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給我們反饋說,想讓我們寫些關于辣椒技術的文章。這篇介紹辣椒病蟲害圖譜、癥狀、防治方法的文章非常齊全,推薦給辣椒種植戶們,值得收藏! 1、辣椒白粉病 主要為害葉片,老熟或幼嫩的葉片均可被害,正面呈黃綠色不規(guī)則斑塊,無清晰邊緣,白粉狀霉不明顯,背面密生白粉,較早脫落。 白粉病防治方法: 在沒有發(fā)生病癥的時候,可以使用多菌靈、百菌清等藥劑實施田地病害保護。當病害發(fā)生初期,可以使用嘧菌酯、懸浮劑、丙環(huán)唑等等對田地進行噴霧,治療大約7天時間,就可以獲得良好的效果。在噴霧的時候,要注意葉片的正面和反面都要噴,無論是老葉,還是新葉都要噴灑均勻。在藥劑的選擇上,要根據田地的實際情況配藥,并噴灑到位,以提高病害的治療效果。 2、辣椒病毒病 ![]() 常見有花葉、黃化、壞死和畸形等癥狀,一般發(fā)生在中后期,被害植株新葉皺縮,黃綠相間、葉片畸形,嚴重的造成落葉、落花、落果。 病毒病防治方法: 1、加強管理,提高植株自身抗性; 2、切斷傳毒媒介,防治蚜蟲、白粉虱,紅蜘蛛和茶黃螨; 3、可以使用吡蟲啉、吡蚜酮噻嗪10%氯氰菊醋乳油、2.5%溴氰菊酯乳油將蟲害降到最低。對已經發(fā)生病害的辣椒,應對癥下藥,可以選用氨基寡糖素、鹽酸嗎啉胍、或2%寧南毒素水劑隔7天次,連防3-4次。 3、辣椒炭疽病 ![]() ![]() ![]() 主要發(fā)生在果實,先產生水浸狀黃褐色長圓形凹陷斑,斑面有同心輪紋和黑色小粒點,潮濕時有黏稠物,干燥時病斑破裂。葉片染病初生褪綠水浸狀病斑,后變褐色,中間淡灰色,病葉易脫落。 炭疽病防治方法: 1、夏秋多雨季節(jié)流行,種植密度高、通風不良的地塊發(fā)病重。 2、種子消毒,播種之前用1%硫酸銅溶液浸種10分鐘,沖洗干凈后催芽播種。 3、最好提前預防,發(fā)病初期可噴灑70%甲基托津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還可以用硅唑咪鮮胺1200-1500倍液,5-7天噴施一次,連續(xù)噴施3-4次。 4、辣椒茶黃螨 ![]() ![]() 喜歡在植株幼嫩部位取食為害,葉片受害后變厚變小發(fā)硬,葉背面油漬狀茶銹色,嫩莖頂端枯死。果實受害果面黃褐色粗糙,果皮龜裂。 茶黃螨防治方法: 聯(lián)苯肼酯,聯(lián)苯菊酯,阿維菌素,或阿維·噠螨靈。大水量,低濃度,沖破螨網,葉背面要噴施周到,每7~10天噴一次,連噴2~3次可達較好防效。 5、辣椒煙青蟲 ![]() ![]() 幼蟲蛀食蕾、花、果為主,也食害嫩莖、葉和芽,辣椒田間幼蟲取食嫩葉,3-4齡蛀入果實,可轉果為害。被蛀果實腐爛、落果。 煙青蟲防治方法: 藥劑的選用上,可以使拉維因、滅掃利、甲基阿維甲鹽等等。每天下午16:00之后,將藥物噴灑在葉面上,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 6、辣椒猝倒病、立枯病 ![]() ![]() 猝倒?。好绱驳蜏馗邼褚装l(fā)病。幼苗出土后、真葉尚未展開前遭受病菌侵染,致幼苗莖基部發(fā)生水漬狀暗斑,繼而繞莖擴展,逐漸縊縮呈細線狀,幼苗地上部因失去支撐能力而倒伏地面。 ![]() 立枯?。翰∶缜o基變褐,后病部收縮,莖葉萎垂枯死;稍大幼苗白天萎蔫,夜間恢復,病斑繞莖時幼苗逐漸枯死,但不倒伏。 辣椒猝倒病、立枯病防治方法 1、苗床消毒,每平方米用0.5~1克99%惡霉靈可溶性粉劑和4克80%多?!や\可濕性粉劑,與細土20千克充分摻勻后取1/3撒在畦面,余下2/3播種后作蓋土?;蛴?9%惡霉靈可溶性粉劑,每平方米苗床用藥1~2克兌水3千克噴酒。 2、苗期藥劑防治。田間發(fā)現病株立即拔除,同時用上述藥土均勻撒在苗床上,也可用99%惡霉靈可溶性粉劑3000~5000倍液噴霧或灌根。