饅頭是中國的傳統(tǒng)面食之一,在北方也是最常見主食之一,同時它也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我家餐桌上。平時蒸饅頭喜歡搭配家中有的各種雜糧食材制作出不同風味的饅頭,比如:全麥面粉、玉米面粉、南瓜、紅薯、紫薯等等,白面饅頭就不經(jīng)常做,前幾天有朋友想學著做饅頭,說做過多次怎么都做不好,不是表面不光滑,就是蒸出來的饅頭不夠蓬松,吃起來像石頭一樣硬,每次看我分享的饅頭都很好,就詢問制作技巧,所以前兩天特意抽空拍了一個白面饅頭的食譜,再次將制作過程的注意事項整理出來分享給大家。 饅頭是否松軟和好吃與否,主要取決于揉面和發(fā)酵,這兩步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其中那一步?jīng)]做好都會影響?zhàn)z頭的口感和外形。偽原創(chuàng)在線外鏈發(fā)布 準備食材: 老面粉230g、白砂糖1大勺(約8g)、酵母2g、清水120g 制作方法: 1、將老面粉、白砂糖、酵母依次放入揉面盆中,分次慢慢加入清水,一邊加清水一邊用筷子攪拌成絮狀,然后用手揉成光滑有彈性的面團。清水的用量建議根據(jù)面粉的吸水性適當做調(diào)整,蒸饅頭面粉與水的比例一般是2:1,即2份面粉加1份清水; 2、面團揉好之后蓋上保鮮膜放置在常溫度下發(fā)酵45分鐘左右,面團發(fā)酵好之后用手抓起一塊能看看內(nèi)組織氣孔非常均勻。發(fā)酵的時間要根據(jù)氣溫變化靈活掌握,夏天溫度高發(fā)酵快,冬天溫度低發(fā)酵慢。發(fā)酵好的面團一般是原面團的2.5倍大小左右。另外,還可以采用低溫度發(fā)酵的方式制作饅頭,即將面團揉光滑之后放入冰箱中冷藏發(fā)酵15小時以上再使用,蒸出來的饅頭口感也一樣暄軟; 3、將發(fā)酵好的面團取出放在硅膠墊上,先排空面團中的空氣,再用刮板平均分成8個小面團; 4、取其中一個小面團,在硅膠墊上反復揉至內(nèi)組織無氣孔、外組織光滑的狀態(tài)(每個小面團至少需要反復揉100次左右),面團揉好之后再用手掌握住它在硅膠墊上來回滾圓。蒸出來的饅頭表面是否光滑、內(nèi)組織是否細膩均勻主要起決于這一步,制作時不能偷懶,我為了給朋友看效果,這次蒸出來的饅頭,有表面特別光滑的,也有表面有氣泡狀態(tài)的; 5、面團揉好之后放在墊有濕蒸布的蒸籠中,每個饅頭坯子之間需要預留些空隙,給饅頭發(fā)酵的空間。然后按上述同樣的方法將剩余的面團全部整形完成; 6、所有的饅頭坯子制作完成后,蓋上蒸籠的蓋子松弛15分鐘左右; 7、饅頭坯子松弛好之后,將蒸籠放入臻米折疊電蒸鍋中; 8、蓋上臻米折疊電蒸鍋的蓋子,接通電源,設置蒸制的時間為15分鐘; 9、操作完成后,剩下的工作就交給臻米折疊電蒸鍋來完成,這款電蒸鍋不僅顏值高用起來也特別方便,接通電源10秒就可以出蒸汽,大大節(jié)省蒸的時間,用完之后將它折疊起來收納,大大節(jié)省廚房的空間; 10、15分鐘之后饅頭蒸制完成,關掉電源,不要著急出鍋,先燜3分鐘左右再打開鍋蓋,白白胖胖的饅頭就可以出鍋; 11、給大家來幾張饅頭的成品圖; 小貼士: 1、揉面時如果覺得用手太費勁,可以借助廚師機或面包機幫忙,能省時又省力; 2、家中沒有老面粉的朋友可以直接替換成普通面粉,制作方法一樣; 3、蒸饅頭加少許白砂糖可以促進面團的發(fā)酵; 4、整形饅頭坯子的過程中適當撒少許干面粉做手粉,防止面團粘手或硅膠墊; 5、饅頭、包子、花卷一般建議冷水上鍋蒸,蒸好之后不要著急出鍋,要先燜3分鐘左右再出鍋,就不會出現(xiàn)饅頭呈塌陷或死面的情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