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 上 熱 愛 學(xué) 習(xí) 的 不 歸 路 (文末有驚喜↓↓↓) 我53了,作為一個公司的主管級人物,不算很高也不算低,一直保持在深圳的平均工資之上。 不喜歡小孩,對婚姻也很恐懼,所以我就選擇不婚不育。主要是向往自由,也不喜歡小孩,還有就是性冷淡。 由于我性格比較強勢,我的父母都不敢說我,因為總要吵架,但是他們還是留有遺憾,雖然后來他們沒逼我了,但是帶著遺憾走了。我的父母有生之年都沒看到女兒出嫁,自己抱不到外孫。 自從他們走后,我迷茫,空虛了,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到底我這么多年這么堅持是對還是錯,我為什么不嘗試去找個好男人,生一個孩子給這個家庭帶來歡樂和活力。至少,我現(xiàn)在還有家人,我到70多,80多還有個家人。 我沒選擇那樣做的結(jié)果就是:我現(xiàn)在沒有家人了,沒有家人了,沒有家人了,沒有家人了,沒有家人了。 這種深深的孤獨感,不知道你們懂嗎? 心情不好的時候或者孤獨的時候,找朋友出去玩。因為是在城市里,聚會也不方便,都是要工作,要么他們工作忙,要么我沒空要么她們沒空,他們帶孩子,要陪老公,要么有其他朋友約,時間經(jīng)常對不上,總覺得現(xiàn)在的朋友越來越少。 到了現(xiàn)在這個年齡,發(fā)覺自己 竟然是喜歡小孩的。朋友的孫子,親戚的小孩,我都要求他們帶出來我?guī)?,那種母愛的本能這個時候才爆發(fā)出來??赡芪揖褪悄欠N不疼兒子女兒但會疼孫子的奶奶吧。 以前覺的自己思想獨立,不想搞那套養(yǎng)老防老,現(xiàn)在才覺得那些說養(yǎng)兒防老真的只是為了有人養(yǎng)老嗎?不一定,也許有的只是在有生之年想給自己留個家人。有家人在就有動力,就有希望。 30歲到40歲期間是幸福大于痛苦,因為收入高,又還年輕,到處游玩顯得很美好,同齡人結(jié)婚的生了小孩的都羨慕我。 但到了40歲以上,父母更老了,我也老了,自己競爭不過年輕人,壓力也不敢跟他們說,痛苦開始大于幸福。 其實我不是想敘述自己有多慘,我只是想告誡還可以選擇的年輕人: 要么有伴侶,要么孩子,不要什么都不要。你現(xiàn)在有底氣只是你的家人還健在。 還有就是好好陪家人,工作朋友重要,家人更重要,我現(xiàn)在覺得,陪他們的時間還是太少了,以前沒條件接到身邊照顧,現(xiàn)在有條件接到身邊了沒享多長時間幸福他們卻走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