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黃姓在宋版《百家姓》中位列第96位。至2018年,黃姓人口約有3000萬左右,約占全國人口的2.2%;按人口算,黃姓排名第7位。本次宗譜原是公元一九八八年戊辰年孟冬所錄,為了先輩心血,賤貴、連國等宗親在工作之余錄入電子文檔以便保存,錄入過程難免有誤。 ![]() ![]() 祠堂對聯(lián)大宗祠祠堂對聯(lián)世澤浚源長 孝友無雙 千秋俎豆昭前烈 家聲遺韻遠 文章第一 百代衣冠啟后賢 稽陸終譜系姓氏匪遙百代衣冠垂赫濯 考江夏家乘輿圖未遠千秋俎豆薦馨香 紀念宗枝由萬郎而迨智卿五桂騰芳長濟美 考稽祖裔自通明而至云彩六房分派祀公興 大門對聯(lián)陸終世澤,江夏家聲。陸終譜系,江夏家乘。 岳州世澤,江夏家風。循良第一,孝友傳家。 循良第一,孝友無雙。撫州著績,江夏流徽。 撫州世澤,江夏家聲。文章華國,忠友傳家。 祠堂頂梁對聯(lián)邵武平章公述家譜五世同居 統(tǒng)三妻廿一子兒孫到處立綱常 ![]() 詩說平潭栗崗村江夏堂峭公詩駿馬匆匆出外鄉(xiāng),任從隨處立綱常。 年深外境猶吾境,日久他鄉(xiāng)即故鄉(xiāng)。 朝夕莫忘親命語,晨昏須薦祖宗香。 惟望蒼天垂庇佑,三七男兒總熾昌。 井公詩云先公負笈寓程鄉(xiāng),卜宅移居五馬坊。 瀧井蟠龍仍舊貫,寒波影片筑新莊。 水流脈脈源流遠,天北巍巍引望長。 世澤他鄉(xiāng)繩祖武,唪唪瓜瓞侍君王。 僚公詩云梅江岡上舊華堂,閥閱久傳江夏黃, 百里華封留政績,千年翰苑擅文章。 綿綿世澤流孫子,赫赫家聲自漢唐, 一見譜圖應起敬,令人遠仰昔高陽。 注;程鄉(xiāng),指梅州。梅江,指廣東嘉應(梅州)。高陽即顓頊。 景星堂百代衣冠長振秀,千年山水永朝宗, 祀祖禮神祺福祿,維綱紹紀纘經(jīng)綸。 傳世顯祖軒轅氏…顓頊…伯益…陸終…春申公…香公…峭祖…井公…景升…?;⒐f公…云彩… 江夏堂族譜序混池開肇由盤古,三才定位,厥有陰陽,自軒轅氏立極賜姓賜氏,支分派別始興譜牒以紀世序,使后世子孫知祖宗之所自來世序之前后,窮本溯源,千秋枝萬派,條分縷析興國,文史紀世統(tǒng)敘帝王,上承下受流傳不替其義一也,吾姓之源陸終之后有南陸公兄弟六人,公居陸食邑于黃,遂因地而賜姓焉,迄今數(shù)千余年也,渺渺無稽,普天之下為黃姓者總不離乎南陸公之苗裔也,至二十三世淵公誕生居于江夏之城西,其后兒孫森森,衣冠振振,則有修德、通、前、由植等公著厥名焉。閱七十四世歇公相楚為春申君,生男十三女一,文經(jīng)武緯,彬彬盛焉,加官進爵珠履三千。迨顯祖香、瓊、賁、琬、愷康、黃謙等并權賈、伯淳、湘杲、侃裳、儀節(jié)、震相、肅彬、諸祖顯名于世。有若建成侯、有若尚書令、有若豫州牧、有若御史官、有若待征君,加官封爵而不一焉。