 3、調(diào)動感官寫景 調(diào)動觸覺、聽覺、視覺、嗅覺、味覺等感官去體味觀察景物時獲得的感受。 4、烘托法 可運用聯(lián)想、打比方多方烘托,突出其特征,表現(xiàn)其神韻。 5、運用修辭寫景 運用比喻、擬人、排比、對比、夸張、反復、引用等多種修辭手法,使文章的語言生動活潑,富有節(jié)奏,有情有感。 6、動靜結合 好要注意動靜結合寫景物。只寫靜景,容易使文章呆滯;只寫動靜,又會使文章失卻穩(wěn)定,兩者結合,會使文章更有情趣。 7、分解法 寫景狀物一般要對所寫植物、動物、自然景物,建筑物、社區(qū)環(huán)境作“鏡頭特寫”,特寫不能太籠統(tǒng),要逼真、有層次,這就必須把一個整體的東西分解為右干細部來描寫。 8、組合法 把眾多的場景藝術地組合起來,展現(xiàn)出一幅生動廣闊的畫面。組合方式有“由遠及近”、“由上到下”、“由周圍到中心”等空間組合式,還有“春夏秋冬”、“晨午昏夜”、“四季四時”等時間組合式。 9、虛實結合 在景物描寫中,虛是聯(lián)想想象之景,如回憶想象未來或幻想幻覺之景;實指當前視聽之景 10、細描白描 細描:即細節(jié)描寫,使用大量生動、貼切的比喻,絢麗的文字,斑斕的色彩,進行濃筆涂沫。 白描:作為一種表現(xiàn)方法,是指用最簡練的筆墨,不加烘托,描畫出鮮明生動的形象。我國優(yōu)秀的古典小說《水滸》、《三國演義》等多用白描的手法。 【作家必備技巧·小令精編】外貌描寫技巧 1、工筆細描法 就是講究文筆工整,注重人物細部的詳細刻畫和細致描寫,是國畫方法在文學作品中的巧妙借用,也是人們在刻畫人物時常用的一種方法。 2、粗筆勾勒法 原是一種繪畫手法,近于速寫,用在文學作品中,就是采用簡單線條,粗略地把人物的主要特點,迅速地幾筆描寫出來。 (1)單一性,即文中只有一次很簡單很粗略的描寫。 (2)多樣性,即文中出現(xiàn)不止一次外貌描寫,每次寫的內(nèi)容 又不盡相同,具有片斷性和零散性,單獨看來,是人物形象的某一兩個方面,綜合看來,又可以構成人物的整體面貌。 3、特征顯示法 在描寫人物的外貌時,抓住所寫的人物區(qū)別于其他人物特點的征象、標志,進行具體刻畫,讓其顯示出來,以突出這個人物的這個特征。 4、逐步顯現(xiàn) 就是通過作者或文中人物(多為“我”)的觀察,來表現(xiàn)所寫人物的外貌特征。 5、虛實結合 就是在描寫人物的外貌中,既有寫實內(nèi)容,又有虛的配合。 (1)通過觀察者的心理作用,來感覺人物的形象特點,或夸大,或縮小,或褒贊,或貶損,外貌之中飽含著感情,讀后給人以強烈的感染。 (2)通過人物的回憶,來再現(xiàn)人物的形象特點,實際上是寫實的外貌在另一種情境下的重新出現(xiàn)。 6、著色點染 就是將不同的色彩涂抹于所寫的人物,在文學作品中,就是通過寫色詞語來表現(xiàn)人物的鮮明特征。 (1)施色于衣著,即對人物的衣冠鞋襪用色,突出人物的穿衣變化和生活習慣,進而表現(xiàn)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和思想性格。 (2)著色于人體,即對人體的外露部位用色,突出人物的外部特征或變化,進而表現(xiàn)人物的內(nèi)在特點, (3)既著色于衣著,又著色于人體,二者同時具備,互相映襯,彼此關照,多方面地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特點。 7、夸張渲染 就是通過藝術夸張的手法,對人物外貌進行夸大的描寫,以達到渲染的目的,增強藝術效果。 