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農場”描繪未來農業(yè)新圖景】 最近,福建首款人工智能農業(yè)機器人正式在中國以色列示范農場智能蔬果大棚開始全天候生產巡檢,標志著福建人工智能農業(yè)機器人從研發(fā)階段正式進入了實際應用階段。 福建省農業(yè)科學院與福建新大陸時代科技有限公司于年初組建了數字農業(yè)聯合實驗室,這款機器人是該實驗室最近公布的最新成果。 記者在中國以色列示范農場看到,這款機器人外觀為白色的卡通人物,有清晰的五官和手腳,通過底部的輪子可完成360度旋轉和移動,流暢地沿著栽培槽自動巡檢、定點采集、自動轉彎、自動返航、自動充電,如果途中遇到障礙物還能自動繞行。 據介紹,機器人耳朵安裝兩個700萬像素攝像頭,眼睛安裝兩個500萬像素攝像頭,頭頂安裝風速風力、二氧化碳、光合輻射等感應器,嘴巴下方安裝溫度、濕度傳感器,實現了農業(yè)生產環(huán)境的智能感知、實時采集。 與農業(yè)物聯網的傳感器相比,這款農業(yè)機器人可以實時移動,不僅采集的點位更多,而且圖像和數據更全面和精準。與人工田間檢測相比,農業(yè)機器人可以全天候工作,采集數據更詳細和連續(xù)。 “如果把這款機器人比作人,那它就是一個采樣專家。但它的感知范圍更廣、類型更多、精準度更高,而且它不會累,可以一直采集大量的高質量數據,同時回傳到平臺?!备=ㄊ∞r科院數字農業(yè)研究所副所長趙健說,連續(xù)、詳盡、龐大的基礎數據,有助于更好地實現農業(yè)智能化、精細化、標準化,也意味著能夠在更小的面積里,產出更多、更好的農產品。 福建新大陸時代科技公司總經理鄭培強說,高質量數據采集的實現得益于機器人擁有的強大的“大腦”——邊緣計算裝置和人工智能識別算法,解決了海量數據傳輸的延時問題,提升快速響應能力,實現前端智能決策。 目前,這款機器人已可以實時回傳大量清晰的圖像和視頻,不僅實現了通過VR進行遠程會診、遠程教學等,也為后續(xù)的人工智能應用提供了更多基礎數據來源。 “高質量采集是第一步,是未來更多人工智能應用的基礎。”鄭培強介紹,通過數據積累和人工智能算法,下一步機器人能夠完成深度學習,最終將幫助制定生產管理決策,比如自動判斷農作物的健康狀況、病蟲害的發(fā)生情況等,甚至可以直接通過“仿生手”防治或采摘。 記者看到,中國以色列示范農場的遠程監(jiān)控大屏幕上能實時顯示機器人巡檢的軌跡,以及各種采集回來的圖片、視頻和環(huán)境數據。福建新大陸時代科技公司總經理助理陳莉介紹:“這是農業(yè)機器人實景智能巡檢平臺,通過這個平臺的云端協同、可視化智能分析,將實現智慧農場的無人化作業(yè)?!?br> “最終的目標是‘無人農場’,機器人深度參與農業(yè)生產全過程,逐步替代人力,參與決策管理?!壁w健說,隨著人工智能農業(yè)機器人升級換代和推廣應用,可望逐步替代農民手工勞動,破解農村勞動力不足難題。" ![]() ![]() ![]() |
|
來自: Kevingedd6siki > 《農業(yè)-農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