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06 16:06 編輯/中國道醫(yī)研究院 子宮是一塊沃土,是孕育新生命的場所,也是締造女人年輕美麗的源泉。對女人而言,滑嫩的肌膚、曼妙的身材,是很多人渴望擁有的,而這些,都與子宮休戚相關。 子宮的地位舉足輕重,但子宮也嬌嫩柔弱。比如子宮肌瘤,便是現(xiàn)如今很多女性的健康“天敵”。很多人一聽到“瘤”就嚇得惶恐了,不知道是“切”還是“留”。這么糾結的問題,怎么抉擇?別急!且先看看這些專治子宮肌瘤的秘方! 一、紫蛇消瘤斷經(jīng)湯 【方源】海派朱氏婦科。 【組成】紫草30g,白花蛇舌草30g,夏枯草30g,生牡蠣30g,大薊12g,小薊12g,女貞子12g,旱蓮草15g。 【主治】更年期子宮肌瘤。 【方解】朱老指出,對于更年期子宮肌瘤患者,當以促進斷經(jīng),防瘤生長為治療原則,故創(chuàng)立了紫蛇消瘤斷經(jīng)湯。該方清肝益腎、軟堅消瘤、斷經(jīng)防癌,適用于陰血虧虛、肝火旺盛型更年期子宮肌瘤患者。紫蛇消瘤斷經(jīng)湯以紫草、白花蛇舌草為君藥。 《本草求真》中“紫草入心包、肝。甘咸氣寒,色紫質滑,入厥陰血分涼血,涼則九竅通,二便利……血得寒而涼,得咸而降,得滑而通,得紫而入”。白花蛇舌草具有清熱解毒,利濕消腫,消癰散結之功用?,F(xiàn)代藥理研究發(fā)現(xiàn),紫草和白花蛇舌草均有抗腫瘤作用,紫草還具有抗雌激素作用。紫草與白花蛇舌草相伍為用促進斷經(jīng)消瘤。夏枯草、牡蠣為臣藥。 夏枯草辛以散結,苦以泄熱,主入肝經(jīng),有良好的清肝散結之效。牡蠣,在《本草備要》中記載,“咸以軟堅化痰,消瘰疬結核,老血疝瘕;澀以收脫,治遺精崩帶,止嗽斂汗,固大小腸”。夏枯草和牡蠣同用,能清肝瀉火,平肝潛陽,軟堅散結。大小薊為佐藥,二者相伍為用,寒涼而入血分,能涼血止血,促進斷經(jīng)血止。女貞子、旱蓮草為使藥,兩者配伍為二至丸,主要功效為補肝益腎。朱師認為,更年期患者在七七之年,多精血虧虛,肝腎不足,因此在消瘤斷經(jīng)的同時,還需填補肝腎,以免攻伐太過。 朱氏婦科第四代傳人胡國華教授宗原方之旨,增加寒水石為臣藥?!侗静萸笳妗分小昂置?,生于鹵地,因鹽精滲入土中,年久結聚,清瑩有棱而成也,味辛而咸,氣寒無毒……經(jīng)曰,熱淫于內(nèi),治內(nèi)以咸寒,又曰,小熱之氣,涼以和之,大熱之氣,寒以收之,服此治熱利水,適相宜耳”?!侗窘?jīng)逢原》中“寒水石,治心腎積熱之上藥,腹中積聚,咸能軟堅也;身熱皮中如火燒,咸能降火也”。胡老師認為,寒水石不僅可以降火泄熱,而且能軟堅散結,可謂一箭雙雕,增加斷經(jīng)消瘤的功效。 臨床辨證論治應隨證加減。月經(jīng)量多,酌加茜草、仙鶴草各30g,桑螵蛸12g,海螵蛸12g,芡實須12g,蓮須12g。