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一葉落而知天下秋 1 立秋 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斂也。 2 青花瓷 云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 經(jīng)過百年沉淀,青花瓷在國人心中,早就具有獨特的文化內(nèi)涵,在對外貿(mào)易的瓷器品類里,青花瓷也頗負盛名,它與我國先進的手工業(yè)和燦爛的文化一起,名揚海外。 立秋時節(jié),萬物豐收,讓我們來看看館藏里的青花瓷,感受華夏文明的雍容氣度。 3 青花八仙罐,明天順,高37.5厘米,口徑20.5厘米,足徑21.5厘米。 圖為故宮藏品青花八仙罐,直口,短頸,圓肩,瘦脛,圈足外撇。里白釉泛青,外壁以青花為飾,頸部飾錦紋一周,肩部繪折枝花卉,腹部繪八仙人物圖。 青花荷蓮大碗,明天順,高13.5厘米,口徑33.2厘米。 此碗撇口,斂腹,平切淺圈足。胎體略厚,釉面肥潤,白釉泛青,青花紋飾,里口沿飾格錦紋邊,內(nèi)底青花雙圈內(nèi)繪荷蓮圖,青花釉色淺淡。內(nèi)壁繪有4組折枝牡丹、月季、菊花、山茶紋。外口沿近足處及足墻均繪青花雙弦紋,外壁亦繪荷蓮圖,池塘中水波蕩漾,蓮花盛開,隨風擺動?! ?/p> 此碗形制較大,紋飾繁密,用筆圓渾遒勁,青花色澤濃艷,為天順時期精美之作。 青花飛龍爐,明正統(tǒng),高27.5厘米,口徑27.9厘米,足距28.3厘米。 圓腹,3獸形足,腹部有對稱兩獸頭耳,耳上部殘缺。腹部青花繪有3條飛翔于云海之中的應(yīng)龍,頗有氣勢。爐內(nèi)與3足對應(yīng)處有3個大鈕。器底有一圓孔。 青花羅漢圖鐘,高19.6厘米,足徑14.5厘米。 鐘為銅鐘式,頂置雙頭龍紐。器里白釉無紋飾,器外通體以青花為飾,鐘頂舞部與邊部繪纏枝花卉,腹部繪十八羅漢圖,肩部環(huán)刻陰文“大明天啟元年孟夏月造”銘。 景德鎮(zhèn)窯青花鴛鴦戲水玉壺春瓶 元(1271-1368)通高29厘米,口徑8厘米,底徑9.3厘米 此瓶為首都博物館藏。撇口,細頸,垂腹,圈足。內(nèi)口沿繪如意云頭紋。頸部為纏枝花卉,頸腹之間飾一周幾何紋,腹部主題紋飾繪兩鴛鴦游弋于蓮池之中,其下繪卷草紋,頸繪變形蓮紋瓣,足壁是重疊覆蓮。用國產(chǎn)青料繪畫,青花色調(diào)淡雅。胎質(zhì)細白,釉色細潤,白中閃青,工藝精湛,反映出元代景德鎮(zhèn)制瓷工藝的水平。 景德鎮(zhèn)窯青花蕉葉紋觚 元(1271-1368)通高15.3,口徑7.7厘米,底徑6厘米 首都博物館藏。仿商周青銅觚造型,撇口,長頸,折肩,小腹,腹四邊出戟,平沙底,矩形孔,內(nèi)為深挖足。內(nèi)壁口沿繪卷草紋,外壁頸部飾蕉葉紋,腹部兩戟間繪折枝菊紋,足部為覆蓮瓣紋。青花色澤濃艷,白胎砂底,無釉處見火石紅色,釉色光潤,白中閃青。為景德鎮(zhèn)窯制品。瓷觚始見于宋,元、明、清各朝均有燒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