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莎”是多音字,讀suō。《踏莎行》又名《柳長春》、《江南曲》、《芳心苦》《瀟瀟雨》,雙調(diào),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三仄韻。上下片開頭兩句宜對仗,為了便于閱讀和寫作,對仗句以紅色字標出。
北 宋
寇 準
春色將闌,鶯聲漸老,紅英落盡青梅小。畫堂人靜雨濛濛,屏山半掩余香裊。 密約沉沉,離情杳杳,菱花塵滿慵將照。倚樓無語欲銷魂,長空黯澹連草芳草。
晏 殊(四首)
細草愁煙,幽花怯露,憑闌總是銷魂處。日高深院靜無人,時時海燕雙飛去。 帶暖羅衣,香殘蕙炷,天長不禁迢迢路。垂楊只解惹春風(fēng),何曾系得行人住。
祖席離歌,長亭別宴,香塵已隔猶廻面。居人匹馬映林嘶,行人去棹依波轉(zhuǎn)。 畫閣魂消,高樓目斷,斜陽只送平波遠。無窮無盡是離愁,天涯地角尋思遍。
綠樹歸鶯,雕梁別燕,春光一去如流電。當(dāng)歌對酒莫沉吟,人生有限情無限。 弱袂縈春,修蛾寫怨,秦箏寶柱頻移雁。尊中綠醑意中人,花朝月下長相見。
小徑紅稀,芳郊綠遍,高臺樹色陰陰見。春風(fēng)不解禁楊花,濛濛亂撲行人面。 翠葉藏鶯,珠簾隔燕,爐香靜逐游絲轉(zhuǎn)。一場愁夢酒醒時,斜陽卻照深深院。
陳堯佐
二社良辰,千家庭院,翩翩又覩雙飛燕。鳳凰巢穩(wěn)許為鄰,瀟湘煙暝來何晚。 亂入紅樓,低飛綠岸,畫梁輕拂歌塵轉(zhuǎn)。為誰歸去為誰來,主人恩重珠簾捲。
歐陽修
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熏風(fēng)暖搖征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盡危闌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晏幾道
綠徑穿花,紅樓壓水,尋芳誤到蓬萊地。玉顏人是蕊珠仙,相逢展盡雙娥翠。 夢草閑眠,流觴淺醉,一春總見瀛洲事。別來雙燕又西飛,無端不寄相思字。
秦 觀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煽肮吗^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shù)。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南 宋
周紫芝
燕子歸來,梅花又落,緗桃雨后胭脂薄。眼前先自許多愁,斜陽更在春池閣。 夢里新歡,年時舊約,日長院靜空簾幕。幾回猛待不思量,抬頭又是思量著。
謝 逸
柳絮風(fēng)輕,梨花雨細,春陰院落簾垂地。碧溪影里小橋橫,青簾市上孤煙起。 鏡約關(guān)情,琴心破碎,輕寒漠漠侵鴛被。酒醒霰散臉邊紅,夢回山蹙眉間翠。
洪 邁
院落深沉,池塘寂靜,簾鉤捲上梨花影。寶箏拈得雁難尋,篆香消盡山空冷。 釵鳳斜欹,鬢蟬不整,殘紅立褪慵看鏡。杜鵑啼月一聲聲,無端又是三春盡。
姜 夔
燕燕輕盈,鶯鶯嬌軟,分明又向華胥見。夜長爭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別后書詞,別時針線,離魂暗逐郎行遠?;茨橡┰吕淝剑ぺw去無人管。
元 代
張 翥
芳草平沙,斜陽遠樹,無情桃葉江頭渡。醉來扶上木蘭舟,將愁不去將人去。 薄劣?xùn)|風(fēng),夭斜落絮,明朝重覓吹笙路。碧云紅雨小樓空,春光已到銷魂處。
明 代
陳 霆
流水孤村,荒城古道,槎牙老木烏鳶噪。夕陽倒影射疏林,江邊一帶芙蓉老。 風(fēng)暝寒煙,天低衰草,登樓望極群峰小。欲將歸信問行人,青山盡處行人少。
清 代
徐 燦
芳草才芽,梨花未雨,春魂已作天涯絮。晶簾宛轉(zhuǎn)為誰垂?金衣飛上櫻桃樹。 故國茫茫,扁舟何許?夕陽一片江流去。碧云猶疊舊山河,月痕休到深深處。
現(xiàn) 代
喬曾劬
馬足關(guān)河,鶯啼院宇,舊經(jīng)行地?zé)o覓處。無情惟有紙鳶飛,年年吹綠臺城樹。 三月桃花,一汀芳杜,柳綿如雪飛還住。夕陽西下水東流,蘭舟好載春愁去。
陸維釗
云外鐘聲,渡頭人語,江天一鳥沖波去。夕陽如睡客孤行,殘山青到途窮處。 斷塔風(fēng)鈴,遙村煙樹,舊游不記何年駐?即今花冷寺無僧,紅墻半落空啼宇。(歲寒齋主/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