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是一個女人通往幸福的第二道大門,如果女人想要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除了要學會付出之外,更重要的是她要懂得在家庭中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作為媽媽,她要懂得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作為妻子,她要懂得如何與自己的丈夫相處?作為一個女人,她要懂得如何成為更好的自己,不管遭遇什么都要有重頭再來的勇氣。 當你和家人教育意見出現(xiàn)不一致時,你會怎么辦? 當別人的媽媽都在拿孩子做比較時,您會怎么做? 當面對丈夫時,您是選擇強勢還是軟弱? 當你面對困難時,您是迎難而上還是躲避退縮? 讓我們看看親子暢銷書作家龍春華老師怎么說? 龍春華 宸冰 宸冰:我們之前采訪過一位非常厲害的老師,他出身一個大家族,他們這個家族傳承了有上百年,家族里面英才輩出,祖輩都是中科院院士。他說在家庭的教育中第一就是要有底線,不是原則,是底線。原則就是一個彈簧尺,我們不說原則,只說底線是什么,不過底線就都好。第二就是一定要統(tǒng)一口徑。因為現(xiàn)在的孩子毫無疑問生活在眾多家長的目光之下,關注的人太多了,他所接觸的信息量也太龐雜,如果不統(tǒng)一就很容易讓他鉆空子,產生投機心理、動心眼,這樣孩子最大的問題就是他沒有辦法堅定的在一件事上面,或者他的立場不夠堅定。所以對于每一個家庭來說如何統(tǒng)一口徑是最難的一件事情。 龍春華:我覺得我自己沒有做到,我只能要求我自己努力去做到最好,沒有辦法要求我的先生要跟我一 樣的成為教育專家或者作家,包括家里的老人,他們是老一代的農民,也沒有什么知識文化,你想讓他們去做太難。我覺得你說的那個老師家,他可能是因為代代相傳,家風這些都是擺在那里的。但對于我們普通家庭來說,就像我經常跟媽媽說的:你只要做好你自己, 你做好自己,你自己就像一個風向標一樣,你就會帶給孩子很多的影響。 這個其實我也想過,以前我也覺得家里的意見要一致,也因為這樣的問題吵過很多架。但最后你會發(fā)現(xiàn)它會破壞家庭氛圍,其實家庭和諧才是孩子成長的最好土壤,所以未必一定要意見統(tǒng)一。像我們大多數(shù)普通家庭,可能就只能這樣一點一點的去實現(xiàn),后來我發(fā)現(xiàn)其實當孩子有了一定的辨別能力時,他心里知道媽媽是理解他的,給予他足夠的愛時,他的心會偏向于你,覺得你說的是對的,我聽你的。一種觀點它有正反面,物極必反,如果太極端的話,反而會破壞孩子的成長。作為一個媽媽,最好的一種方式就是心態(tài)平和,不管你是跟爸爸發(fā)生了矛盾,還是跟爺爺奶奶發(fā)生了矛盾,我都能用平常心來引導你去跟爺爺奶奶相處,我覺得這種方式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長。 宸冰: 你覺得在你跟孩子相處的過程當中,除了寫書的目的和追求,你認為你是實踐多還是思考多? 龍春華:我覺得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因為有時你看到孩子的某種行為時,其實你就是在思考,思考怎么去解決這個問題,并開始實踐。 宸冰:那你碰到的絕大多數(shù)的家長,問題出在哪兒? 龍春華:其實絕大問題還是出在自己身上,他們不思考只實踐,他更多的是從自我出發(fā),很多媽媽缺乏這種辨別能力,有專家說這個觀點很好,立馬就拿來用到孩子身上。另一個專家說很有效的時候立馬就用了。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我不贊成每個家長看到好的教育方式,就馬上試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一定要先思考,適合你的才是最好的,不適合孩子的再好的教育方法也不行。 宸冰:問題是她用什么辦法來判斷適不適合她的孩子呢?現(xiàn)在的媽媽缺乏的就是辨別思維能力,辨別的能力來自于信息的足夠量大,來自于樣本的比較,甚至來自于對客體的深入了解?絕大多數(shù)媽媽忙著去了解這些教學育兒的真理,而不去忙著了解自己的孩子。 龍春華:這些媽媽現(xiàn)在面臨的問題就是這樣的。我覺得有時當你在眾多知識領域中找不準哪一個點時,就聽自己內心的聲音。你能聽見你自己內心的聲音時,說明你的內心比較安靜,你能看見你的孩子,你就能把最好的方法給到你的孩子。 宸冰:可問題是絕大多數(shù)家長還會陷入到比較的過程當中,會拿自己的孩子跟別的孩子比較,一旦比較開始就意味著無窮無盡的煩惱,因為沒有一個孩子是完美的天使,所以你會拿你的孩子跟別人比嗎? 