8、設喻展示 就是在描寫人物外貌時,運用比喻手法,對人物進行具體形象化的展現(xiàn),使人物的此特點轉換成彼形象,以展示人物的形象特征,讓讀者產(chǎn)生聯(lián)想,并加深印象和理解。 (1)單一性的,即只在人物外貌描寫上用一次比喻,位置在起始、收結或中間都可以,本體是人物的衣著、特點或某個部位,但必須用在關鍵地方,以形象地顯示所寫人物外貌的特征。 (2)描寫人物的外貌時,多次運用比喻。既可以用在兩個或兩個以上人物的外貌上,也可以用在某一個人物的外貌上。 9、對比突現(xiàn)法 就是通過某個人物今昔外貌的不同或兩個以上(包括兩個)人物彼此外貌差異的對比,來突出人物性格的變化和命運的發(fā)展,突出主要人物的形象特征的方法。運用這種方法有兩種情況。 (1)進行橫向外貌對比,即通過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人物外貌的不同描寫,來突出主要人物的特點。 (2)進行縱向外貌對比,即通過某一個人物過去與現(xiàn)在外貌的不同描寫,來突出人物的性格變化和命運的發(fā)展。 10、服飾烘襯法 就是通過描寫人物的衣著以及裝飾,來烘托和陪襯人物的性格特點,是刻畫人物的基本方法之一。 (1)要有一定的順序 (2)要進行服飾比較。 (3)三是要有重點。 【作家必備技巧·小令精編】寫好情節(jié) 1、分塊充實法 記人敘事時從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不同角度,分解成若干部分,然后按一定的順序一部分一部分地具體呈現(xiàn)就是分塊充實法。 2、補插充實法 所謂補插充實法,就是回憶出與當時或眼前有關的情景,運用插敘或補敘進行充實的方法。 3、細節(jié)充實法 細節(jié)充實法就是圍繞中心,增添細枝末節(jié),以達到具體生動的效果。 4、運用插說,讓意蘊豐厚 插說相關神話、典故故事,插說人物內(nèi)感,等等。 5、側面烘托,讓形象豐滿 (正面:外貌、動作、語言、心理、神態(tài); 側面:人、物、環(huán)境、行為條件) 【作家必備技巧·小令精編】小說技巧 1、遞升反轉與釋懸曲轉 遞升反轉:這是從情節(jié)運行、發(fā)展的過程中制造小小說的大變化、大反差的一種情節(jié)技巧。 釋懸曲轉:在小小說里,懸念法和誤會法被疊加起來使用。當作品在最后消釋這個懸念時,讀者才在瞬間頓悟,原來這是兩件絕不相關的事發(fā)生了錯位的連接,作品的意外結局就是這樣形成了。 2、多重反轉 如果說,遞升反轉和釋懸曲轉是通過強調(diào)變化的“質(zhì)”來構成藝術反差的話,那么,多重反轉則是通過增加變化的“量”來構成藝術反差。 3、反跌對比 在一般小說文體中,對比技法使用的目的是為了讓人物與人物之間,事件與事件之間,或者一個人物的前期與后期之間,一個事件的開端與結局之間能夠以更鮮明的色彩,更強烈的表達效果突出地展現(xiàn)作品的藝術變化與反差。 4、橫切懸念,倒敘事件 這是指作者為避免平鋪直敘,在小說首段就設置提挈全篇、籠罩全文的懸念,故意給讀者造 成疑團,以激起讀者產(chǎn)生興趣讀下去。 5、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情理之中,是指這種“出其不意”,與小說中人性格的發(fā)展合拍,合乎客觀規(guī)律,合乎生活邏輯。 6、淡化情節(jié),形散神聚 沒有出其不意的情節(jié),在這平鋪直敘中,帶有涌襲心靈的感情;在這淡淡的凄涼中,帶有一 種說不出的人生韻味。 