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一種傳說中的生物,在中國古代的傳說以及傳統(tǒng)文化中無處不在。可以說,龍是中國人心目中的第一圣物,是一種文化圖騰的象征,更是構成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元素。時至今日,幾乎沒有人相信龍是一種生物,因為沒有任何人見過,換句話說,古人所說的“龍”只是一種虛構的生物,是唯心主義,但也是一種文化圖騰的象征。不過,也有人認為“不見過就代表不存在嗎,難道古人這么傻會將一種不存在的生物列為十二生肖,列為四象之首嗎”。因此,有人認為龍或許是真實存在的,只不過滅絕了。 ![]() 其實,關于龍是否存在,在考古上也有一定的證據(jù),因為考古出土了不少的先秦文物,或許能夠證實這一點。先秦時代,中國的中心無非是黃河一帶,尤其是陜西山西以及河南,在現(xiàn)代的考古中,這三個省份也有非常重大的發(fā)現(xiàn)。說到山西就不得不提一提青銅器,可以說,山西是中國青銅文明的發(fā)源地,有著“青銅之鄉(xiāng)”的稱號。建國后,山西出土了非常多的青銅文物,尤其是先秦時代的珍貴青銅文物。 ![]() 位于山西省呂梁市的石樓縣就有很重大的發(fā)現(xiàn),上個世紀50年代,當時我國諸多學者前來進行歷史研究,發(fā)現(xiàn)“天下黃河第一灣”這一帶的地理位置非常的好,很適合先秦時代古人定居。因此有學者推測,這一帶必定有著重要的古墓遺址。果不然,一深入的研究就發(fā)現(xiàn)了不同尋常,且不說這里的史前遺址。僅從村民口中就得知這里有著重要的先秦墓葬,因為當?shù)氐拇迕駮r不時在山上挖出青銅器。 ![]() 1959年,山西省石樓縣桃花者村的一座先秦大墓被盜后,考古家對這其進行了搶救性挖掘,結果出土了非常多的珍貴文物,其中不少被山西博物院列為珍寶。但最珍貴的還是墓中出土的一條“巨龍”,這條龍可不是真正的龍,而是一件龍形文物,其真正的名字是“龍形觥”。觥是中國古代盛酒器,流行于商晚期至西周早期,一般是動物的形狀,依照目前出土的文物看,有各種樣式,但此墓出土的龍形觥還是第一次見。因此,立即被國家列為一級文物,并且永久藏于山西博物院。 ![]() 這件龍形文物的出土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甚至就此揭開了千年的秘密。要知道,這龍形文物還有一個歷史傳說,那就是關于姜子牙一神器的傳說。根據(jù)史書記載,姜子牙有一法寶是一件似龍非龍的酒器,酒器狀如小舟,身長數(shù)尺,背上蓋著一只弧形的長蓋,蓋面的中央是一個蘑菇形狀的小鈕,腹部兩側還雕刻著神秘的花紋。關于這酒器的傳說還有很多,而且非常的神秘,最后子牙將這個鱷魚形的酒器予岳父陪葬。巧合的是,這座商周古墓出土的這件“龍形觥”與史書中的記載完全一致,因此有專家認為這就是姜子牙岳父之墓,而文物也就是姜子牙的法寶。 ![]() 文物的出土,證實了學界的一個推斷,揭開了千年的秘密。因為在學界有學者推斷,“龍”是真實存在的,只不過和現(xiàn)代人想象中的龍不一樣,因為在先秦時代,古人認為的龍其實就是“鱷魚”。因為文物上的紋飾其實就是鱷魚紋,與揚子鱷上的紋飾一樣。而先秦時代中原一帶是沒有鱷魚的,因為罕見,所以古人把鱷魚神話,自然而然的也就有了“龍”。龍的原型為鱷魚的說法影響力還是很大的,最早提出這個說法的是中國古史專家衛(wèi)聚賢,如今大多數(shù)國外學者也是如此認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