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皇父攝政王,多爾袞處理一切政務,不必向順治帝請示,自己決定即可,關鍵是來自多爾袞的命令可以直接用詔書的形式頒布,朝中的官員由他任免,可以說無皇帝之名,有皇帝之實。此時的多爾袞完全控制了順治帝,氣得順治直跺腳。所以多爾袞死后,被順治秋后算賬了。 這是清朝初期出現(xiàn)的攝政王一職,只是曇花一現(xiàn)。多爾袞死后,攝政王一職從此便消失匿跡200多年。然而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到了清朝滅亡前期,又一1909位攝政王出現(xiàn)了,這位攝政王就是宣統(tǒng)帝溥儀的父親載灃。 1909年,年僅3歲的溥儀接替駕崩的光緒帝,登基為帝,成為清朝的最后一任皇帝。此時溥儀太小,才3歲,還是個乳臭未干的小嬰兒,是無論如何也不能治理朝政的。按照慈禧生前的意思,溥儀的生父載灃為監(jiān)國攝政王,代替皇帝溥儀行使一切權力。所以說,清王朝的最后3年時間里,載灃是中國實際的統(tǒng)治者,此時的載灃年僅26歲。 載灃擔任攝政王的3年里,雖然也做了一些舉措,為清王朝續(xù)命,但是此時的清朝已經病在骨髓,不是一個載灃能夠徹底救治的。此時清朝的軍權實則已經被袁世凱牢牢掌握,而且革命之勢已經勢不可擋。所以載灃縱有回天乏力之術,也無法挽救清王朝于崩塌的邊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