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過一段很有道理的話: 所有的關系里,我最喜歡的一種叫不緊張。 聊天不必秒回,哪怕突然不回復,對方也不會生氣。不需要忍著困意陪對方聊天,想睡的時候就說我困了。 在一段很棒的關系里,不是擁有很多共同的愛好,能一起行動,而是我們不用總是擔心,這段關系會破裂,不想做什么的時候,就可以不做。 感情中啊,凡覺辛苦,皆是強求。 瞬間釋然。 想起以前,常常因為愛一個人,而委屈自己,討好別人,總是害怕對方離開,而做一些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 長大了,才發(fā)現(xiàn),討好換來的相處,是心里形成的一個缺口,總會灌風,冷到自己。 歲月見證,過了這么多年,終究還是成熟到只喜歡一些“不必緊張”的關系。 因為,常??囍?,總會爆炸。 余生很短,要和聊天舒服的人在一起。 愛情里,聊天不緊張,是彼此愛到一定程度的默契。 有句話說,心靈相通的最高境界,就是默契,而只有足夠深的愛一個人,才能和她心靈相通。 深以為然。 玲子曾經(jīng)喜歡一個男生,是特別喜歡的那種。 為了能和這個男生在一起,她辭掉自己喜歡的工作,遠離家鄉(xiāng);為了能讓男生開心,她勉強自己參加一些不喜歡的聚會;為了能和男生聊的開心,她常常隱藏自己的情緒說一些令對方愉悅的話。 總是在發(fā)送消息之前,刪了寫,寫了刪,盡力做到讓對方聽起來舒服。 看的出來,她跟男生的相處,時刻處于緊繃的狀態(tài),因為她怕做不好,就會失去他。而男生呢,也并沒有因此產(chǎn)生默契,而總是說一些讓玲子不開心的話。 朋友勸她說:“如果讓一個女生在這段關系里沒有安全感,大概是男生不太認真導致的。” 是啊,如果他足夠愛你,就會像玲子對待男生那樣,付出全心,而從不會勉強你做不喜歡的事情。 感情都是相互的,如果我拿真心待你,你卻用狼心待我,那不好意思,我會累的。 記得熱播劇《親愛的,熱愛的》,韓商言對佟年說:“我希望你能有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是處處以我為中心?!?/p> 這才是,愛到深處的表現(xiàn)。 好的愛情,永遠是相處不累,兩個人不用刻意討好就會打心底認為,對方是值得用一生去愛的人。 好的愛情,也是無論何時何地,都能開心的做自己,說自己想說的話,講自己想講的故事。 無論好的,壞的,都是真正的愛情所能包容的,而不是經(jīng)過重重過濾而失去本心的自己。 聊天不緊張,就是放松做自己的第一步。 曾經(jīng),我問過一個朋友,和一個人相處很舒服,是什么樣的感覺? 朋友告訴我:“大概就是,那些你想說,卻又害怕說出來對方不開心的時刻,會越來越少。” 彼此,你來我往,相談甚歡。 而那些讓你字里行間都顧慮重重的關系,都不會維持太長久,即使你很想去和某個人聊天,久而久之也一定會累的。 是的,所以,故事的最后,玲子還是和那個男生分手了。 直到后來,她遇到了真正喜歡聽她說話的人,就算她只是無聊發(fā)過去一個表情,對方也會開心的打一段話來嘮叨自己的瑣事。 她明白,以前愛到不能做自己的感情,一開始就是錯的。愛到,連自己想說的話都不能說,更是卑微的。 張嘉佳在《從你的全世界路過》里這樣寫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表達方式,如果你不喜歡,只能說明不是為你準備的?!?/strong> 所以啊,人生漫漫,別著急,也別擔心失去,因為你的喜怒憂傷,也總能找到那個更加匹配你的人。 一個讀者朋友也曾說過自己的苦惱。 “我感覺現(xiàn)在的自己就是這樣,總是害怕離開,害怕說錯話對方不開心,每句話都得注意,甚至連標點符號都要斟酌下,是不是太過激烈,我知道他想要什么,可是這種緊張的聊天關系,我真的很難做自己,也真的很累?!?/p> 只能說:相處太累的關系,終究是沒遇到對的人。 作家張小嫻曾溫柔的寫: “是有那么一個人,忙了一天,想喘口氣,你會想起他,給他搖個電話。 「找我有事?」他問。 你說:「沒事兒,就找你聊天?!?/strong> 是有那么一個人,讓你擁有了沒事兒也可以找他聊天的幸福。 是啊,就像網(wǎng)友說的一樣,在日漸快餐化的年代,能遇到聊得來并且彼此都不會厭煩的人真的太少太少了,遇到了就真的會像是拆開禮物一樣的開心啊! 聊天雖然是生活中最平淡的事,但聊起來不必緊張卻是愛情中最幸福的事。 和聊天舒服的人在一起,真的很幸運。 你能最大限度的接近真正的自己,會感到安心,充盈,會放下防備,卸下偽裝,會感覺到被在乎,會不自覺地揚起笑臉。 世界的腳步匆匆忙忙,每一個人也變得很忙,能和一個人暢快的聊天,其實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愿大家都能和聊天不必緊張的人在一起,也希望這個人愿意和你一直這么聊下去。 如此,足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