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 八大山人喜歡治印刻石,有一方印章刻的就是“石廦”。其“石廦”的另一表現(xiàn)就是畫怪石。 石,山骨也。瘦骨嶙峋的八大山人骨鯁奇崛。 二十四 珈藍(lán)不能隱終生。形勢穩(wěn)定后,八大山人決定還俗。作為一方主持,如何還俗?萬般無奈,他選擇了“顛狂”。 此前癲狂就隱含在他的生命中,隱含在他的字畫里—他有時蓋印“掣顛”,他借“顛狂”完成自己的生命,使其完整。 八大山人本來口吃,作品落款“個相如吃”,并有印章“口如扁擔(dān)”自狀。有一天,八大山人忽然“啞”而“顛狂”,苦笑無常,僧衣撕焚。從臨川突然消失,踉蹌于二百里外的南昌,狀如濟(jì)公,“初則伏地嗚咽,已而仰天大笑,笑已,忽跌,踴躍,叫號痛哭?;蚬母垢吒瑁蚧煳栌谑?,一日之間,顛態(tài)百出?!?清·陳鼎《八大山人傳》)這是他在佛門耗費三十二年后的掙脫。 “啞默”是對現(xiàn)實政治的痛苦到窒息的無奈選擇,“顛狂”則是對塵世發(fā)泄式的嘲謔。清康熙二十年(1681),五十六歲的八大山人,瘋狂過后,蓄發(fā)還俗。 之后不久,八大山人在自己的“個山”名號后面加了個“驢”字?!凹榷阅ζ漤椩唬?我為僧矣,何不以驢名?遂更號曰個山驢。”(清·陳鼎《八大山人傳》)并刻一印“技止此耳”,并使用一系列和驢有關(guān)的印款和題名“驢”“驢屋”“驢年”“驢書”“驢屋驢”“驢屋人屋”。這不僅是自嘲,也是對塵世的蔑視。 二十五 八大山人本名朱統(tǒng)。 朱耷,有人認(rèn)為是八大山人的小名,大耳也。 啟功先生認(rèn)為“耷”與“驢”“兔”有關(guān)。八大山人用過“驢”“驢屋”印章,在自題《個山小像》中自嘲“沒毛驢,出生兔?!眱烧呓源蠖?。 據(jù)研究者梳理,八大山人名號頗多,署名、印章、畫押有九十多種:釋傳綮印、刃庵、刃庵綮之印、凈土人、燈社、雪衲、丁字、鈍漢、枯佛巢、法堀、耕香、雪個、土木形骸、白云自娛、蕭疏淡遠(yuǎn)、懷古堂、江西弋陽王孫、燈社綮衲、掣顛、個山、畫甕、鱔篇軒、八大山人、畫渚、八大山人(有框屐形印)、涉事、在芙、艾、在芙山房、可得神仙、忝鷗茲、遙屬、何園、洛園、黃竹園、驢、驢年、驢屋、驢書、驢屋驢、個山驢、驢屋人屋、拾得、真賞、首屈一指、八大山人(屐形印)、禊堂、八還、書年、書疾、個相如吃、口如扁擔(dān)、鰕篇軒、十有三月(有的學(xué)者釋為“三月十九日”)、二九十八生、白畫、學(xué)學(xué)半、山、浪得名耳、止八大山、人屋、夫閑、技止此耳等等。 八大山人款、印,就連身邊的人也覺得“不甚可解”。 龜形花押,有人揣測似乎是由“三月十九年”文字的變形,這是崇禎死難日。 “艾”印意味,字形已顯露—“割草”,八大山人和眾多生命都是被割之草。 鰕篇軒—取自曹植《鰕篇》,八大山人以曹植自比。 簽署“天心鷗茲”“忝鷗茲”,取典《列子》“海上之有好鷗鳥者”,寓言勸解世人,心動于內(nèi)則形露于外,機(jī)心內(nèi)萌,鳥都會知道。 “畫甕”印和“灌園長老”署名,取典《莊子·天地》“抱甕而出灌”的長老。 “可得神仙”印,體現(xiàn)了尋真歸靜的追求。 逃生—偷生—養(yǎng)生,八大山人以極大的耐心活命。 從他的印章名號,可以看出他的境遇和精神歷程。 作為明宗室后裔的八大山人,倔強(qiáng)地蔑視清王朝,終生不仕。他用干支和歲時記年,絕不用清朝帝王年號。曲盡其意嘲諷蔑視混亂的塵世,所以他的畫奇崛難懂。 二十六 廣參博學(xué)的基礎(chǔ)上,六十歲以后,八大山人書法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fēng)格。 