泊乎九十四世彬侃公因蜀亡世亂由江夏徒居信州僅居五代,至侃錫公由光州而宅居禾平,傳受憲公祖,至奕綸公號從魁入閩分居邵武之禾平鶴藪樂國樂郊,梁帝贊歡江澤若千頃之渡上旌旗為,文章第一,德著多才,閱歷方流。一百廿五世峭祖出為唐封千戶侯平章閣大學士,累官工部尚書,妣配官、吳、鄭氏生子各七,以生齒繁盛,留三長侍奉故里,余皆命擇勝地而處焉,送之以詩,散住江 浙 豫 章 嶺南 諸郡多是其苗裔也,溯前士建南朝尚書宋文帝元年公修族譜于嘉州。其后一百三七世震公字伯起登宋進士授點翰林,官至煥章閣大左司馬尚書侍讀右春坊,官封太保,端拱元年錄譜一卷奏上圣主,御書批云:黃氏始佐人君,歷代簪纓,實為忠孝,江夏無雙,慶流后裔。震祖拾譜與峭山祖之書院而藏也,命囑后裔嗣孫世宜重修勿致斷缺,余遍覽遠方諸郡家譜,有載淵公為始至今方十余世者,有載飛虎而生歇公者,有載瓊公生琬琬生峭祖者,各信其真,各執(zhí)其實,此有失祖之根源不知祖之而來由者也,按我黃氏自始至今閱歷年歲四千有余也,世未滿百譜不全也,飛虎仕于商黃歇相于楚載為父子譜不全也,瓊生于漢朝峭出唐末三代相連譜不全也,況諸公等載在綱目班班可考,且震祖命后裔歷修之原本尚存而知也,豈由己意而敢妄援者乎,故予等合族當承震祖之命而重修流傳不替,使百千萬世之裔知其親疏,序其昭穆,無致網(wǎng)絡散失,庶親其親,長其長,上不墜貽謀之家聲,下可綿子孫之世澤也,豈不庥哉是為序?!∷氖晷脸髿q裔孫 廷華 拜撰(乾隆四十六年辛丑歲裔孫廷華拜撰) 峭山公世祖概況志黃峭山,諱岳,字一郎,號青崗,謚文烈,后裔尊稱為峭公或峭山公,自幼沉宏,有智略,官至工部侍郎,峭祖壽年八十三,勅葬鶴藪黃家林辛山乙向,在江西撫州府宜方縣風送洞金角,墳前有一湖為記。妣官氏號妙秀,葬在大鼠崗癸山丁向;吳氏,號妙香,葬在南莊鳳尾崗巽山乾向;鄭氏,號妙季,葬在官濟菴庚山甲向。上官氏生子七:和、梅、荀、蓋、楚、龜、洋;吳氏生子七:政、化、衢、盧、福、林、塘;鄭氏生子七:發(fā)、潭、城、延、允、井、層。以妻房大小兄弟二十一人排行順序是:和梅荀蓋楚龜洋,正化衢盧福林塘,發(fā)潭城延允井層,官吳鄭氏永流芳。峭公當月何官職,唐宋相交內(nèi)閣郎,代代兒孫須緊記,宗技葉茂慶書香。 峭公三郡君,各自吟詩一首,后世子孫尊稱為三媽太詩 上官氏夫人詩云:才郎峭老有三妻,官吳鄭氏三七齊。創(chuàng)業(yè)興家離祖地,歸來報命省親幃。(亦作官氏),誥封一品夫人,號妙秀,葬在大鼠崗癸山丁向。 吳氏夫人詩云:吾年八九難期會,奕葉分枝為汝題。尚有富貴與貧賤,相逢須念共根蒂,誥封一品夫人,號妙香,葬在南莊鳳尾崗巽山乾向。 鄭氏夫人詩云:禱造蒼天佑各鄉(xiāng),官吳鄭氏三七郎。奉奏公命吾兒去,投轍綿綿奕世昌,號妙季,葬在官濟菴前面庚山甲向。 囑媳詩:官氏詩云: 駿馬堂堂出異鄉(xiāng),元旦日食素一餐。 吳氏詩云: 駿馬皇皇出異方,元旦日食素二餐。 鄭氏詩云: 駿馬匆匆出異方,元旦日食素三餐。 井公世祖概況志黃井(928—1008),又名黃昌,字維楊,又君寵,號子城(亦云“國臣”)。