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jié)期間,科幻電影《流浪地球》讓國人興奮了好一陣子??梢惶崞鹂苹眯≌f,總讓人覺得中國在這方面要差一些??偢杏X許多科幻的點子,都是外國人先想到的。如果你這么想,那就是太低估我們古人了。有一部世界科幻名篇,叫《地心游記》,其實,早在我國唐代時,古人就想到了這個點子。我國古代的《地心游記》是怎么樣的呢?同儒勒·凡爾納的《地心游記》相比,哪個更好一些呢?接下來,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lián)系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儒勒·凡爾納的《地心游記》相信大家都比較熟悉。它講述了1863年的某一天,黎登布洛克教授在一本古書中,發(fā)現(xiàn)了一張神秘的羊皮紙。上面寫著,一個叫阿爾納·薩科努塞姆的人曾經去過地心旅行。黎登布洛克教授于是和侄子阿克塞爾,帶著足夠的糧食、儀器和武器等,由一位冰島的向導漢恩斯帶路,從冰島的斯奈菲爾火山口下降,來到地心。在此后三個月的旅行中,他們在地下的世界里歷經缺水、迷路、暴風雨等艱難旅行和種種奇觀。最后,從地中海里面的一個火山口回到了地面。 《地心游記》的最大亮點,是它為我們打造了一個神奇的地下世界,有波濤洶涌的大海,有巨大的蘑菇林,有遠古的海獸,甚至有古猿人和乳齒象。這篇小說最早發(fā)表于1864年10月。可是,您也許不知道,早在這篇小說發(fā)表的一千年前,也就是在唐代,華夏的古人就寫出過類似的故事。 唐代的《地心游記》出自于一本奇書,叫《博異志》。這本書是一本比較著名的唐人傳奇集,其作者署名為谷神子,根據(jù)后人的論證,應該是唐人鄭還古。《博異志》這本書中有許多神奇的故事,其中就有一段,寫的是中國版的《地心游記》。 故事發(fā)生的時間是唐中宗神龍元年,地點在房州竹山縣。當?shù)赜袀€富人,叫陰隱客。有一天,他請來工匠,在自家的莊園里要打一口井。打井在我國古代很平常,是每家取水的主要方式??墒?,這一次打井卻很奇怪,工匠打了整整兩年,鑿了有一千多尺,卻沒看到一滴水。那怎么辦呢,主人不差錢,反而鐵了心不換院子,于是叫工匠繼續(xù)打,繼續(xù)打。又挖了一個月,也不知道挖了多深。這天,在井底打井的工匠忽然聽到腳下傳來雞犬鳥雀的聲音。難道?把地球鑿穿了?沒有。但是,工匠再往下鑿了幾尺,卻發(fā)現(xiàn)了一個石洞。工匠從這個地底下發(fā)現(xiàn)的石洞鉆進去,于是,發(fā)現(xiàn)了另一個世界。 這個地底下的世界是怎么樣的呢?和現(xiàn)實的世界有不同的,山的巖石都是碧藍的琉璃色,樹像竹子似的,一節(jié)一節(jié)的,樹葉像芭蕉葉,開著盤子一樣大的紫花。有一眼白泉,泉水雪白,像牛奶一樣。和《地心游記》相比,這個地下的世界的文明開化多了,門官說:這里叫“梯仙國”,凡是剛成仙的人,就送到這里,繼續(xù)修行七十萬天后,才能升上天宮。 最后,工匠吃飽,喝足,玩夠了,被門官帶出地下世界。只是,出洞之后,已經過去三四代了。這兩個《地心游記》,到底哪個更好一些呢?小編以為這還真不太好比。儒勒·凡爾納版的,在科學,在技術上更勝一籌,似乎更符合我們心中的科幻的定義。而唐傳奇版的,雖然沒什么明顯的科幻因素,而只是描寫了一個想象中的,完美的,平行的世界,而這個世界,才是我們華夏人眼中和心中的世界。 從文學作品的角度來比較,唐傳奇版要表達的,才是中國古代文人心中對世界的看法和希望。用文學來抒情言志,這不正是文學作品的最大意義嗎?親愛的讀者,您更喜歡哪個版本的《地心游記》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