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說:“一墳二宅三命”,古人認為,風水是左右人類命運的樞紐,它既可趨吉避兇,也可庇蔭子孫。經過長期摸索,人們把風水中最重要的五要素合稱為“地理五訣”,即:龍、穴、砂、水向。也可以稱為:覓龍、點穴、察砂、觀水、立向。 龍:即蜿蜒的山脈,山脈的走向與龍的軀體一樣千回百轉,所以古人形象地稱其為龍。平原沒有山體,龍便轉入地下,即起伏不定的巖土層。風水學所講的“氣”便依附于龍,氣的走向和龍脈一致,龍斷則氣斷。龍有吉兇之分:光肥圓潤、勢雄力足、雄偉磅礴的山脈稱為真龍;崩石破碎,歪斜臃腫、勢弱力寡、樹木不生的山脈稱為老龍、死龍。 穴:古人認為,大地內藏有“生氣”,它可以帶給人們福澤。生氣是流動的,遇風就會散,遇水就會止。選址要選擇生氣凝聚的地方,即風吹不到卻又有水流動的地方,這個地方被稱為“穴,它是氣隨著龍而來并最終聚集的點。穴有陰陽之分:陽穴指住宅,陰穴指墓地。穴可大可小,既可以是一個地區(qū)、一個城市、一個住宅小區(qū)、一個樓房,也可以是一個房屋、一張桌子。 砂:穴的前后左右的山稱為砂。風水學以四神獸來命名砂山:前(南)朱雀,后(北)玄武,左(東)青龍,右(西)白虎。好的住宅除了背后有靠山外,左右兩側還應該有起護衛(wèi)作用的砂山,使整個穴場成兜抱狀,擋風對氣場的破壞,達到聚氣的作用。 水:即河流或道路。氣是隨著水而走的,水的走向就是氣的走向,水的流動帶動氣的流動,不同的水聚到的氣也不同。在現實生活中,人對水的依賴超過對山的依賴,如古人所說:“山管人丁,水管財”“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 向:地理五訣的最后一步是“立向”,即根據“龍穴砂水”的情況確定房屋的“坐向”(背對的方位為坐,面對的方位為向),使“龍穴砂水”都為我所用,讓生氣“聚而不散”。在地理五訣中,“向”排在最后,但它卻是第一要素。古人云:“千里吉兇一向間”,“龍穴砂水”如同建筑材料,把這些材料按圖紙去建造,最終要由“向”來決定。“向”在此過程中起著提綱挈領、總括全局的作用。立向后才可以判斷龍是生龍、死龍、旺龍、絕龍;砂的吉兇以及是否得位;水是生水、旺水、衰水、墓水…… 勘察風水的最終目的就是找到合適的建房或下葬之處,這個位置就是穴。所以說,穴是地理五決的核心,“龍砂水”都是為它服務的。想找到好的穴,先要入山尋龍:在眾山中找到生氣充盈的山脈,然后順著它的走勢找到山勢的止息之處,這里就是生氣凝結之地。然后查看它附近的砂水形勢,“砂環(huán)水抱”則附近有吉穴,“砂飛水走”則不會有吉穴。找到穴地后,將羅盤放在其中,確定朝向…這個過程很復雜...... |
|
來自: 謹身節(jié)用華 > 《地理、風水、擇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