福建邵武黃氏大始祖峭山公之廿子。自少年始,即天賦英敏,志超常人,鄉(xiāng)試中舉,進士及第。初任南豐縣尉,后官至任朝烈大夫,刑部尚書。公娶李氏、戴氏、朱氏、丁氏、姜氏五夫人,生十五子:大成、大全、大同、大忠、大用、歷堯、歷舜、賁毓、職權、成剛、奎聚、成廉、成恕、澄、維。公之后裔均書香綿延,簪纓傳世。公之后裔遍布海內(nèi)外,多達四、五百萬之眾,成為黃姓著名的望族。 繁衍世系早期世系 第一世、昌意(黃帝之子,有熊氏子派) 娶蜀山氏,女昌仆、女昌樞,感瑤光貫日月之祥,生子:顓頊。 第二世、顓頊 名連堤,于若水少昊裔孫女妻之,見玄鳥之墮卵而吞之,生子:大業(yè)。 第三世、大業(yè) 炎帝神農(nóng)十二代孫也。生子:少典。 第四世、少典 傳少典治水土,生子:女莘。 第五世、女莘 以豕龍女妻之,生子:大費(伯益)。 第六世、大費 禹平水土佐舜,以劉累女妻之,生子:卷。 第七世、卷公 娶杜韋氏女,生子:回。 第八世、回公 娶姬女,生子:陸終。 第九世、陸終公 初于黃,妻湯氏,生子六:次南陸,受姓于黃氏。 第1世、南陸公 諱定,始封黃,食邑于黃,遂以黃為姓,妣李氏,生子:嘉、臺、袁(表)。 第2世、嘉公 兄弟三人俱居湖廣江夏縣,故黃氏之郡以江夏名,妣袁氏,生子:奇。 第3世、奇公 妣戈氏,生子:最。 第4世、最公 妣龔氏,生子:舒。 第5世、舒公 妣光氏,生子:厚、原。 第6世、厚公 妣元氏,生子:冕、哻。 第7世、冕公 妣京氏,生子:凱。 第8世、凱公 妣福氏,生子:函。 第9世、函公 妣戈氏,生子:俞、氽、全。 第10世、俞公 妣貞氏,生子:壽。 第11世、壽公 妣元氏,生子:所。 第12世、所公 年十五,望水濱有物授圖純青赤色皆蝌蚪,公讀之識天下水勢,仍佐夏禹王治水,禹即位拜為水師,視諸小水未治者咸治之,妣紀氏,生子:俠仙、作仙。 第13世、俠仙公 性喜音律,仲康時為樂正,妣姚氏,生子:范、镕、模、型。 第14世、模公 隱居不仕,妣柏氏,生子:要、覃。 第15世、要公 學黃帝兵法能解其微,年三十游于外,仍與遺臣靡佐少康,討寒浞斬之,少康即位,以靡為左相,公為右相。夫人胥氏,生子:剛中。 商朝世系 第16世、剛中公 妣錢氏,生子:龍、麟。 第17世、龍公 諱隆,妣弋氏,生子:鄴、邲。麟公 妣弋氏。 第18世、鄴公 妣刑氏,生子:應。 第19世、應公 諱膺,妣紀氏,生子:正、直。 第20世、正公 妣唐氏,生子:暢。 第21世、暢公 妣古氏,生子:秉。 第22世、秉公 妣凌氏,生子:淵、深、潛。 第23世、淵公 妣趙氏,生子:綺、綱、紹、續(xù)。 第24世、綺公 妣周氏,生子:顏、顗、頂。 第25世、顏公 博學強識,具武文資,遇有莘之野與伊尹語,尹奇之,后尹授湯王之聘,大舉伐桀,尹即薦公為仕,凡有所議謀劃了然,湯稔其才,于登極后,遂置公于左右為計書臣,夫人棘氏,生子七:修德、候德、儻德、條德、倜德、傅德、俅德。 第26世、修德公 以德顯于世,太甲末年,召顧問合旨命為民牧,累官至宰相,夫人王氏,生子:慮、虞、虔。 