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 者 朱志安 通訊員 白 恬 蜈蚣 出沒地:俗稱“百腳蟲”,害怕日光,晝伏夜出,喜歡在陰暗、溫暖、避雨、空氣流通的地方生活。 被咬后處理:立即用弱堿性液體如肥皂水、淡氨水清洗傷口,局部可用冷濕敷。有全身癥狀要就醫(yī)。 刺毛蟲 出沒地:每年6~9月份是刺毛蟲的盛發(fā)期,主要生活在各種樹木、草地上。 被咬后處理:用醫(yī)用膠布連續(xù)多粘幾次,將患處毒毛拔盡,再用稀釋的堿水或小蘇打水沖洗。死去的刺毛蟲的毛在一定時間內(nèi)仍具有毒性,隨風飄散皮膚上,也會出現(xiàn)刺毛蟲皮炎。 在炎熱的夏季,尤其在陰雨天氣里,毒蟲活動猖獗,被毒蟲叮咬的情況時有發(fā)生。近日,杭州一名4歲小男孩被蜈蚣咬傷了。那么,進入夏季之后要預(yù)防哪些毒蟲傷害?被不同毒蟲蟄傷后要怎么處理? 蛇 出沒地:一般在森林、山區(qū)、田間、草地及農(nóng)戶家中出沒,當人在散步、晚間上廁所時容易被蛇咬傷。 被咬后處理:1.患者應(yīng)立即坐下或臥下,減少活動,以免促使毒液快速向全身擴散。2.用帶子、繩子、鞋帶、褲帶之類的綁扎傷口的近心端。3.迅速排除毒液,立即用涼開水、礦泉水、肥皂水沖洗傷口及周圍皮膚,洗掉毒液。4.迅速送醫(yī)。 蜱蟲 出沒地:俗稱“草爬子”,多在灌木叢、草地、家畜的圈舍、鳥巢。 被咬后處理:可用乙醚、氯仿、旱煙油涂在蜱的頭部或在蜱旁點燃煙頭、蚊香烤它,數(shù)分鐘后蜱蟲就自行松口,或用凡士林、液體石蠟涂在蜱蟲的頭部,使其窒息,然后用鑷子輕輕把蜱拉出。去除蜱蟲后傷口要進行消毒處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