屬熱,多加地榆、側柏葉、椿根皮各12g。屬瘀,加熟軍炭、炮姜炭各4.5~6g,三七粉2g(沖服),山楂炭12g等。子宮肌瘤壓迫刺激腸道、膀胱,導致腹瀉者,多配白頭翁12g,香連丸。尿頻澀痛者,加金錢草、車前草各12g。腹痛者,伍蒲公英、紅藤各15g,效佳。 二、化瘀消堅方 【方源】海派蔡氏婦科。 【組成】云茯苓12g,桂枝3g,赤芍10g,丹皮10g,桃仁10g,海藻12g,昆布12g,炮穿山甲10g,皂角刺30g,鬼箭羽20g,地鱉蟲10g。 【主治】婦女癥瘕,主要治療子宮肌瘤?;颊咭话銦o明顯癥狀,黏膜下肌瘤可出現(xiàn)月經(jīng)過多;肌瘤過大,可出現(xiàn)壓迫癥狀,如小便增多,大便秘結等。肌瘤不大者可使用本方行保守治療,定期復查,觀察療效;如肌瘤增大,或原本過大者,應考慮手術治療。苔薄,微膩,或有紫斑,或質暗,脈弦或澀。 【方解】本方擬宗桂枝茯苓方加味。桂枝茯苓丸主治瘀阻,下癥塊;海藻、昆布相配,咸以軟堅、消癥破積;皂角刺辛溫銳利,直達病所,潰腫散結;穿山甲散血通絡、消腫排膿,助諸藥以破積消癥;鬼箭羽破瘀行血、消癥結;地鱉蟲活血化瘀、消堅化癥。全方配合活血化瘀,軟堅消癥。瘀滯較甚者可擇用三棱、莪術,大便秘結者可增生大黃或元明粉,有脾虛者可加用白術,兼氣虛者加黨參以兼顧。 三、消癥丸 【方源】天津哈氏婦科。 【組成】黨參15g,夏枯草15g,貫眾15g,生牡蠣30g,海藻15g,三棱10g,莪術20g,炙鱉甲20g(先煎),山慈菇15g,制沒藥8g,丹參15g,水紅花子15g,香附10g,王不留行10g,桂枝6g,土貝母10g,甘草5g。 【主治】子宮肌瘤。 【方解】本方是在《內(nèi)經(jīng)》“堅者消之”“結者散之”的原則指導下,借鑒古人組方用藥之經(jīng)驗,由張吉金與哈孝廉教授在繼承整理哈荔田教授的臨床經(jīng)驗基礎上,篩選有效藥物,自行組方配制而成。全方化瘀消癥,軟堅散結,適用于子宮肌瘤的治療。哈氏消癥丸以化瘀消癥、軟堅散結立法組方,方中鱉甲軟堅散結、化瘀消癥為君藥,意取其性咸軟堅之效。 香附味辛能散,味苦能降,味甘能和,香而能竄,藥性平和,既入氣分,又行血分,可助鱉甲軟堅之功;三棱、莪術、水紅花子、沒藥行氣破血消癥散結;夏枯草、生牡蠣、海藻軟堅散結;王不留行竄上達下,通經(jīng)活絡。上藥共為臣藥。 桂枝溫經(jīng)通陽,以促血脈運行而散瘀;丹參活血理氣通經(jīng);山慈菇、貫眾、土貝母解毒消腫散結。上藥共為佐藥。黨參補中益氣,使祛邪不傷正,為使藥。全方共奏化瘀消癥,軟堅散結之功。 四、血竭化癥湯 【方源】浙江何氏婦科。 【組成】血竭5g(研末另吞),炙穿山甲片6g,桃仁10g,參三七3g(吞),五靈脂12g,制大黃10g,制沒藥5g,片姜黃10g,炙甘草5g。 【主治】癥瘕、崩漏、痛經(jīng)、閉經(jīng)、產(chǎn)后或人工流產(chǎn)后腹痛、惡露不絕等血瘀實證。 