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娃后整天在家宅著、守著、盼著,希望娃快快長大。 終于孩子大一點兒,還要各種陪玩、戶外活動、游樂場等。 每天圍著孩子轉(zhuǎn),沒有一點自己空間,還要時刻擔心孩子不要磕了、碰了…… 說到游樂場所,很多家長可能不知道,其中很多常見的設施都隱藏著危險,尤其需要注意! 01 兒童蹦極床/蹦床 蹦床,一種刺激、花樣翻轉(zhuǎn)的兒童蹦床深受小朋友們的喜愛。 但這種蹦床出的意外也不少。
無論是兒童蹦床還是蹦極床,都存在很大安全隱患。 當?shù)搅俗畹忘c向上彈起時,人處于超重狀態(tài),沖擊力極大,易導致“揮鞭性損傷”;蹦床受傷很多都出在下降時,常見損傷包括腳踝扭傷或膝蓋以下的脛骨骨折(脛骨),脖子受傷甚至可能導致癱瘓。 美國兒科學會也建議,6歲以下的兒童不要玩蹦床。 美國兒科學會對兒童玩蹦床受傷情況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因玩蹦床受傷的患兒中,踝關節(jié)扭傷等下肢傷最常見,占50%以上,頭部和頸部傷分別占10%和17%,其他損傷包括腦震蕩、扭傷、拉傷和刮傷。 雖然蹦床,孩子們可能非常喜歡,但是著陸錯誤,會導致嚴重的永久性傷害。即使蹦床在父母看護下,傷害也時有發(fā)生。6歲以下的兒童受傷的風險最大。 常見傷害包括:
02 游樂車 最近的一則新聞,驚心動魄。 4歲男孩在超市內(nèi)一處兒童樂園玩耍時,從游樂車座位上掉到了車體下,現(xiàn)場工作人員立即關閉了游樂車,但孩子的頭已被擠壓變形。在重癥監(jiān)護病房住了整整37天,才脫離生命危險。 最終孩子被診斷為腦疝、彌漫軸索損傷、腦干損傷、多發(fā)腦挫裂傷、顱底骨折、顱骨骨折、硬膜外血腫、顱內(nèi)出血、左側(cè)巨大蛛網(wǎng)膜囊腫、左側(cè)眶骨粉碎性骨折、右側(cè)眶骨骨折、左側(cè)眼瞼皮膚裂傷、視神經(jīng)損傷、鼻骨骨折。 后來又被送往上海接受康復和整形治療,最后被鑒定為五級傷殘,需要有專人陪護到18周歲。 好好的孩子,出門前還是活蹦亂跳的,現(xiàn)在卻成這個樣子,真是痛心。 一些游樂場所設備老舊,缺少相關證書資質(zhì)認證,甚至是“三無”沒有保障的產(chǎn)品,即使產(chǎn)品沒問題,也存在工作人員操作不當帶來失誤的風險。 所以,在帶孩子進行一些有了項目前,家長一定要提前做好準備,掌握常見游樂設施的安全隱患,提高警惕。 03 搖搖車 各大商場、超市等游樂場所,隨處都可以見到五顏六色,伴著音樂前后搖晃的搖搖車。 很多家長都表示帶娃玩過,有啥危險,娃玩著很開心又掉不下來。 可事實上真的這么安全嗎? 寶清一名男孩玩搖搖車時,一不小心手被搖搖車“咬住”,最終在消防官兵員的幫助下才被“放出來” 大部分搖搖車分貝非常高,在音量測試中,大多數(shù)搖搖車的分貝在80以下。對孩子來說,音量超過60分貝就會對聽力造成一定損害,導致聽力下降。 而且搖搖車一般都由小商販經(jīng)營,很少甚至不會對搖搖車進行檢查、清洗、消毒等。流感、手足口病等傳染疾病的高發(fā)期,孩子很容易因接觸帶有傳染病菌的搖搖車,而被疾病感染。 市面上很多的搖搖車都是三無產(chǎn)品,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 而且,搖搖車的驅(qū)動裝置露在外面,很容易對孩子的肢體造成傷害。一旦出現(xiàn)漏電、零件損壞等質(zhì)量問題,未及時發(fā)現(xiàn)而坐上去玩耍將非常危險。 04 充氣城堡 大型的廣場或超市門前都能看到充氣城堡的身影,十幾塊錢就夠孩子瘋玩很長時間。 孩子開心,大人省心,但你不知道的危險卻潛藏其中。 5月29日晚,福建泉州市泉港區(qū)突發(fā)大風,掀翻某購物中心門口正在營業(yè)的充氣游樂設施,導致一名6歲男孩經(jīng)搶救無效死亡,另有兩人送醫(yī)住院治療。 據(jù)報道,游樂設施雖然與地面進行了固定,但仍被風掀翻。 