第27世、虞公 妣郁氏,生子:韻、韶。 第28世、韶公 妣方氏,生子:丘源。 第29世、丘源公 妣郝氏,生:若湘、若洙、若泗、若淮、若漢。 第30世、若洙公 妣樊氏,生子:文。 周朝世系 第31世、文公 妣弋氏,生子:范、策、籓、篤、節(jié)、簇。 第32世、籓公 妣祁氏,生子:立德、立功、立言。 第33世、立言公 為牧正,有功升田正,會祖壹遷耿,上書言事,后為納言,恭人風氏,生子:典、謨。 第34世、謨公 妣方氏,生子:禮盛、禮平、禮起。 第35世、禮盛公 達三才之學,為朝散官,祖辛崩,立祖丁,公有定策勛,超升納言,夫人王氏,生子:禎、祎、祉、禔、禧。 第36世、祎公 祖丁時,官朝散郎,妣李氏,生子:友石。 第37世、友石公 妣簡氏,生子:固、囿、國、圖。 第38世、固公 妣和氏,生子:敬、恭、莊、肅、周。 第39世、敬公 篤學明理勢,小乙崩,武丁即位,以公博雅,亦拜納言,妣石氏,生子:惠、思。 第40世、惠公 妣柏氏,生子:锜、鉞。 第41世、锜公 妣岑氏,生子:署。 第42世、署公 妣劉氏,生子:胤。 第43世、胤公 九歲讀丘索之書輙能自解,十五游毫,廩辛崩,庚丁立,召公為田正不曠厥,官超五級為計臣,而稅斂益薄,國用益充,其大要在令國之富寓于民,以故無盜賊之虞,甲兵之擾,以耗其國儲,夫人封氏,生子:瑤、琚、玖。 第44世、玖公 妣江氏,生子;光祖。 第45世、光祖公 妣倪氏,生子:敦復。 第46世、敦復公 妣院氏,生子:通、達、逵、遠。 第47世、通公 年廿出游岐下,聞姜子牙有道德,征受業(yè)焉,子牙與論天地自然之利,公得其旨,會西伯載子牙歸,子牙以公管幕事,世子發(fā)召見,謀議多合,伐殷以后即命為司農(nóng),夫人李氏,生子:衍、誠、清、恭。 第48世、衍公 母夢月吐氣而貫其日而孕,公生百日能言,稍長取羲農(nóng)后所有文字皆編讀之,且能觸事立言,補其不逮,尤加意于禮樂,嘗語人曰:淑身壽世禮樂為宜,節(jié)奏儀文皆天地所自有,惟圣人能精察而體之,聞者欽重會,母卒廬于墓間,當哭泣時,土著其淚產(chǎn)靈芝,晚有十一鶴同守其廬不去,州牧以聞報闕,召詣鎬,成王喜其有華國之才,命為佐史,累官至司徒,年六十年卒,夫人姜氏,生子:丙、辛、水。 第49世、丙公 康王時,以州牧薦為佐史,侍太子,六十休官,夫人李氏,生子:鄂、郴、都。 第50世、鄂公 妣李氏,生子:昭、曜、暉。 第51世、昭公 官州牧,妣李氏,生子:魯、寧、夙、順、守。 第52世、魯公 妣張氏,生子:煦、喻、葉。 第53世、葉公 妣張氏,生子:企、介、仝、令。 第54世、令公 妣賀氏,生子:珙、琪。 第55世、珙公 妣江氏,生子:顯、榮、貴。 第56世、顯公 博學有俊才,居恒教授善啟發(fā)人,宣王即位,以其和,薦命掌國學,后升大司徒,享壽八十歲,妣章氏,生子:寬、堯、先。 第57世、寬公 官司農(nóng),妣李氏,生子:豪、京、亨、亮。 