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是一種由組織損傷或潛在組織損傷相關的主觀感受。中重度癌痛在癌癥患者中較為常見,約60%~80%的晚期癌癥患者受到疼痛的影響,降低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其中包括睡眠質(zhì)量差、食欲下降,免疫力下降等,對患者以及家屬都是一種折磨。忍受疼痛沒有任何益處,應讓患者生活舒適,令生命更有尊嚴。今天,大醫(yī)二院癌痛康復門診醫(yī)生就疼痛的常見問題做簡要的介紹…… 癌痛認識的一些誤區(qū) 1)僅僅重視腫瘤治療,不重視疼痛的管理? 很多患者認為“腫瘤的疼痛是患者必須要承受的,當腫瘤緩解了自然就不痛了”??鼓[瘤治療才是治本,控制疼痛只是治標。大多數(shù)患者認為只有當疼痛劇烈時才使用止痛藥物,同時當疼痛僅得到部分緩解就滿足治療要求,不需求完全消除疼痛。 醫(yī)生強調(diào)腫瘤患者一定要重視疼痛管理,如果疼痛長期無法得到有效的控制,不僅僅造成患者的生理負擔,同時也對患者的情緒和心理健康(焦慮、躁狂、抑郁等不健康狀態(tài))帶來很大危害,緩解疼痛是提高晚期癌痛患者生存質(zhì)量的關鍵。 2)非阿片類(如對乙酰氨基酚等)藥物更安全? 醫(yī)生介紹說,對慢性癌痛需要長期服用止痛藥物的患者來說,阿片類藥物安全有效。因為非阿片類藥物長期使用會造成嚴重的副作用,例如對乙酰氨基酚的長期大劑量使用易造成肝損傷,且非甾體抗炎藥物存在“天花板效應”,也就是說當該類藥物使用到一定劑量后,止痛效果并不隨著使用劑量的增加而加強,反而不良反應發(fā)生的概率增加。 醫(yī)生建議中度至重度疼痛的患者,選擇阿片類藥物更加安全。 3)長期使用阿片類藥物會成癮? 多數(shù)患者認為長期使用嗎啡等藥物會使自己“上癮(精神性依賴)”,從而減少用量甚至拒絕使用。 醫(yī)生介紹說患者不要因為擔心藥物上癮而拒絕用藥,在慢性癌痛的治療中,合理規(guī)范的使用藥物并不會引起上癮。使用阿片類藥物控釋、緩釋制劑,通過口服或經(jīng)皮膚吸收給藥時,可以避免血液中出現(xiàn)過高的藥物峰值濃度,使治療所需的血藥濃度保持恒定,實際上癌痛患者發(fā)生成癮(精神性依賴)的危險性極小。 0 2 如何評估自己的疼痛程度 癌痛治療必須依據(jù)臨床診斷,疼痛評估是疼痛治療的最重要部分。醫(yī)生在診斷癌痛之后,首先根據(jù)患者病情做出全面詳盡癌痛評估之后,才可以給出具體有效的治療方案。 1)無痛(0分) 2)輕度疼痛(1-3分):可以忍受,睡眠不受影響,日常生活照常 3)中度疼痛(4-6分):難以忍受,影響睡眠,需要使用止痛藥物。 4)重度疼痛(7-10分):睡眠嚴重受到干擾,必須服用止痛藥物。 醫(yī)生根據(jù)上述評估結果,對應相應措施進行處理。 0 3 阿片類藥物常見的不良反應 阿片類藥物不良反應較為常見的是便秘。除便秘外,其它方面的副作用大多是暫時性的,如:惡心、嘔吐、過度鎮(zhèn)靜等副作用一般會出現(xiàn)在用藥的最初幾天,數(shù)日后癥狀多會自行消失。 如不可耐受可加用輔助藥物對阿片類藥物的副作用進行積極預防治療,可減輕或避免副作用的發(fā)生,使患者順利接受阿片止痛治療。醫(yī)生提醒自行隨意或不按時服藥沒有任何好處。如疑問請盡早咨詢醫(yī)生或者藥師。 延伸閱讀 今年3月,大醫(yī)二院開設腫瘤內(nèi)科癌痛康復門診,位置設在大連中德中心門診中。每周一至周六均有癌痛專家出診,藥學部亦指派專業(yè)藥師參與門診工作,對臨床用藥的管理及病人和家屬的咨詢提供幫助。 癌痛康復門診并開展多學科會診(MDT)工作,對復雜疑難的癌痛病人可以請外科、介入科、影像科、麻醉科、放療科、藥劑科等相關科室會診解決難題。并設置專職癌痛評估及隨診護士,進行疼痛的的評估,病人的隨診,健康教育,用藥指導及登記工作,并設有專線電話隨時解答病人及家屬的咨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