一般充氣城堡都是由沙袋或安全繩固定的,但是這些安全措施還遠遠不夠。一旦遇到大風天氣或意外,充氣城堡極易被刮卷起來,將里面蹦跶的孩子拋出、摔傷,甚至引發(fā)死亡。 近年來,充氣游樂設施被風吹飛導致人員傷亡事件屢次發(fā)生。 15年6月4日晚,廣西田陽突然一陣大風,將氣墊蹦床連帶在上面玩耍的三歲女孩吹出30多米遠,一名小女孩隨著氣墊蹦床被風吹到了空中,最終搶救無效死亡。出事的氣墊蹦床面積100平米,毛重500斤,但都沒有任何規(guī)范的固定措施。 14年10月7日,上海楊浦區(qū)寶地廣場忽然一陣狂風將充氣城堡掀翻。目擊者回憶,“城堡”倒扣在20米開外,一時間哭喊聲一片。 充氣城堡真的非常危險,安全考慮,家長盡量不要帶孩子玩。 如果實在要玩的話,也要提前檢查重啟城堡是否固定牢固,同時避開大風或惡劣天氣玩耍。 05 海洋球 眾多游樂項目中,海洋球在孩子們心中一直是“撒歡”的主戰(zhàn)場。 軟軟的有彈性,不會移動,不會碾壓,這回總安全了吧?事實上卻未必。 上海徐先生帶14個月大孩子在兒童樂園海洋球池游玩,孩子不小心摔倒后,眉骨竟磕了一個大口子。事后,在摔倒的地方找到一個尖銳的塑料玩具碎片 寶寶在海洋球池玩耍時,很容易將身上的配飾、發(fā)卡等物品掉落在池內(nèi),這些堅硬的小物件,一個不小心就可能傷害到孩子,如果是關鍵部位,后果不堪設想。 孩子平衡感較差,不小心摔倒在池內(nèi)很難站起來,如果深陷在池底,空氣稀薄,也可能造成呼吸困難。 同時,大部分游樂場的海洋球存在清潔和消毒不徹底的問題,孩子在玩耍時難免將鼻涕、口水、汗液甚至致病菌沾在海洋球上。 這些被其他孩子接觸后,很容易引起過敏或被傳染疾病。尤其是皰疹性咽峽炎、手足口病、秋季腹瀉等傳染性疾病高發(fā)期。 另外,市面上海洋球的質(zhì)量也參差不齊,一些劣質(zhì)海洋球存在甲醛超標的問題,孩子接觸這些劣質(zhì)產(chǎn)品后,威脅身體健康。 同樣的不建議寶寶在海洋球中玩耍,如果一定要玩的話,可以去一些正規(guī)場所,玩耍時穿著長褲襪子等,減少和細菌的接觸面積。 家長一直在旁邊看護孩子,孩子摔倒時及時扶起,玩耍結束后及時清潔雙手、洗澡更換衣物等。 06 決明子沙池 現(xiàn)在很多游樂場設有決明子沙池,相較之前的白沙,更干凈、易清理一些,但同樣存在安全弊端。 西安5歲男孩鬧鬧(化名)被媽媽帶著去游樂場玩決明子沙池,把3顆決明子塞進了耳朵里,媽媽趕緊將孩子送進兒童醫(yī)院。 經(jīng)過儀器檢查,患兒塞的3顆決明子貼在耳朵鼓膜的表面,如不及時取出,可能會導致耳鳴,發(fā)生感染,決明子尖銳的兩端還可能扎在薄薄的耳道壁上,導致更嚴重的創(chuàng)傷。 醫(yī)生表示,決明子是最討厭的耳道異物,兩端尖銳,一旦扎傷兒童耳道壁出血后,顏色深,和血液混合后非常難取出,嚴重時甚至需在全身麻醉下插管進行手術,對身體傷害較為嚴重。 而且決明子還會遇水膨脹,一旦進入呼吸道很容易發(fā)芽腐爛,不易排出,后果很嚴重。 另外,決明子很難清理,決明子池玩耍的人多,極易藏污納垢、攜帶病菌,傳染疾病。 孩子在決明子池玩耍時,家長要全程陪在孩子身邊。 不要讓孩子吞食或?qū)Q明子塞在耳鼻中,且不要讓其他孩子做揚沙動作。 發(fā)現(xiàn)寶寶有不舒服的地方,如扣鼻子耳朵等,要及時帶孩子就醫(yī)檢查。 07 兒童滑梯 從滑梯頂端一滑到底雖然很有趣,但同樣存在安全風險。 如果孩子太小的話,很容易因為姿勢不對而卡在滑道,造成身體翻滾,引起受傷。 就算家長抱著孩子一起玩滑梯,依然存在風險。 滑滑梯時要注意滑梯適宜的孩子年齡,提前教好孩子規(guī)范動作,家長在滑梯低端注意保護。 08 蕩秋千 2歲內(nèi)的孩子玩秋千時,一定要選擇有安全帶的秋千,家長全程陪在孩子身邊。 不要讓孩子去秋千周圍玩耍,避免被別的孩子刮蹭踢倒等。 孩子安全重于一切,家長帶孩子外出游玩時一定要提高警惕。 關于游樂場的安全問題,大家還有哪些想說的,歡迎留言~ |
|
來自: 好大水 > 《嬰幼兒營養(yǎng)、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