第58世、亮公 名志,初為洛邑令,平王遷洛,升大司徒,妣葛氏、副妣袁氏,生子:安明。 春秋世系 第59世、安明公 諱砥之,妣李氏,生子:前。 第60世、前公 諱潛發(fā),工御射,通墳索書,與祝史筠相友,善言于晉疾為曲客官,莊王即位,晉侯入觀,公相禮無失,莊王大悅,享晉侯加俎豆,晉侯歸,遂以公為相,七十卒,夫人馮氏,生子:瀅。副妣賀氏,生子:院、陳、陶、陽。 第61世、瀅(纓)公 妣鄒氏,生子:由植。繼妣姜氏,生子:文金、文亹、文和、文明、文茂。 第62世、由植公 周襄王時為鄭相,鄭國以昌,夫人丁氏,生子:顯忠、致忠、思忠。副妣杜氏。 第63世、顯忠公 仕齊,周頃王崩,匡王立,諸候會葬,齊侯以公從,成禮而歸,齊侯韙之,命掌國教,越二年請命匡王,立為齊相,夫人甄氏,生子:體。 第64世、體公 官任隴西侯,妣王氏,生子:喬。 第65世、喬公 妣房氏,生子:象、彝。 第66世、彝公 官任主簿,妣邱氏,生子:重、量。 第67世、重公 字有,官為侍中郎,妣王氏,生子:庠、序。 戰(zhàn)國世系 第68世、序公 字殷學,妣宗氏,生子:新。 第69世、新公 字用明,妣祝氏,生子:臧。 第70世、臧公 封秦大夫,字居善,宜人卜氏,生子:景脩。 第71世、景脩公 字東日,以儒道事封秦丞相,而秦任商鞅尚耕戰(zhàn)刑法,公力辭不聽,遂辭相位,入新羅以避秦,夫人鄭氏,生子:式、武、熹、勝。 第72世、武公 字仁略,妣章氏,合葬新羅虎山,生子:伯翰、伯建、伯佗、伯勵、伯濟。 第73世、伯建公 字興立,妣王氏,俱葬新羅,生子:歇、歐、歆、斂、歙。 第74世、歇公 生于新羅,性豪曠,多智慧,既長而歸江夏故居,仕晉不合乃事楚,為考烈王相,封春申君,死葬江夏縣黃鶴鄉(xiāng)仁義村,巽山干向,立有石人、石馬、石象等項。夫人李氏,附葬右邊。生子十三;尚、長、暉、灞、強、召、曼、向、平、義、瑩、遠、逮,生女一;名貴姑,深諳兵法,以平虜功,封司馬烈女。 秦、漢、三國世系 第75世、灞公 字楚王,封左丞相鎮(zhèn)國大將,妣李氏,生子:廣。 第76世、廣公 妣吳氏,仕楚官執(zhí)圭,生子:藉、荇、荊、蒿、艾。 第77世、蒿公 字草臣,多智謀而喜閑寂,漢高祖時為真定太守,政績甚彰,年三十五休官學道,改名安,宜人韓氏,繼妣蔣氏,生子:定國、護國、平國。 第78世、定國公 字正平,漢高帝十年舉正直為沛縣令,文帝即位命攝河中太守,夫人羌氏,生子:嵩、昆。 第79世、嵩公 字中岳,文帝二十年應本州島辟(征召),為戶曹椽,綱舉目張,州牧上其績,召為倉曹正,景帝即位,擢安定太守,恭人韓氏,生子:彬、彰、彩。 第80世、彰公 字大文,封河南郡公,夫人柳氏,生子;霸。 第81世、霸公 字次公,為河南太守,持法寬平,宣帝戊申召為廷尉正,明年為丞相,長史,以夏侯勝不立武帝廟樂坐,公阿縱俱下獄因從勝,受尚書,古今治道大有發(fā)明,宣帝嘉之,公出守穎川,治行第一,至戊午歲征拜京兆尹,癸亥賜爵關內(nèi)侯,進太子太傅,丙寅為丞相,封建成侯,壽八十,死葬大菱塘下岸,三夫人俱合塋,夫人陳田公女,生子;容、宏、敬、季;繼妣紀氏、巫氏,生子;劉、釗、剴。 