移栽前2~3天,再施一次藥,防效更佳。 7、辣椒疫病 ![]() ![]() ![]() 疫?。簹缧圆『?,莖、葉、果實均能發(fā)病,莖基部和枝杈處呈水浸狀暗綠色病斑,甚至黑褐色腐爛,繞莖一周后皮層縊縮,染病部位以上葉片逐漸枯萎死亡。濕度大時病部表面出現白色霉狀物。根部呈褐色腐爛狀,發(fā)病迅速,造成田間植株成片死亡。 疫病防治方法: 1、采取深溝高畦栽培,注意排水。 2、發(fā)病前用80%好意、65%好生靈、75%多保凈等藥劑600倍液噴灑防病。 3、發(fā)病初期用50%氟嗎錳鋅1 000倍液,或68%精甲霜·錳鋅800~1 0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也可用12.5%氟啶胺懸浮劑600~800倍液,或12.5%韓樂寧可濕性粉劑1 000~1 200倍液噴霧防治。每隔5~7天噴一次連噴4次。 8、辣椒灰霉病 ![]() ![]() ![]() 辣椒灰霉病:主要為害幼果和葉片。病菌從殘留花瓣侵入,致花瓣腐爛,果蒂發(fā)病后擴展致果面,呈水浸狀病斑;葉片邊緣呈“V”字型褐色病斑向內擴展。濕度大時病部有灰色霉層。 灰霉病防治方法: 保護地內植株發(fā)病,可用15%腐霉利煙劑250-300克/畝熏煙,隔5-7天熏一次,連續(xù)或交替熏2-3次。還可用70%嘧霉胺水分散粒劑1000-1500倍液、50%氯溴異氰尿酸可溶性粉劑750-1500倍液對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并同時防治各種并發(fā)癥,對細菌性病害也有特效,隔7-10天噴一次,視病情連續(xù)噴2-3次。 9、辣椒根腐病 ![]() ![]() ![]() 病株白天枝葉萎蔫,傍晚至次晨恢復,反復多日后整株枯死。病害一般僅限于根及根頸部,病株的根及根頸部皮層呈淡褐色至深褐色腐爛,極易剝離,露出暗色的木質部,多發(fā)生在辣椒定植后至采果盛期。病害借雨水或灌溉水傳播蔓延。 根腐病防治方法: 40% 甲硫·福美雙 可濕性粉劑(低毒) 使用300-400倍液 灌根;68% 噁霉·福美雙 可濕性粉劑(低毒) 使用800-1000倍液 灌根;30% 噁霉靈 水劑(低毒) 使用600-800倍液 苗床噴淋;56% 甲硫·噁霉靈 可濕性粉劑(低毒) 使用600-800倍液 灌根除;250克/升 丙環(huán)唑 乳油(低毒) 使用33毫升/畝 噴霧;10億個/克 枯草芽孢桿菌 可濕性粉劑(低毒) 使用150-200克/畝 噴霧 10、細菌性病害--辣椒瘡痂病 ![]() ![]() 細菌性病害,葉片染病后呈圓形或不規(guī)則狀的黃綠色至黃褐色斑點,隆起呈瘡痂狀,葉片脫落;莖蔓病斑呈不規(guī)則條斑或斑塊,縱裂呈瘡痂狀,果實染病后出現圓形或長圓形墨綠色病斑。 11、細菌性病害--辣椒細菌性葉斑病 ![]() ![]() 主要為害葉片,初生不規(guī)則形、油漬狀黃褐色小斑點,擴展后變成紅褐、深褐色或鐵銹色不規(guī)則形病斑,病健交界明顯,病斑邊緣不隆起,區(qū)別于辣椒瘡痂病。常造成葉片大量脫落。 12、細菌性病害--辣椒青枯病 ![]() ![]() 病初期僅個別枝條的葉片中午陽光強烈時萎蔫,早晚恢復正常,后期葉片變褐枯焦,縱剖莖部維管束變?yōu)楹稚?,橫切面保濕后可見乳白色菌濃溢出,有臭昧。 13、細菌性病害--辣椒軟腐病 ![]() ![]() 主要為害果實。病果初生水浸狀暗綠色斑,后變褐軟腐,具惡臭味,內部果肉腐爛,果皮變白,整個果實失水后干縮,掛在枝蔓上,稍遇外力即脫落。 辣椒細菌性病害綜合防治方法: 20%噻菌銅懸浮劑兌水600倍噴霧;20%葉枯唑可濕性粉劑兌水500倍噴灑;88%新植霉素可濕性粉劑兌1000倍水噴灑;3%中生菌素可濕性粉劑兌1000倍水混合77%氫氧化銅可濕性粉劑兌600倍水噴灑;58.1%氫氧化銅可濕性粉劑兌1000倍水混合20%葉枯唑可濕性粉劑兌600倍水噴灑。 