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桑寄生是植物桑寄生的干燥帶葉枝莖,味苦、甘,性平,歸肝、腎經,功效祛風濕,補肝腎,強筋骨,安胎元,《神農本草經》謂其“主腰痛,小兒背強,癰腫,安胎,充肌膚,堅發(fā)齒,長須眉”,是一味臨床常用藥。 1、風濕痹痛 桑寄生性平質厚,是補腎補血之要藥。本品味苦能燥,故能祛風濕、舒經絡而通利關節(jié);味甘能補,從而補肝腎、強筋骨以強健體魄,用以治療痹證日久不愈傷及肝腎或肝腎陰虛導致的腰膝痹痛證見腰腿疼痛無力,筋骨痿軟者尤為適宜,常配伍羌活、獨活、牛膝、杜仲等祛風濕、補肝腎之品。 2、婦產科疾病 本品補肝腎,養(yǎng)陰血而固沖任,適用于沖任不固引起的胎漏、胎動不安、崩漏、月經過多等婦產科疾病,多與續(xù)斷、菟絲子等同用。 3、高血壓 本品滋補肝腎之陰而制陽亢,臨床可用治肝腎不足,陽亢于上之高血壓病,伴有頭暈頭痛、耳鳴心悸,可與鉤藤同用。 歷代醫(yī)家對于桑寄生的運用多有心得,治療不同的疾病時配伍特定的藥材往往可得奇效,以下為大家介紹一二。 桑寄生、鉤藤: 主治:肝腎不足,肝陽上擾所致的高血壓病、冠心病心絞痛。 用量:桑寄生15-30g,鉤藤10-15g(后下)。 桑寄生、桑枝: 主治:1、風濕侵襲,經脈閉阻所致腰腿疼痛,屈伸不利; 2、陰虛陽亢導致的高血壓、冠心病,證見頭暈頭痛、耳鳴心悸、肢體麻木者尤宜。 用量:桑寄生15-30g,桑枝15-30g。 桑寄生、雞血藤: 主治:1、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 2、中風偏癱肢體麻痹者; 3、血虛瘀血內停之閉經。 用量:桑寄生15-25g,雞血藤15-30g。 桑寄生、續(xù)斷、菟絲子: 主治:1、肝腎不足所致腰膝疼痛,酸軟無力; 2、沖任不固所致崩漏、月經先期、月經過多; 3、先兆流產。 用量:桑寄生15-25g,續(xù)斷10-15g,菟絲子10-15g。 文:岳增寶/王傳航 |
|
來自: 仁和堂老軍醫(yī) > 《中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