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很厲害????! 為什么呢?因為這是一個數(shù)學悖論!換句話說,數(shù)學自己是無法回答的。 你可以說:1=0.99...9, 因為,1=0.99...9=lim(1-0.1?)(n→∞)...(1)。 你也可以說:1≠0.99...9, 因為,(1)式有n→∞,至少也有n→∞+1=∞。 ▲這個證明沒毛病??!問題在于∞是否存在。 這就是說,數(shù)學中的無窮大、無窮小、絕對零,在現(xiàn)實中不存在,可人類是現(xiàn)實的啊。 {∞?1,∞?2,...,∞??},是不同的無窮小集合,顯然是一種數(shù)學存在,卻是極其荒謬的。 ——無窮小之內的之內,怎么可能還有無窮小呢?對此,數(shù)學家們皆莫名其妙、哭笑不得。 {∞?1,∞?2,...,∞??},是不同的無窮大集合,當然是一種數(shù)學存在,但也是極其荒謬的。 ——無窮大之外的之外,怎么可能還有無窮大呢?此時數(shù)學家的心,哪個不是拔涼拔涼的? 無窮小悖論,以及絕對零悖論、無窮大悖論,早就成為震驚科學界的“第二次數(shù)學危機”。
所以,筆者奉勸大師們:數(shù)學有自身瑕疵,警惕無窮小與無窮大悖論。第二次數(shù)學危機猶在。 那么,我們怎么才能規(guī)避數(shù)學固有的瑕疵呢?筆者提供以下幾個建議: 其一,把無窮小改作足夠小,足夠小之內可忽略,足夠小可近似為零,可以忽略不計。 例如:0.99...9≤1,0.11≤0.111≤0.11...1,0.66...6≤0.66..67...≤0.67。 其二,把無窮大改作足夠大,足夠大之外可以忽略,足夠大可近似為最大值。 例如:若太陽系引力場平均密度ρ=1.35×10?2? kg/m3,太陽系體積V≥M⊙/ρ=1.48×10??m3 太陽系引力場的最大半徑:R≥3√(V/0.75π) =3.28×1021m,即3.5萬光年。 這樣,就可以避免“任何物體的引力場半徑都是無窮大”的神邏輯。 其三,把絕對零改作相對零?,F(xiàn)實中的零,都是相對零、參照零。數(shù)學零是不存在的。 尤其:要把數(shù)學抽象的坐標系,改作物理具體的參照系。坐標原點S(0,0,0)是相對零點。 例如:盈虧平衡點的零,是償付固定成本之邊際效益臨界點。攝氏溫標0℃不是沒有溫度。 Stop here。物理新視野與您共商物理前沿與中英雙語有關的疑難問題。 |
|
來自: 西窗聽雨 > 《數(shù)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