掙脫唐宋,突破舊我,打散傳統(tǒng),熔鑄新我,以畫入書,大膽變形,狂草增多,楷草混融。作于五十六歲前后的《行書詩冊》,狂草的結(jié)構(gòu)和筆法,突兀地夾雜在作品中的大字,打破了均勻雅致,超越了唐人的嚴(yán)謹(jǐn),進(jìn)入魏晉的自由。又以《石鼓文》的古樸健朗融入線條。五十九歲《書畫對題冊》題詩用筆更為簡練,硬毫方筆而取圓勢,大小突轉(zhuǎn),圓轉(zhuǎn)剛勁,個性特征凸顯?!秱€山雜花冊》、六十一歲時的《草書盧鴻詩冊》、六十二歲時的《行草詩軸》《為鏡秋詩書冊》,步步醇熟,轉(zhuǎn)筆隨心,構(gòu)字開張。六十四歲時的《竹荷魚詩畫冊》中鋒深行,淡化起收轉(zhuǎn)折和提按,圓筆和結(jié)構(gòu)的圓轉(zhuǎn)渾然一體,章法疏朗跌宕?!饵S庭外景經(jīng)》《黃庭內(nèi)景經(jīng)》《樂苑》都呈現(xiàn)出這種醇美氣象。 二十七 八大山人寫字如畫畫,畫畫如寫字,放膽任性,不合常規(guī)。 楊恩壽《眼福編》記載:“山人玩世不恭,畫尤奇肆。嘗有持絹求畫,山人草書一口,自大如碗,其人失色;山人忽又手掬濃墨抹之,其人愈恚。徐徐用筆點綴而去,怠懸而遠(yuǎn)視之,乃一巨鳥,勃勃欲飛,見者輒為驚駭。是幅亦濃墨亂涂,幾無片斷,視則怒眥鉤距,側(cè)翅拳毛,宛如生者,豈非神品!” 強(qiáng)烈的節(jié)奏感,“廢物象而取其真”的手段,看似“顛狂”,卻出神入化的灑脫。杰出的往往藝術(shù)產(chǎn)生于異常的精神狀態(tài)。 石濤就說過八大山人“須臾大醉草千紙”。 八大山人的“顛狂”,亦真亦假,似假還真。 二十八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八大山人的至交好友都是有骨鯁的人——業(yè)師耕庵老人、法弟饒宇樸、南昌北覽寺主持澹雪和尚。 出入佛門,皆為解脫。在他看來,佛門內(nèi)外無隔。 他一直誦讀《八大人覺經(jīng)》,還為《八大人覺經(jīng)》作跋。他不斷書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至少有十件以上。 他作過很多禪詩禪語,去世的頭一年,在聶都鄉(xiāng)羅漢洞題壁偈語詩一首:“甲申冬,佛蠟之辰游仙蹤,空即色,色即空,天瞻云?!酢跬∩绱簤簦D(zhuǎn)迅即成空,有人識得真空相、便是長生不老翁。”這一年八大山人七十九歲。 生命的最后一年,1705年,他為廬山的心壁禪師作《洗缽圖》,并題詩。 何為西來意?人生大義為何?八大山人一生都在思考。 用藝術(shù)記錄人生,八大山人一生都在用筆墨提問,用筆墨思考,用筆墨回答。 二十九 三百年后,不少人借八大山人的字畫暴富,有些偽造八大山人字畫的人也獲得巨額財富。 1991年八大山人《荷花》在紐約蘇富比拍賣會拍至34萬美元,《花鳥冊》在紐約佳士得拍至60.5萬美元。1995年《雙鷹松壽圖》《梅石圖》在朵云軒分別拍出22萬元人民幣和17.6萬元人民幣。1998年《書畫合錦冊》在朵云軒拍至35.2萬元人民幣。2000年《行書樂苑》在蘇富比拍賣會上以169.47萬港元成交,2001年《山水》立軸華辰春拍,1540萬元人民幣成交。2004年一平尺的《魚》嘉德秋拍484萬元人民幣。2005年《野塘雙雁圖》嘉德春拍583萬元人民幣。2008年《個山雜畫冊》在西泠印社拍出2352萬元人民幣?!渡角嗨跳B語花香》在佳士得拍出3426萬元人民幣?!耳樖瘓D》在北京萬隆拍得3300萬元人民幣?!镀烤請D》在嘉德拍得3136萬元人民幣。2009年《仿倪云林山水》北京匡時春拍8400萬元人民幣成交。隨著時間的推移,八大山人的作品價格與日俱增。 