龍春華:我覺得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就像這個書名一樣《孩子,你就是最好的自己》,而且我對我的孩子要求不是那么高,我沒有說你將來要成為多么多么出眾的人物。好像80%以上的家長都會說我不要求我的孩子將來怎么怎么樣。 宸冰:可是你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如果你不對孩子提相應的要求,他怎么會往那個目標去? 龍春華:其實我是針對我自己的經驗來分享的,包括我自己所領悟的,最好的自己到底是什么樣的自己,包括我自己也在不斷地反思我自己。我發(fā)現(xiàn)其實最好的自己就是最初的自己。比如我們女人的天性最開始就是很溫柔的,女性的特征她是具備的。所以我對我孩子的要求是長成你原本的樣子。我能做的工作就是一路為你保駕護航。比如我兒子六歲以前,他男子漢的意識就出現(xiàn)了,在這個過程中,當媽媽做到了對他尊重的時候,他男子漢這一面會出現(xiàn)。我問過他一個問題:你是小王子還是小男子漢?他當時很肯定地回答:我是小男子漢。我問:小男子漢要做到哪些呢?他說:上學不遲到、認真學習、保護小女生、不要全聽別人的、永不放棄、勇敢面對。一個六歲的孩子能對男子漢有這樣的理解,我覺得這就是男性他本身應該具備的。 宸冰:但為什么有些人他在這個成長的過程中,比如像我們現(xiàn)在很多男性或者爸爸很弱勢,弱勢的原因是什么呢? 龍春華:是因為媽媽太強勢了,壓迫他男性的成長了。他可能窮其一生也沒有找回他男性的那一面。所以我對我的孩子說:你要成為小王子的話,你先成為一個勇敢的男子漢,當你成為一個勇敢的男子漢時,再考慮你是一個小王子或者是其它更高的身份。 宸冰:你認為爸爸該給男孩子做一個什么樣的示范?你所說的情況在一線城市非常常見。女性比較強勢,在一個家里都是媽媽說了算,爸爸的話語權非常低,存在感甚至也很低。在這種情況下,在孩子的教育上一定會出現(xiàn)一些負面反應,而且這種影響可能是深遠的,甚至可能是我們今天沒有意識到的, 但是在以后的10年、20年就會迸發(fā)出隱患,所以你會去和愛人討論這個問題嗎? 龍春華:會去跟他討論,我覺得當下這種環(huán)境,我們女性其實生活得非常累。 宸冰:在一個家庭中媽媽比較強勢,男性沒有話語權時,以你接觸到的家長來說,你覺得媽媽為什么強勢? 龍春華:我覺得其實每一個女子本弱,但后來在成長的過程中,一方面是受自己媽媽的影響。其實你會發(fā)現(xiàn)在以前我們的女性都是非常溫柔的,因為那時她不去外面工作,更多的在家里是從屬地位。但五四運動以后,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崛起,開始覺悟:要求我們獨立自主,要求我們更加強大。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又沒有理解清楚一點:強大不等于強勢。就像我婆婆,她就會表現(xiàn)得非常強勢,你們所有人必須得聽我的。我覺得這時對于我們女性來說,你更多的是應該學會尊重,尊重你的先生、尊重你的兒子。 我覺得其實女人一生,可能學會三樣就會很好。第一是本分,第二是伸手,第三是轉身。如果一個女人做好自己的本分時,你就會讓你身邊的一切男的有機會長成男人的樣子,不管是作為母親還是作為妻子,我是這么認為的。 伸手是什么呢?現(xiàn)在很多女性都很強大,帶得了孩子,掙得了錢,反而讓男人上升到一種需要感,可男人的天性是被需要,我覺得我們在追求自己經濟的情況下,還要懂得向男人伸手,你每個月該交錢的時候,就得交錢養(yǎng)家,這是家庭賦予他的責任。 轉身就是底線的問題,我們女性要有一種底氣,這種底氣就是她具備了獨立自主的能力,或者是各種各樣的能力,如果你做的事情違背了我的底線,那我有能力、有底氣轉身,當你轉身的時候,你就能夠給男人一種堅守的底氣、堅守的底線。 每個人的行為都是每個人心理思想的產物,可能我們都明白這些道理,可是當一個女人已經具備了一種非常強大的能力時,當一個女人認為她的思想、她的意識、她的見識等方面都要優(yōu)于另外一個人時,當一個女人在面對孩子、面對家庭、 面對丈夫或者面 對家里的老人時,她從社會上所得到的認同感 已經足以支撐她的強大時,她很難做到來聽你們的,所以在這個過程中 一定會發(fā)生沖突。 所以今天很多女性沒有辦法說服自己在心理上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問題。我相信來自于此,她沒有辦法平衡,平衡的不光是生活時間,并不僅僅說你要顧這個還是顧那個的問題,更重要的是來自于你心理的矛盾沖突沒有辦法平衡。 所以需要我們一點一點去學習,去平衡。 對文章感興趣的,請關注微信公眾號: 宸冰讀書 。查看更多優(yōu)質精彩內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