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夢令》本名《憶仙姿》。五代十國·后唐莊宗(李存勖)詞有“如夢”句,遂以調名。一名《比梅》、《宴桃源》、《如意令》等。此詞屬單調小令,共三十三字,五仄韻,一疊韻。其定格是:
+ ︳+--︳☆ + ︳+--︳☆ + ︳︳--·+ ︳︳- - ︳☆ - ︳☆ - ︳☆ + ︳︳-- |☆
注:+為可平可仄,-為平聲,|為仄聲,·為逗,☆為韻腳。
唐代
白居易
前度小花靜院,不比尋常時見。見了又還休,愁卻等閑分散。腸斷,腸斷,記取釵橫鬢亂。
五代十國·后唐
李存勖
曾宴桃源深洞,一曲舞鸞歌鳳。長記別伊時,和淚出門相送。如夢,如夢,殘月落花煙重。
北宋
蘇 軾(二首)
為向東坡傳語,人在畫堂深處。別后有誰來?雪壓小橋無路。歸去,歸去,江上一犁春雨。
手種堂前桃李,無限綠陰青子。簾外百舌兒,驚起五更春睡。居士,居士,莫忘小橋流水。
秦 觀(五首)
門外鶯啼楊柳,春色著人如酒。睡起熨沉香,玉腕不勝金斗。消瘦,消瘦,還是褪花時候。
樓外殘陽紅滿,春入柳條將半。桃李不禁風,回首落英無限。腸斷,腸斷,人共楚天俱遠。
遙夜沉沉如水,風緊驛亭深閉。夢破鼠窺燈,霜送曉寒侵被。無寐,無寐,門外馬嘶人起。
池上春歸何處?滿目落花飛絮。孤館悄無人,夢斷月堤歸路。無緒,無緒,簾外五更風雨。
幽夢匆匆破后,粉妝亂痕沾袖。遙想酒醒來,無奈玉銷花瘦。回首,回首,繞岸夕陽疏柳。
李之儀
回首蕪城舊苑,還是翠深紅淺。春色已無多,斜日滿簾飛燕。不見,不見,門掩落花庭院。
賀 鑄
蓮葉初生南浦,兩岸綠楊飛絮。向晚鯉魚風,斷送彩帆何處?凝佇,凝佇,樓外一江煙雨。
晁沖之(二首)
墻外轆轤金井,驚夢懵騰初省。深院閉斜陽,燕入陰陰簾影。人靜,人靜,花落鳥啼風定。
門在垂楊影里,樓枕曲江春水。一陣牡丹風,香壓滿園花氣。沉醉,沉醉,不記綠窗先睡。
南宋
蘇 癢
疊嶂曉埋煙雨,忽作飛花無數(shù)。整整復斜斜,,來伴南枝清苦。日暮,日暮,何許云林煙樹。
謝 逸(二首)
花落鶯啼春暮,陌上綠楊飛絮。金鴨晚稥寒,人在洞房深處。無語,無語,葉上數(shù)聲疏雨。
門外落花流水,日暖杜鵑聲碎。番馬小屏風,一枕畫堂春睡。如醉,如醉,正是困人天氣。
晁端禮
又是青春將暮,望極桃源歸路。洞戶悄無人,空鎖一庭紅雨。凝佇,凝佇,人面不知何處?
曹 組
門外綠陰千頃,兩兩黃鸝相應。睡起不勝情,行到碧梧金井。人靜,人靜,風弄一枝花影。
李 祁(二首)
春水湖塘深處,竹暗沙洲無路。閑伴落梅來,卻信東風歸去。且住,且住,細看兩山煙雨。
不見玉人清曉,長嘯一聲云杪。碧水滿蘭塘,竹外一枝風裊。奇妙,奇妙,半夜山空月皎。
張元干
潮退江南晚渡,山暗水西煙雨。天氣十分涼,斷送一年殘暑。歸去,歸去,香霧曲屏深處。
呂本中
海雁橋邊春苦,幾見落花飛絮。重到柳陰西,懶問畫樓何處?凝佇,凝佇,十頃荷花風雨。
范成大
罨畫屏中客住,水色山光無數(shù)。斜日滿江聲,何處撐來小渡?休去,休去,驚散一洲鷗鷺。
陸 游
獨倚博山峰小,翠露滿身飛繞。只恐學行云,去作陽臺春曉。春曉,春曉,滿院綠楊芳草。
吳 潛
江上綠楊芳草,想見故園春好。一洞海棠花,昨夜夢魂飛繞。驚曉,驚曉,窗外一聲啼鳥。
李清照(二首)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柳瘦。
明代
劉 基
草際斜陽紅委,林表晴嵐綠靡。何許一漁舟,搖動半江秋水。風起,風起,棹入白蘋花里。
楊 慎
云影月華穿過,雨意鐘聲敲破。洞戶卷簾時,飛透流螢一個。孤坐,孤坐,白雪金徽誰和。
清代
吳偉業(yè)
鎮(zhèn)日鶯愁燕懶,遍地落紅誰管?睡起爇沉香,小飲碧螺春碗。簾卷,簾卷,一任柳絲風軟。
(歲寒齋主 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