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中,共計多達數(shù)千的人物,每一個人物性格都豐富而飽滿,無論是經(jīng)典影視作品,還是書本上的字字句句,都能指引我們走近那個或風花雪月、或妖魔鬼怪、或兵戈戰(zhàn)亂的年代,體味那個時代人們不一樣的悲歡離合。 而《紅樓夢》是一部細致刻畫女子的傳奇故事,曹公妙筆生花,為廣大讀者塑造出一位又一位有血有肉,才情洋溢,性格豐富的如水女子。而我最喜歡的,并非寶姐姐和林妹妹,而是三姑娘探春,無論相貌還是人品,家私還是才情,都是頂頂好的。 一、才自精明 三姑娘探春是賈府三春姐妹中最出類拔萃的一個,諢號“玫瑰花”,帶刺,傷人也傷己。 雖然身份不顯,才情也不夠嘹亮,卻是海棠詩社的發(fā)起者。她寫的詩詞或許不夠精巧,卻意氣高遠,表現(xiàn)出她異于姐妹們的追求和心胸。央著二哥哥幫忙搜羅一些別致精巧的小玩具,既要樸實無華,又要拙而不俗,她內(nèi)心向往著深宅大院之外的廣闊天地。 大觀園里的姊妹們,都識文斷字,不說樣樣精通,總有一樣是專攻,探春的主場是書法。屋子里擺放的滿滿書籍,那一篇起社“花箋”,內(nèi)容豐富,旁征博引,引人入勝。
這種別致的詩情,連號稱“旁學(xué)雜收”的賈寶玉也不禁稱贊她的高雅。 二、志自高遠 若探春是個男兒,或許賈府也不至于敗落的那么徹底,見不到翻身的余地。 她的秋爽齋裝修大氣,格局闊朗,除了名人字帖就是硯臺書籍,各色筆墨如樹林一般,鱗次櫛比,跟柔弱姑娘的閨閣完全不同。 鳳姐生病,她臨危受命不推辭,當家管事的時候,獎懲制度有理有據(jù)。生母趙姨娘為了二十兩銀子的賞金當眾撕下她的臉面,撒潑打滾的時候,探春萬分悲憤:
探春雖然痛恨自己的“庶出”和“女性”身份,卻也不愿意躲避和漠視自己所處的環(huán)境,而是急流勇進,既融入大環(huán)境,又能堅持自己的本心。在那樣一個時代里,顯得非常難得。 三、寵辱不驚 對探春來說,最痛苦的事情就是庶出的身份,這是她和趙姨娘共同的夢魘。趙姨娘為了提高自己的身份和待遇,將一雙兒女當成工具,只要稍不順意就是一陣數(shù)落,撒潑叫囂,擾得滿府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探春那么愛臉面的姑娘,怎么能承受得了?可她都承受了,不僅承受了來自生母的滿滿惡意,還用自己柔弱的肩膀為她撐起一片天地。若不是為了探春的面子,哪里會有人給趙姨娘體面? 探春遠嫁,也并不是她愿意的。家族蒙難,遠在深宮大院的長姐薨逝,再無力護佑。身為賈府女兒的探春,明知道自己的命運,就是家族興衰的犧牲品,也毅然決然含著眼淚遠走三千里。 像探春這樣的姑娘,無論身在賈府還是外邦,都能準確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并且能審時度勢,過得更好。 四、落落大方 第四十六回中,因賈赦強行納鴛鴦的事情,賈母勃然大怒,牽連了身邊的王夫人,屋里眾人紛紛躲開這尷尬的境地,唯有探春走上前去給嫡母解圍,讓老太太想一想,小嬸子怎么能過問大伯子屋里的事情? 一句話點醒夢中人,讓精明的賈母也不得不當著薛姨媽的面,給王夫人道歉。別說迎春和惜春姊妹,就算是親兒子賈寶玉,也只是傻傻站在那聽母親挨掛落,這就顯出探春的與眾不同來了。 探春管家理事,提出“分區(qū)承包制度”,不僅丫鬟婆子們滿意,也解決了賈府當下的燃眉之急,皆大歡喜。掌權(quán)期間,從不曾給自己和生母劃拉利益,不居功,不貪權(quán),鳳姐病勢稍有好轉(zhuǎn),她又變成了那個落落大方的三姑娘,多么難得! 若探春不是生在賈府江河日下的落魄時期,相信一向堅強的她,肯定會開創(chuàng)出一片不一樣的天地,而不是只能默默接受“千里東風一夢遙”的悲哀命運。 注:本文為回答網(wǎng)友提問。 作者: 作者:香林,本文經(jīng)作者授權(quán)發(fā)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