7、一箭雙雕,一點兩面 作者在寫小說中,似導戲的導演,常常讓舞臺上的角色拿這樣或那樣的道具。好導演會利用這個“道具”,不只讓一個角色,而使許多角色與這個“道具”有關系;不只讓一方,而是 讓矛盾的雙方都與這個“道具”打交道。 8、然中必然,必然中偶然 小說作者要學會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偶然中隱 藏著的必然性,學會在寫小說時運用這種偶然中的必然性。 10、銀絲串珠,數(shù)點一線 當今現(xiàn)代派小說家常常用荒誕的、超現(xiàn) 實的、生活中還沒出現(xiàn)的、純粹主觀想象的“抽象”物于以編織描繪——以反映他們的世界觀。從表面看,往往是分離的、意識流的、不易理解的。但是,仔細讀,會發(fā)現(xiàn),這些小說內(nèi)部是互為聯(lián)系,相輔相成,彼此烘托,合成一體的。 11、明線暗線——雙環(huán)連套 運用文中兩個一明一暗的線索,平行交叉,雙環(huán)連套,從一個人物引出一個人物,從一個故事引出一個故事,不僅使兩個人物、兩個故事發(fā)生密切的關系,而且不斷豐富人物性格,推動主題思想深化。 12、欲揚先抑和欲抑先揚 作者把自己準備著力表現(xiàn)的人物,不妨先壓一壓,就如伸出去打人的拳頭 ,先縮一縮。這樣,擊出去,更有力;而準備貶低的人物,則不妨先讓他“威風威風”,然后,讓他從“威風嶺”上掉下來,便“摔”得更慘。 13、盆中藏月,以小見大 一般題材單純,場景單一,人物較少,情節(jié)相對來講也比較平淡。但如 何從單純的題材和不長的篇幅里塑造豐滿的形象和挖掘出較深的主題,就得“盆中藏月,以小見大”了。 14、余音繞梁,三日不絕 這是講小說收尾的技巧。故事的開頭好,發(fā)展好,但最后一個音符,最后一抹油彩,最后一個標點處理若不當,也會虎頭蛇尾,歸之失敗。因為這不僅是作品的落腳處,還需把作品最精粹的地方展現(xiàn)出來。 15、小說人物典型化 (1)以生活中的某一個原型為主,加以概括、想象和虛構,從而創(chuàng)造出典型人物。 (2)在廣泛地集中、概括眾多人物的基礎上塑造出典型人物。 16、刻劃小說人物注意 (1)小說中的人物和真實人物不同。他是作者虛構的,而這種虛構的人物來自小說作者的心靈之中,是融有作者的血肉、靈魂、性格、氣質(zhì)的'臆造'的人物。 (2)小說人物與作者自我之間是一種既矛盾又統(tǒng)一的關系。 (3)小說人物的個性特征需要通過真實的細節(jié)描寫體現(xiàn)出來。 17、構思故事,安排情節(jié) (1)情節(jié)一般包括破題、開端、發(fā)展、高潮和結局等五個環(huán)節(jié) (2)大綱'包括:主要人物表;故事 要點;重要場面;作品主題;篇章結構。 (3)敘寫中的時間如何安排 a、小說家的時鐘: b、時間生活和價值生活; c、微觀敘述和宏觀敘述 d、三項基本原則:按時間一致、用縮短或概述時間的辦法、用時序顛倒的方法。 e、敘述時間的距離 18、善于構思 (1)確定體裁。(2)尋找線索:感情線索、事物線索、人物線索、思緒線索、景物線索、行動線索(3)創(chuàng)造意境 19、小說抒情 (1)直接抒情:寫作者不借用其他方式而直接地傾吐胸中的感情,也稱為'直抒胸臆 '。 (2)間接抒情:寫作者不是直接出來抒發(fā)對人物、事物的感情,而是在敘述、描寫和 議論中滲透自己的強烈感情,或者借人物之口來抒發(fā)自己的感情。a、通過敘述抒情,b、通過描寫抒情 c、通過議論抒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