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理論依據(jù):《中醫(yī)方劑學》、《醫(yī)方臨證指南》、《中醫(yī)藥學高級叢書·方劑學》 論岐黃之道,謀蒼生之福,歡迎各位讀者。我是中醫(yī)人文君然。 這一篇文說啊,文君然想和您聊一件事,這就是中醫(yī)的小方子,有些時候真的很神奇。 說哪個小方子呢?說一說源于《袖珍方》里面的金鈴子散。方見—— 金鈴子(川楝子)、延胡索各9克,為末,攪拌均勻,每次服用6到9克,溫開水沖服。這個是現(xiàn)代的用法。古代用法,是用酒來調(diào)服,或者用溫湯也可以。 這個方子能干啥?。繌囊粋€真實的病例說起。 我剛剛學醫(yī)的時候,有一次和老師出差,同行的有一位大學中文系老師。大學老師得知我和師傅從事中醫(yī)事業(yè),肅然起敬,相談甚歡。交談中,這位老師說有不情之請。我?guī)煾刚f,不用客氣,你說吧。原來,這位老師從25年前開始(當時他將近60了),就有口苦的毛病,可以說越來越苦,苦的早上醒來都難以忍受。他問有沒有什么好辦法。我老師說,除了口苦,消化道有沒有毛?。克f有,有多年的胃潰瘍,好像膽囊也不太好。老師接著問,身體除了胃以外,哪里疼不疼?他說就是腋下部位,說不定什么時候,來疼那么一下子,就像過電一樣。 接下來,師傅為他診了脈,看了一下舌頭。恰好,那個時候快下車了,老師隨手就寫了兩味藥,金鈴子、延胡索,各9克。師傅說,你先用著,回頭到醫(yī)院再找他接著診治。 結果,分手后第三天,這名大學老師來電話,說早上口苦的現(xiàn)象竟然明顯減輕了,胃里頭也舒服好多了。 我老師用的,就是這個金鈴子散。 其實,口苦這個毛病啊,原因挺多的。但是您發(fā)現(xiàn)沒有,凡口苦嚴重的人,都有點情緒急躁、易怒、焦慮,然后有一點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慢性膽囊炎、膽結石這類的毛病。看舌頭,往往是舌紅苔黃。整個人,看起來總是抑郁、挺郁悶的。然后呢,身體局部可能有痛感,一陣一陣的,以脅肋部位為常見。 請注意,這個,基本上就是中醫(yī)所說的肝氣郁滯、肝郁化火了。患者之所以口苦,是因為肝膽之氣郁遏不暢,膽汁之氣反逆口腔所致。所以說,人,郁悶久了,就會口臭。肝氣郁滯,日久化火,邪熱內(nèi)擾,所以我們就暴躁、焦慮、易怒,坐立不安。肝經(jīng)布散脅肋部位。肝郁氣滯,肝經(jīng)不暢,故而隱隱作痛。肝木克傷脾土,所我們?nèi)菀谆忌舷到y(tǒng)疾病,這就是諸如胃炎、胃潰瘍、膽囊炎之類的了。 看官須知,這個肝郁化火證,在中醫(yī)內(nèi)科臨證是非常常見的。有經(jīng)驗的老中醫(yī),這個病人一進門,抬眼一看,就知道是這么回事,怎么治心里就有數(shù)了。 這個時候,金鈴子散常常隨手取效。 其中的金鈴子,性味苦寒,可以疏肝行氣,解肝郁,同時還能清肝火。延胡索呢,性味辛溫,能行氣活血,疏解肝郁,止痛效果特別好。兩味藥配合,疏肝解郁、泄肝火,還能止痛。同時,這里面深究起來,學問還真不少。金鈴子是走氣分的,延胡索是行血分的。兩味藥一個化氣郁,一個化血郁,相得益彰。其次,金鈴子性味苦寒,寒則郁遏氣機,怎么辦?用溫的延胡索制衡一下。同時,延胡索性溫,會不會助火啊,所以用金鈴子制衡一下,兩者是相互平衡,相互制約的關系。你說妙不妙? 現(xiàn)代醫(yī)學已經(jīng)證實,這兩味藥組合,有非常好的抗炎效果。 總之啊,這個金鈴子散,在治療肝郁化火證方面,是很好用的。別看它是古方,簡單到只用兩味藥,但是能建奇功,如果用得好,效果是立竿見影的。 當然,在常規(guī)臨床中,金鈴子散的應用需要有些加減,才能取得更好療效。因此一般的讀者,務必在中醫(yī)師辨證指導下借鑒引用,千萬不要自己拿來用。那是不對的。 |
|
來自: 昵稱44384288 > 《中藥方 名醫(yī)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