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梅若 文/秋香 人們常說,水墨畫繪制的雖然是藝術,但卻也是對心的歷練。一幅好的水墨畫,我們在落筆之前,更多的是在用心去感受、去觀察,對于一個藝術家來說,很多時候眼睛會被表象所欺騙,但是心卻并不會,所以在很多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畫家們都是在用心去生活、用心去表達,將情感寄予在手中的畫筆上,以水墨和色彩作為情感的宣泄點,將一幅又一幅優(yōu)秀的水墨畫作品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其實,在創(chuàng)作水墨畫的很多時候,創(chuàng)作者除了要用心去感受、用心去創(chuàng)作,更重要的他們還要用心去選景布局。對于水墨畫的創(chuàng)作而言,大千世界、蕓蕓眾生,看慣了博大難免會產(chǎn)生一種悲天憫人之感,品慣了孤獨難免會產(chǎn)生一種孤芳自賞的清高,所以這些可以融入到水墨畫創(chuàng)作中來,但卻也不能水墨畫創(chuàng)作的全部。水墨畫的再怎么意境深遠,繪畫技巧又再怎么繁瑣,最重要的是創(chuàng)作空間是有限的,這也就意味我們必須得對水墨畫中場景的布局有所取舍、有所合理的安排。在梅若先生的這組水墨畫草蟲作品中,采用的是工整細致的工筆畫法,幾乎每幅作品都可以用多姿多彩來形容。草蟲雖是雕蟲小技,但是由于中國人早早就開始玩蟲的文化,所以像齊白石先生和梅若先生的老師潘君諾先生所畫的草蟲,都非常討人喜歡。梅若先生所畫的草蟲并非是像標本一樣呆板,以動態(tài)結構體現(xiàn)它們的生動。在他筆下的繽紛多彩的工筆草蟲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出每幅的構圖安排都極具特色,充滿和諧。在色彩情感基調的指引下,以及畫中之草蟲巧妙組合之下,這組作品中流露出濃濃的自然之恬淡氣息。在一些蝴蝶、蜻蜓、知了、蛐蛐之類的昆蟲小物的襯托之下,不乏活潑靈動的氣韻所在,雖然僅僅表現(xiàn)的只是一個個的局部場景,但是我們卻可以從中以小窺大,以一個小點來感悟大千世界的蕓蕓眾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