14、辣椒莖基腐病 ![]() ![]() 定植后經常發(fā)生的重要病害。主要發(fā)生在近地面莖稈部位,病斑凹陷變黑褐色,重癥繞莖擴散,表面呈黑色腐爛,植株逐漸萎蔫枯死。根部是健康的。 莖基腐病防治方法: 1、高壟栽培,把好澆水關,高溫季節(jié)定植后宜清晨澆水,早春栽培在棚內曬水后澆苗。 2、定植前用進行床土處理,按每平方米面積,用2-3克50%立枯可濕性粉劑稀釋1000倍液,充分噴濕培養(yǎng)土,待地面床土稍干后,即可按常規(guī)方法播種。本病多發(fā)生在苗期中后期,及時間苗、移苗,培育壯苗。 15、辣椒葉枯病 ![]() ![]() 露地辣椒發(fā)病多,主要為害葉片,初期在葉背面生出水漬狀小圓斑,邊緣深褐色,病斑中心略凹陷,呈灰白色,重癥時整株葉片大量脫落。 葉枯病防治方法: 藥劑防治發(fā)病初期噴灑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甲霜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75%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2%農抗BO-10水劑200倍液,或50%甲米多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或70%代高樂可濕性粉劑800~1200倍液,或40%杜邦福星乳油8000~100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500~1000倍液,或克星丹500倍液,或50%混殺硫懸乳劑500倍液,每7天噴1次,連噴2~3次。 16、辣椒菌核病 ![]() ![]() 多發(fā)生在近地面莖部或分杈處,病斑水浸狀淡褐色,繞莖一周后上部枝干枯死,濕度大時病部有白色棉絮狀菌絲,后期有鼠糞狀黑色菌核。果實染病癥狀與莖上類似。 菌核病防治方法: 辣椒開花初期到結果期為防治的最佳時 間??奢啌Q選噴28%灰霉克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0%速克 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000倍 液、40%施佳樂懸浮劑600倍液、50%萬霉靈可濕性粉劑500 ~800倍液、40%菌核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也可選用 10%速克靈煙劑或45%百菌清煙劑,每公頃3千克熏治,隔 10天左右一次,連熏2~3次。 17、辣椒臍腐病 ![]() ![]() 缺鈣造成的生理性病害。果實頂部呈暗綠色至暗褐色水浸狀病斑,果肉失水,頂部凹陷,潮濕時常被某些真菌腐生。 臍腐病防治方法: 及時摘除病果,每7天噴1次0.1%—0.3%的氯化鈣或硝酸鈣水溶液,每星期2—3次。 18、辣椒日灼病 ![]() ![]() 發(fā)生在果實向陽面,因被高溫強光照射燙傷果面,呈白色革質狀。 日灼病防治方法: 因地制宜選用耐熱品種。使葉面溫度下降。陽光照射強烈時,可采用部分遮蔭法,或使用遮陽網防止棚內溫度過高。噴水降溫。移栽大田時采用雙株合理密植,密植不僅可遮蔭,還可降低土溫,以免產生高溫為害。與玉米等高稈作物間作,利用花蔭晾降溫。 以上病蟲害防治方法僅供參考,具體可以根據當地情況,在專業(yè)農技師指導下使用。 ![]() 文章參考來源:利果國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