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長生不老就是不少人追求的目標,這一點從年輕人奇葩的養(yǎng)生方式,和年齡較大的人喜歡購買保健品的行為就能看出。 不僅如此,市面上凡是跟“延緩衰老”沾邊的產品,價格都能翻上幾倍。 ![]() 年輕人的奇葩養(yǎng)生 科學家自然也對如何讓人類延年益壽十分感興趣,所以一直在進行各種探索。 而早前部分科學家在對蘇格蘭野生綿羊進行了長期觀察后,曾得到過結果,研究表明:人類能活多久可能都由基因遺傳決定。 那這么說,人的壽命其實從一出生就確定了嗎?我們有沒有機會“逆天改命”呢? 壽命長管取決于基因遺傳研究衰老機制無疑要從基因入手,所以許多科學家都會選擇方便實驗觀察的哺乳動物。此次作為試驗品的就是蘇格蘭野生綿羊,科學家觀察了它們在20多年間染色體終端,也就是“端?!?/span>的變化。 ![]() 作為實驗品的蘇格蘭也綿羊 最終得出了這樣的結論,綿羊的壽命與端粒的長度有關系,和其是否完好沒有關系。 端粒的長度取決于基因遺傳,而完好程度和后天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有關系。由于端粒的長度與生物體的健康有著密切的關系,甚至說它的長短就可以代表生物壽命的長短。 ![]() 遺傳基因決定壽命長短 所以將綿羊的研究結果類比在人類身上后就能發(fā)現,我們的壽命可能在剛出生的時候就已經注定了。 我們或許無法與身體當中的遺傳基因“作對”,因此生命的長短可能是生來自帶的,有些人的“血條”就是比較長。
![]() 端粒的影響 那么,被科學家列為重點關注對象的端粒到底是什么?它有什么樣的功能呢? 端粒與端粒酶人們發(fā)現端粒的時間還不到百年,它是上世紀三十年代,科學家在研究玉米的基因構成時,發(fā)現了其染色體在受損之后表現出了極強的“黏性”,然后發(fā)現了染色體末端的特殊物質,將其命名為“端粒”。 從端粒的結構示意圖來看,它們就像扣在染色體上的小帽子,保護著染色體,讓人體處于健康的狀態(tài)。 但需要注意的是,這個帽子并不是永久存在且不被消耗的,隨著年齡的增長它們變得越來越短。 ![]() 端粒的結構 端粒一般在真核細胞現狀染色體的末端,由DNA重復序列和特異蛋白復合體結合而成。 當然,咱們也在前文中說了,每個個體的端粒長度是不一樣的,其與基因遺傳有著密切的關系。在這種情況下,端粒決定了壽命的長短,基因遺傳又決定了端粒的長短,最終等于壽命由基因遺傳決定。 ![]() 壽命存在差異 值得一提的是端粒也不是在獨自戰(zhàn)斗,沒有后方補給。不斷幫助它修復為其搖旗吶喊的就是端粒酶,這是一種自帶RNA模板的末端反轉錄酶。 這玩意兒能夠通過自帶的模板,合成端粒末端的重復序列,以此幫端粒把分裂中損失的部分再加回來。
![]() 細胞保持活力 簡單來說,端粒在前線保護著染色體不斷“削尖腦袋”,而端粒酶就在后方瘋狂復制給它加上“帽子”,二者配合得相當到位。 并且需要注意的是,端粒本身對端粒酶的活性也有著調節(jié)作用,所以這二位有著“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特征。 ![]() 端粒酶的作用 綜上所述,端粒確實是細胞的一道保險,而在持續(xù)的研究下,許多科學家都認為端粒與人體的衰老和疾病有著密切的關系。 端粒與衰老、疾病咱們關注到衰老應該更多是流于表面,比如長了些皺紋。 而事實上衰老當中出現的細胞老化、代謝降低、各種組織出現炎癥,從深層來說,都反映了線粒體、蛋白穩(wěn)態(tài)、表觀遺傳學、DNA修復的變化,這些都與端粒功能障礙有關系。 ![]() 衰老不止在于表面 因為咱們在上文中說了,科學家在發(fā)現和研究端粒功能的過程中,認為身體細胞和功能均受端粒系統的調節(jié),所以它正常運轉有活力的時候,咱們的身體就倍兒棒,而一旦它罷工,衰老疾病就要找上門來了。
![]() 復制過程中端粒變短 可見,端粒功能出現障礙之后,就意味著染色體的帽子無法被正常修復了,導致生物體進入衰老階段。 這個衰老當然不是一下就會到來的,而是在它不斷縮短的過程中,畢竟端粒越短,細胞增殖的速度就越慢,導致疾病發(fā)生的概率變高。 ![]() 不同年齡段的端粒長度 以心血管疾病為例,在科學家的跟蹤研究下發(fā)現,患有這類疾病的患者其白細胞端粒的長度確實比正常人的要短300bp左右,這個數值代表著8年左右的年齡差。 除此之外他們還研究了腫瘤、退行性疾病、糖尿病等病人的端粒長度,最終都得到了類似的結果。 再結合前文中科學家從蘇格蘭野生綿羊身上得到的研究結果,這不就等于用端粒給人類判死刑了嗎? 換句話說,運氣好點,受遺傳基因的影響端粒本身較長,那么確實可以活久一點,但也無法達到“永生”,因為這個“小帽子”遲早會被磨完。而運氣不好的,端粒生來就比別人短一截兒,這真就是生來輸在“起跑線”上了。 ![]() “端粒生來就短很吃虧” 不過,倒也不必這樣悲觀,因為就算基因遺傳對我們壽命的長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大家依舊可以利用運動來讓端粒的活性增加,讓它不要太早出現功能障礙,以此做到延緩衰老。 運動對端粒的影響咱們常說“生命在于運動”,這不僅是一句口號,因為事實證明運動確實和“生命”的長短有一定的關系。以常年保持健康生活作息和規(guī)律運動的鐘南山教授為例,他僅從外表看起來就比同齡人年輕很多。 ![]() 而科學家在研究如何讓端粒維持活性,甚至變長的實驗當中,認識到了運動與這之間密切的聯系。他們專門對運動員和久坐辦公室的人群進行了端粒研究,發(fā)現保持長期運動的運動員確實有著更長的端粒。 ![]()
可見,運動確實是延緩衰老、延長壽命的密碼。不過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還是沒什么用的,必須要堅持下去。 ![]() 堅持運動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科學家表示,除了運動以外,還應該加上飲食的控制。如果一味地攝入高熱量、高脂肪食物,也會在長久之下影響端粒的活性。 甚至有人說,我們身體當中的基因其實是根據飲食和運動量來判斷大家身處的環(huán)境,在適當的饑餓和運動消耗下,身體會認為我們生活在比較艱難的環(huán)境中,并不適合繁衍后代,所以會將我們的生物鐘“調整”一下,讓端粒多干一陣活。不過這樣說,咱們就好像只是負責傳遞基因的載體,確實很難讓人接受。 ![]() 飲食與運動雙管齊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