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01 這兩天,在網(wǎng)上看到一支視頻,引人深思。 剛畢業(yè)的大學生面臨著擇業(yè);全職媽媽想重返職場;人到中年的企業(yè)高管想下海創(chuàng)業(yè)。 面對未知,他們被質(zhì)疑著,也懷疑著自己,不知如何選擇: 視頻來源:三棵樹《開始偉大》 是聽從父母,還是聽從內(nèi)心? 是突破自己,還是待在舒適圈里? 是守著安全的現(xiàn)在,還是再闖出一片天地?其實,視頻中的這些人,就是過去或現(xiàn)在的我們。 每個人都曾有自己想做的事,但新的選擇和新的未來,總是伴隨著對未知的恐慌和害怕,再加上內(nèi)心中“我不行”的暗示,讓許多人望而止步。 《換個活法:臨終前會后悔的25件事》一書中,總結(jié)了25個“人生至悔”,排在最前面的就是:沒做自己想做的事;沒有實現(xiàn)夢想;沒有去想去的地方旅行…… 的確,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夢想,卻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遲遲不能踏出第一步,結(jié)果夢想就真成了夢想,只能在夢里想想。 有多少人在回首往事的時候,因為沒有做自己想做的事而遺憾終生。 而其實做自己想做的事,有時候需要的僅僅只是一點勇氣去邁出第一步。 02 很多道理人人都知道,卻沒多少人真正去做。 知易行難,最難走的,往往就是開始。 前兩天“屠呦呦團隊青蒿素新突破”的新聞,讓屠呦呦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2015年,屠呦呦因青蒿素而獲得諾貝爾獎。此后她不斷榮獲殊榮,在前不久,她還入圍BBC“20世紀最偉大科學家”,與愛因斯坦并列。 在這光鮮亮麗的背后,人們有所不知的是,屠呦呦早在1969年便開始研究青蒿素。 當時,全世界深受瘧疾所苦,許多人想要攻破這一人類難題,可惜全都失敗了。 而對于已經(jīng)39歲的屠呦呦,原本已是一個應該選擇“安定”的年紀,卻毅然帶領團隊,開啟了瘧疾防治藥物研究之路。 沒人相信她能成功,畢竟連斥巨資進行研究的美國也失敗了。當時的屠呦呦自己心里也沒底,也不知道能研究到哪一步,能不能救人??伤?,開始去做,抗瘧就有希望。 在那個一窮二白的時代,連儀器設備都是最簡陋的,屠呦呦就這樣邁出了征服青蒿素的第一步。 而現(xiàn)在,她終于成功了。 就如視頻里說的那樣:“一切偉大的行動和思想,都有一個微不足道的開始。” 其實,很多事情都是這樣,當你做出決定并邁出第一步的時候,整個過程中最艱難的部分,就過去了一半。 正如臉書創(chuàng)始人扎克伯格在母校演講所說:“沒有人從一開始就知道如何做,想法并不會在最初就完全成型。只有當你工作時才變得逐漸清晰,你只需要做的,就是開始。” 03 哈佛大學曾經(jīng)研究過“一個人沒有出息”的九大根源。 你為什么一事無成?其中排名第一的原因就是:猶豫不決。 只有想太多,你才會猶豫。猶豫不決是件可怕的事,時間悄悄溜走,激情慢慢褪去,你的人生又回到了既定的軌道,1年后、3年后、5年后……不會有任何變化。 有時候,失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連嘗試的勇氣都沒有。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都不知道下一個是什么味道??赡氵B盒子都不打開,怎么知道里面的巧克力是甜是澀?很多事情,你不去試一下,又怎會有自己想要的結(jié)果? 人生總有一道道門坎,我們偶爾也會無力、會恐懼,但人生其實并沒有所謂正確的選擇,更多的是堅定信念,勇敢地去開始,因為當你邁出了第一步,就已經(jīng)超過了50%的人。 當你邁出第一步,你就已經(jīng)創(chuàng)造出屬于自己的偉大。 開始,是一個動作,更是一種力量,它不僅是行動的力量,更是心靈的力量,這種力量源自我們的內(nèi)心。 生活也從來沒有如果,所以別把時間浪費在糾結(jié)上,現(xiàn)在就出發(fā),去擁抱未知,開啟想要的生活,最壞的結(jié)果,不過就是失敗,從頭再來。 人生匆匆一瞬,愿你我聽從內(nèi)心,不懼未來,跟隨心之所向,無問西東。 |
|
來自: 平常心5oj9t3y6 > 《管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