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布辛貝神殿位于埃及南方靠近蘇丹邊界,由大小兩座神殿組成。它是埃及古文明的寶藏,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這座鑿山而成的雙神殿,建于西元前13世紀,歷時20年而成。大的神殿用來紀念法老拉姆西斯二世的豐功偉業(yè),小的那一座則是紀念他所鐘愛的皇后拿弗他利。
歷經歲月滄桑,神殿的雕像逐漸被黃沙所掩埋,終于被世人遺忘。直到1813年才被瑞士的學者所發(fā)現(xiàn)。
二十世紀,埃及政府在尼羅河興建亞斯文水庫,使這座位于蓄水湖邊的神殿有沒入水中之慮。在聯(lián)合國的協(xié)助下,國際工作團隊在離原址200公尺的地方造了一座假山,再將整座神殿切塊編號,移動嵌入假山中。工程團隊由多國的考古學家、工程師、重型機器操作員及技術工人所組成。歷時4年,耗資4000萬美元,在1968年完成,是考古界的大挑戰(zhàn),也是上世紀文物保護的盛事。
尼羅河神雕像
神殿的入口有四尊仿照拉姆西斯二世面貌的巨大雕像。仰望,氣勢凜然。底座上刻滿了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以及尼羅河神等壁畫。

神殿里面,滿墻精致的壁畫和象形文字記載。 壁畫內容主要分為兩大部分,一是描繪向神敬拜與獻祭的儀式,一是彰顯拉姆西斯法老的戰(zhàn)功。
大神殿里的神像包括太陽神、創(chuàng)造之神、底比斯神等三位當時埃及主神。最為獨特的是所有的神像與人像全都以側面呈現(xiàn),不只是在這座神殿,埃及境內古文明時期所有的壁畫盡都如此,令人稱奇。
神殿另一個功用就是紀念法老的戰(zhàn)功。
壁上有許多拉姆西斯二世英勇殺敵的畫面,附上象形文字說明,成為不可磨滅的珍貴歷史記錄。
神殿最里面是神壇,墻上有4座神像,每年的2月22日與10月22日,陽光會從狹窄的入口射入,照亮其中的三座,只有最左邊掌管陰間的神像永遠處于陰暗之處。巧妙的是,埃及歷的2月22日是播種日,10月22日正是收割日。
3千多年前,埃及的工程師們就具備了如此先進的天文地理知識,精準的規(guī)劃出神殿的坐標,實在令人驚嘆。
大神殿不遠處就是紀念拿弗他利王后的小神殿。門口有六座雕像。女神的面部據說是仿照王后的容顏雕刻出來的。
小神殿所祭祀的主神,是掌管愛與美、舞蹈音樂與富裕之神。頭戴冠冕,一手持權杖,另一手握著生命的鑰匙。姿態(tài)優(yōu)雅,高貴美麗。這座紀念王后的殿堂比大神殿多了一種女性的溫柔與優(yōu)美。
走在大小神殿里,被一墻又一墻的壁畫所環(huán)繞。畫上的線條依然清晰有力,形象自然逼真,從殘留的色彩,可以想見幾千年以前這些彩色壁畫驚人的美麗。
告別眾神步出殿外。碧空如洗,游人如織,恍如隔世。
步道旁、山丘下,神殿的安居處所。幽暗宏偉的空間里,刻畫著數(shù)千年前神界人間生動復雜的神話故事,以及法老王朝的傳奇。神殿的藝術文化令人贊嘆、驚奇;阿布辛貝,世界文化遺產,當之無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