第82世、宏公 名以貴,字良佑,公幼能騎射,性厚而純,武帝三十年,召補宿衛(wèi),從獵上林射飛鳥必中,帝驚問曰:“有道乎”。對曰:“道無不,有此其一焉?!钡垲M之,擢京兆刺史,以德令下,民不忍欺,任滿入為左諫議,至輪臺議起,帝莫能決,召公入問,公頓首曰:“至貧者兵也,兵止,貧自止?!鳖櫛菹聢D之帝,愴然曰:“卿言是也?!奔聪略t罷輪臺議,而以京兆太守旌諫職焉,恭人李氏,生子:祐、祜、祺。 第83世、祐公 字篤周,宣帝初立,以賢良起家,為外黃令,除伏莽有功,召為中郎將,而帝好明察言事者多屈于辯,公獨引經(jīng)按律娓娓不休,帝譽之曰:“如黃祐,不愧有口矣?!币阅峡ぬ厥谥?。恭人張氏,生子;馝、馥、馡、馠。 第84世、馡公 字菊園,好經(jīng)齊學,年二十,值匈奴猖獗,公詣闕言戰(zhàn),守愷切詳明,元帝心動,以中郎將授之,仍壘塞比軍事,數(shù)以奇計,亂匈奴進止,帝嘉其功,拜敦煌太守,恭人項氏,生子:喜、善、良、享。 第85世、喜公 字如節(jié),別號欣樂翁,有道之士,妣劉氏,生子:靖、嘖。 第86世、靖公 字自先,三教九流靡不通貫,尤遂于牛醫(yī),妣郭氏,生子:憲、慧、懋。 第87世、懋公 字昭武,妣梁氏,生子:香。 第88世、黃香(約68年—122年),字文強,江夏安陸(今湖北云夢)人。東漢時期官員、孝子,是“二十四孝”中“扇枕溫衾”故事的主角。他年方九歲時,便知事親之理,名播京師,號曰“天下無雙,江夏黃香”。后任郎中、尚書郎、尚書左丞。又升任尚書令,任內(nèi)勤于國事,一心為公,曉熟習邊防事務,調(diào)度軍政有方,受到漢和帝的恩寵。后出任魏郡太守,于水災發(fā)生時以自己的俸祿賞賜來賑濟災民。不久被免職,數(shù)月后在家中去世。其子黃瓊、曾孫黃琬,都官至太尉,聞名于天下。妻子;李氏、鄭氏、陸氏、胡氏,生子;黃瓊,官至太尉,封邟鄉(xiāng)侯,卒贈車騎將軍,謚忠侯。又有黃瑰、黃璉、黃理、黃琛、黃瓚、黃珂、黃琉。 第89世、瓊公 夫人,陳氏、顏氏、李氏,傳說三位夫人共生十四個兒子:守亮、閣、妥、儲、賤、明、恕、干(一作潛)、縉、卿、賁、資、贊。 第90世、賁公 字其文 官至兵部尚書 妣李氏,生子;詔、琬、預、順。 第91世、琬公 字子琰,自幼聰明超群,建和元年正月朔日,蝕京師不見,祖瓊,以聞,狀太后問所蝕多少,瓊未能對,琬在傍曰:“何不言日蝕之余如月之初?!杯偞篌@,即以其言應之,后征為豫州牧,削平賊寇,威聲大振,加光祿大夫,封關內(nèi)侯,復封陽泉卿侯,因王久謀誅董卓被害。夫人李氏、吳氏俱葬里田居,生子:權賈、保義。 第92世、晉卿公 字權賈,妣[],生子;敬夫、明夫。 第93世、敬夫公 字天祥,妣諸葛趙氏,生子;(正)廣、(正)慶。 第94世、廣公 字彬侃 居信州,妣鄭氏,生子;柏綰。 