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骨干頭條號梳理 千手觀音造像,按理說古代遺存總量應該頗為豐富,但從梳理的結(jié)果來看,并不如此。我想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一般而言,千手觀音都體量較大、材質(zhì)較好,因此雖然歷史上作品數(shù)量多,但后世破壞得也更多。其于今日之結(jié)果便是,千手觀音名氣鎮(zhèn)天下,但實物實在缺乏。 除了敦煌紙絹畫(國外居多)、少量文人畫或?qū)m廷畫以外,明代千手觀音佛寺造像以崇善寺和報恩寺最具代表性。明代以前的造像作品多為晉、秦、蜀等地的石窟造像和壁畫了。敦煌紙絹千手觀音唐宋作品的風格,端莊典雅甚至卡通者皆有之,其表現(xiàn)形式也更加豐富。清代的千手觀音造像以宮廷和藏地所傳作品為代表,但總量也不多,代表作品以普寧寺為最。此次梳理部分圖例,以集中學習,部分作品上次已發(fā),此次為了比對而再刊之。 千手觀音,乾隆,青銅利瑪錯金銀,高63.5,2007瀚海 千手觀音,十一面,明代,高67.7,邦瀚斯 唐代,千手觀音,法國國家圖書館收藏伯希和敦煌絹畫 千手觀音,十一面,明代風格,高97,蘇富比 清代,千手觀音,高84,國博 千手觀音 清代 大理,千手觀音,高21,美國大都會藝術(shù)博物館 大理千手觀音 千手觀音 ,吉美博物館 明代,報恩寺千手觀音 明代,開元寺千手觀音 千手觀音,唐代,四川夾江千佛巖 清代,普寧寺千手觀音 宋,大足千手觀音 千手觀音, 清代線刻畫 千手觀音,太平興國六年,法國吉美博物館藏敦煌北宋絹畫 千手觀音 , 榆林窟 千手觀音,崇福寺 千手觀音經(jīng)變相,榆林窟3窟 敦煌千手觀音 |
|
來自: 燕山茶社 > 《中外美術(shù)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