【方解】血竭化癥湯是已故全國名老中醫(yī)何子淮先生所創(chuàng),是江南何氏婦科的祖?zhèn)髅胤?。方中以血竭為君者,一藥而功兼補血、破血、止血之用,能攻補兼施,散瘀生新,活血定痛,與較多的攻積散瘀之品同用則較穩(wěn)妥,且無后顧之憂。大黃破積行瘀、攻下瘀血,蕩而去之,使瘀去血行,新血以生,治女子經(jīng)閉、瘀血癥瘕。桃仁質重性降,祛局部瘀血。 參三七能治一切血病,具有止血、散血、定痛的作用,另加制沒藥散血消腫止痛。五靈脂行中有止,既能行血中之氣滯,又具止血之功。炙穿山甲片善于走竄,性專行散,能活血散瘀、通行經(jīng)絡。片姜黃辛少苦多,性熱不冷,辛能散結,苦能泄熱,溫能通經(jīng),破血立通,下氣最速,故其活血行氣之力較強。炙甘草和中緩急,調(diào)和諸藥。何師認為,氣滯血瘀證,能用和藥治者,不用峻藥;在氣者勿動其血,在血者急宜活血散血。 故仿王肯堂《女科準繩》治婦人疝瘕久不消、身瘦脅悶、心腹疼痛方干漆散,自創(chuàng)血竭化癥湯。全方選用甘辛性溫之品,甘以緩急,辛以走散,溫以通經(jīng),以行氣活血、化瘀通脈、消癥止痛,又酌加苦寒之品,攻下瘀血,寒熱并用,集活血、化瘀、止血、生血諸法于一爐。使用本方應隨時注意陰道下血的量、質、色的變化,一般服2~3劑。若陰道下血量增多,呈大小血塊,血色紫暗,此為宿瘀得化而有出路,為藥中病所;若藥后出血鮮紅或淡紅,則瘀血已盡,當停用本法,改用益氣養(yǎng)血之劑善后。 五、子宮肌瘤經(jīng)驗方 【方源】齊魯濱州鄭氏婦科。 【組成】牡蠣30g,鱉甲15g,海藻15g,昆布30g,夏枯草30g,黃芪30g,桃仁6g,三棱6g,莪術6g。 【主治】癥瘕(子宮肌瘤)。 【方解】齊魯濱州鄭氏婦科創(chuàng)始人鄭長松先生認為,凡癥積為病,無不由于瘀血蓄留而致,故瘀血滯留是本病的癥結所在,化瘀軟堅是治療本病的基本大法。在藥物選擇上,鄭長松先生每多選用牡蠣、鱉甲、海藻、昆布、夏枯草、黃芪、桃仁、三棱、莪術等藥物組成治療子宮肌瘤的基本方,并視病情之輕重不同而隨證增損。 牡蠣化痰軟堅,是消癥瘕積塊的有效藥物,且具有斂澀之性,可兼治本病所伴發(fā)之月經(jīng)過多,故凡治子宮肌瘤,均將牡蠣作為首選。鱉甲善能攻堅,又不損氣,陰陽上下有痞滯不除者,皆宜用之。昆布、海藻皆為除痰軟堅之品,況海藻專能消堅硬之病。 夏枯草苦能泄降,辛能疏化,溫能流通,善于宣泄肝膽木火之郁滯,而順利氣血之運行。黃芪為補氣扶羸之品,于大隊化瘀軟堅藥中用之,取“養(yǎng)正則積自除”之義,尚能制攻逐之太過。桃仁祛瘀生新,活血通絡,為血瘀家之圣藥。莪術治積諸氣,為最要之藥,凡行氣破血、消積散結,皆用之。三棱主老癖癥瘕結塊,能治一切凝結停滯有形之堅積。 以上諸藥以攻散為主,攻中寓補,散中寓收,為鄭長松先生治療子宮肌瘤常選。