誰知道八大山人還俗后度日艱難,“山人老矣,常憂凍餒”,“只手少蘇,廚中便爾乏?!?,饑寒交迫,且常常生病。只得向朋友借點錢度日。他在信中感嘆:“凡夫只知死之易,而未知生之難也……” 三十 生活在市井間的八大山人的字畫是沒有什么潤格的。 “人有貺以鰣魚者,即畫一鰣魚答之,其他累是。又嘗戲涂斷枝、落英、瓜、豆、萊菔、水仙、花兜之類,人多不識,競以魔視之,山人愈快。逢知己,十日五日盡其能,又絕無枉態(tài)。最佳者松、蓮、石三種,有時滿大幅止畫一石,曾過友人書室見之。” 八大山人于市井街巷間和平民百姓相處,有人送他魚,他就畫魚回報,送他菜,他就畫菜回報。 但豪門權(quán)貴求畫,他會毫不客氣地拒絕,舉起寫著“啞”字的扇子,不理會這等人。 “予聞山人在江右,往往為武人招入室中作畫,或二三日不放歸。山人輒遺矢堂中,武人不能耐,縱之歸?!?《虞初新志》卷十一) 對強(qiáng)迫他畫畫的武人,他就在客廳大便相羞辱,以便解脫。 后來有畫商以及低廉的價格收他的字畫,這就是他字畫當(dāng)時的市場了。 有位畫價動輒百萬計的“大師”放言,給他三十年,他超過八大山人。人格云泥迥別,給他三百年也是枉然! 很多生前享盡榮華富貴的書畫匠,盡管富可敵國,有的位至公卿,不過是平庸之輩,他們得勢時即便寸幅寸金也不過是過眼云煙——而且是有毒的霧霾煙云。 三十一 八大山人心中筆下“零碎山川顛倒樹”,迥異于當(dāng)時的“正統(tǒng)主流”。 嘗盡人間苦難的八大山人以超人的清醒走向孤獨,并以癲狂面世。其筆墨有強(qiáng)烈的生命沖突、悲劇的激越與崇高。 在中國藝術(shù)史上很少看到悲劇意識,有一些潛在地誘導(dǎo)人們歸順、屈從和茍安的東西,連與八大山人同時代同為明皇室后裔的石濤也向清廷搖尾乞憐——居然刻了一方“臣僧元濟(jì)”,并畫青綠山水《海晏河清圖》恭維清室,他結(jié)交權(quán)貴,到長干寺兩度接駕康熙,吟頌“去此罕逢仁圣主”“雪擁祥云天際邊”。而八大山人鄙視清廷,所以他和石濤有巨大的差異。 石濤一些作品里有躁氣,八大山人的字畫里沒有;石濤一些作品里有媚氣,八大山人的字畫里沒有;石濤筆墨紛繁,八大山人筆墨簡約冷峻。 性格決定命運,品格決定格調(diào),內(nèi)在沖突的深刻性決定了藝術(shù)家的深度與高度。八大山人無疑是藝術(shù)家的千古楷模。 三十二 八大山人對黃庭堅做過深入的追摹與研究,化用黃庭堅最妙,像“哭之笑之”的“八大山人”四個字,是對黃庭堅含蓄而趣味化的運用。 聚斂與開張的強(qiáng)烈對比,兩三個字聚合為一個字,一個字拉長變化為兩個字,夸張變形的手法,都是對黃庭堅的靈活運用。 三十三 八大山人《雙雀圖》左上方的題款有這樣的詩句:“西洲春薄醉,南內(nèi)花已晚。傍著無琴聲,誰為挽歌版?橫施爾亦便,炎涼何可無。開館天臺山,山鳥為門徒?!泵鎸?quán)勢的暴虐、世俗的炎涼,八大山人親近自然,對鳥說法,以花鳥蟲蟻為知己,如莊周夢中化蝶,以凄苦身入神仙境。 他用扇面寫過一段短文“靜幾明窗,焚香掩卷,每當(dāng)會心處,欣然獨笑。客來相與脫去行跡,烹苦茗,賞奇文。久之,霞光凌亂,月在高楹,同客至前溪矣。隨呼童閉戶,收蒲團(tuán),靜坐片時,更覺悠然神遠(yuǎn)?!逼湫囊察o。 或靜修,或出游,八大山人得莊子灌園、列子御風(fēng)生趣。這是他七十四五歲“仍登山如飛”的原因。 暮鐘響起,夕陽的金輝隨晚風(fēng)拂過。 八大山人在寂靜中寫著畫著……什么都可以入畫,什么都是心畫,什么都可以入書,筆筆皆為心跡。 八大山人無論是困苦還是癲狂,都有一種內(nèi)在的清醒和堅韌,他堅信自己一定會在藝術(shù)的道路上跨越百年千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