在投藥方法上主張用蜜丸或散劑,認為本類藥物功專力宏,雖治子宮肌瘤收效彰顯,但對病變所引起的月經(jīng)過多每有不利,將湯藥改為丸、散服用,既不致有經(jīng)量過多之虞,又便于患者長期用藥;況且有些藥品處理加工后直接內(nèi)服更增強了藥力,如鱉甲以研末調(diào)服有顯效,現(xiàn)今多炙片入湯藥中煮之,其功效大減??傊枭┰谧訉m肌瘤的治療中,有許多煎劑所不及的優(yōu)點,值得倡用。 六、化癥消瘕湯 【方源】齊魯淄博王氏婦科。 【組成】茯苓24g,制鱉甲20g,桃仁15g,赤芍、桂枝、昆布、炮穿山甲、海藻、牡丹皮各9g,當歸、三棱、莪術各12g。 【主治】痰瘀互結型癥瘕、積聚。 【方解】化癥消瘕湯由淄博王氏婦科王云銘先生所創(chuàng),系王氏婦科的家傳驗方。方中赤芍、桃仁、莪術、牡丹皮、當歸活血化瘀,穿山甲、鱉甲、海藻、昆布軟堅散結,桂枝、茯苓溫通血脈、健脾化濕。 化癥消瘕湯的組方特點: ①辛甘同行,溫涼并用。藥物的四氣五味各具不同的功用,就癥瘕的治療而言,辛、甘、溫性藥物為必選。辛能散能行,具有行氣活血、開郁散結的作用,有祛瘀消癥之效;甘味藥可補可緩,和中,在峻攻的藥物中既能扶正,又可緩和藥物的峻烈之性;溫能通行,暢通經(jīng)脈,涼可清久郁之伏火。 ②痰瘀同治,側重血分。癥瘕多為血瘀夾痰。瘀與痰在本病之中雖有先后側重,但病程較長,日久則互相膠結,相互為病,互為因果。本方以辛溫行血藥物入血分以活血化瘀,佐以海藻、鱉甲、穿山甲、昆布以軟堅散結化痰,使瘀去而痰化,以收痰瘀同治之效。 ③攻補兼施,標本兼治。子宮肌瘤和卵巢囊腫雖是實質性腫塊,但亦往往兼有月經(jīng)的改變,而婦科治療中尤重視調(diào)經(jīng),因而治療中注意培補脾腎,調(diào)整月經(jīng),所以方中用茯苓等健脾之藥。 七、肌瘤內(nèi)消丸 【方源】燕京蕭氏婦科。 【組成】鬼箭羽、赤芍、制鱉甲、生牡蠣、桂枝、丹皮、茯苓、丹參、莪術、王不留行、川牛膝、生黃芪等。 【功能】活血化瘀,軟堅消癥,益氣行滯。 【主治】子宮肌瘤(非經(jīng)期)。 【方解】肖氏認為,子宮肌瘤在其非經(jīng)期時著重于消,寓消于補之上,寓補于消之中。治法以活血化瘀、軟堅消癥為主,兼以益氣行滯。本方以鬼箭羽、制鱉甲、生牡蠣、赤芍等軟堅散結、化瘀藥物為主。 其中鬼箭羽軟堅消癥,赤芍活血化瘀,且不峻猛;鱉甲、牡蠣入腎經(jīng),既能軟堅散結,又有化痰之功;川牛膝補肝腎、活血散瘀止痛、補腎強腰,并能導諸藥下行胞宮,作用于病處;桂枝、丹皮、茯苓三藥配伍取桂枝茯苓丸之義以活血化瘀、緩消癥塊;丹參通行血脈,祛瘀止痛而治療癥瘕積聚;莪術、王不留行破血散瘀消癥、通利血脈;黃芪益氣健脾,補氣行滯,使中氣充盛以統(tǒng)血,脾氣健運以運化瘀血,瘀血去新血生而出血止。 全方共奏散結消痰、活血化瘀、補益氣血之效,既消又補,以消為主,消而不峻,補而不滯,最終達到祛邪不傷正,消散癥積的目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