第95世、柏綰公 字仰通 妣高氏,生子;濟芳、廣芳、囂芳。 西晉世系 第96世、濟芳公 字義遂 號璦 妣歐氏,生子;伯淳、伯溫。 第97世、伯淳公 字參 號贊可 妣譚氏,生子;必福、必祥。 第98世、必福公 字成棍 號儀珣 妣李、宋氏,生子;侃錫。 第99世、錫公 字荊茂 號興賢 妣徐氏,生子;湘杲、旺、敏。 第100世、湘杲公 字日昭 妣袁氏,生子;鐸堯、鐸舜。 第101世、鐸堯公 字華輦 號在輿 妣鄭氏,生子;大文、忠文、仲文、孔文、特文。 南北朝世系 第102世、士達公 名大文 號義書 妣卡(卞)、孟氏,生子;常、鞏、平。 第103世、常公 字慶宣(萱) 妣庾氏,生子;幬、義、成。 第104世、啟高公 字幬 號建函 謚用忠 妣古、錢氏,生子;憲、麟、討、普、榮。 第105世、憲公 名叔度 字二行 謚文政 妣文氏,生子;椿義、椿仆、椿儼。 第106世、椿義公 號迪吉 名泰年 字遇龍 妣劉氏,生子;(奕)明、(奕)綸。 第107世、奕綸公 號從魁 名志堅 字賢興 起璜 妣劉氏,生子;俸、作、位、信、佐、佑。 第108世、俸公 號良初 字廩常、名錦華 妣夏氏,生子;中寧、中永、中立、中岳、中寅。 隋、唐、五代世系 第109世、中寧公 名昌倫 字斗南 號十謙 妣李氏,生子;參鼎、參福、參慶、參禹。 第110世、參鼎公 號位臺 字德遠 妣東方氏,生子;侃裳、琯周。 第111世、侃裳公 號彬梁 字左宏 謚毅安 妣仇、陳氏,生子;梅山字愷康、壽山字怡康、阮山字惟康。 第112世、梅山公 字愷康 號孔公亮 官至尚書,妣聞氏 生子;菊華、珪保、璋保。 第113世、菊華公 號繼芳 字潤孱 名用成 妣劉氏,生子;儀節(jié)。 第115世、震相公 號巽夫 妣歐陽氏, 生子;錫賢、聰賢、張賢。 第116世、錫賢公 號天輿(與) 妣吳氏,生子;廷堅、廷用、廷助、廷華、廷苑、廷英、廷萱。 第117世、廷華公 字彥湘 號祖實 妣杜氏 生子;勷升、宗貴、杰。 第118世、勷升公 字翼釣 號德明 妣黎氏,生子;謙、讓、信。 第119世、謙公 字用中 號益亨 妣鄭氏,生子;賓、寶。 第120世、賓公 字世恭 號敬心 妣孫氏,生子;肅彬。 第121世、肅彬公 字似金 妣孫氏,生子 ;彥高、彥勝、彥輔、彥忠、彥明。 第122世、彥高公 字上達 妣游氏,生子;貴遠、貴華、貴顯。 第123世、貴華公 字虎章 妣嚴氏,生子;裳、襄、鑒、銳。 第124世、裳公 字錫傳 號以繡 官至鎮(zhèn)南節(jié)度使 ,妣鄭氏,生子;德山、海山、義山、代山、峭山。 第125世、峭山公 諱岳,字一郎,號青崗,謚文烈,后裔尊稱為峭公或峭山公,后周郭威王勅封工部侍郎,壽年八十三卒,勅葬鶴藪黃家林辛山乙向,在江西撫州府宜方縣風送洞金角,墳前有一湖為記。妣官、吳、鄭三郡君,各生七子,上官氏生子七:和、梅、荀、蓋、楚、龜、洋;吳氏生子七:政、化、衢、盧、福、林、塘;鄭氏生子七:發(fā)、潭、城、延、允、井、層。共二十一子。 (有譜紀峭山公為128世祖,有譜紀峭山公為117、119世祖) 第126世、井公 號惟揚,公娶李氏、戴氏、朱氏、丁氏、姜氏五夫人,生十五子:大成、大全、大同、大忠、大用、歷堯、歷舜、賁毓、職權、成剛、奎聚、成廉、成恕、澄、維。 第127世、堯公 妣湯氏,生子;岡。 北宋世系 第128世、岡公 妣羅氏,生子;元益、元二、元三、元四、元五。 第129世、元二公 妣張氏 生子;閣。 第130世、閣公 妣趙、張、鄭氏,生子:萬宣、萬榮、萬乾。 第131世、萬榮公 妣謝氏,生子:中章。 第132世、中章公 妣楊氏,生子:先剛。 第133世、先剛公 妣楊氏,生子:春。 第134世、春公 妣杜氏,生子:尚仁、尚義。 第135世、尚義公 妣龔氏,生子:淑能。 第136世、淑能公 妣古氏,生子:震。 第137世、震公 字伯起,妣江氏勅封大夫人,宋淳祐王公二十歲登宋進士授點翰林,官至煥章閣大左司馬尚書侍讀右春坊,官封太保,端拱元年錄譜一卷呈上,皇帝旨批云: 黃氏始佐人君,歷代簪纓,實為忠孝,江夏無雙,慶流后裔。生子:文高。 第138世、文高公 妣曾氏勅封大夫人,寶德王三年中舉第廿名進士,歷官十六年,任中書,生子:通。 第139世、通公 字 景升,將仕郎出身赴任中魁,歷官于任御勅金牌禪旌將大勅尚書,原骸在福建,后海龍?;⒑8K脤O賣得田地打銀牌又葬在永安縣(紫金縣)藍塘小地名佳塘出在大蝦思。妣李氏勅封大夫人,生三子:長海龍,次?;?/strong>,三海福(豹)。 長伯(字海龍、號良賢)宋朝中第一名進士又中七名亞元遷惠州府永安縣中鎮(zhèn)任官至州剌史,地墳雙龍貫脈形,亥山兼任一缐 辛亥已滿金貫 串分金室宿九度休用一氣 又直金星守度 主富貴 科用狀元 王侯世代官祿永遠,祠堂風箱形爐體穴亦系山兼壬缐登癸已分室宿九度滿藍貫串。 次子僚公,號海虎,字良臣,原居福建登六名進士第,官至瓊州太守,道經(jīng)古梅州受其山水秀雅立居五馬坊水巷口,未有嘉應州先有?;⒌貕?,圣旨勅下:國師立三十城點出西門外土名黃塘里城三里之遙,妣周氏受命大君勅封大夫人,夫婦合葬千里來龍生禪形。生子:長慶吉,字天禎,號希可又號庭政。次慶華諱天福號達可,妣楊氏生子:日元,日亨。三慶榮諱天祿號真可,妣李氏生子,百秀。四慶壽諱天祥號際可,妣周氏生子:子龍。 三子價公,號海福、海豹,字君烈,死在陣中即葬在長樂吊鐘寨丙山壬向,妣葉氏生子:長元吉字梅實,住龍川祥貝、次亨貞字十萬,住長岐嶺羅徑藍閣下、三利興字宗義,住河源中信博羅鄱隅等處。 虎 公 世 系 第1世 僚公,號?;?,字良臣,妣周氏受命大君勅封大夫人,生子:慶吉、慶華、慶榮、慶壽。 第2世 慶吉公 慶吉,字天禎,號希可又號庭政,公官至朝議大夫,判尚書兵部員外郎。公享壽八十歲溢忠莊。卒葬嘉應州松口溪南,內(nèi)有志石,無碑記后,時師囑曰,此地葬后五紀之年方可擇吉修卜豎立牌,祖妣葬于黃沙坪。公妣吳、古氏,吳氏生二子;日新、日升,古氏生十子:秉鍔、秉鐸(鋒)、秉銑(鐵)、秉鉞(鋮)、秉銧、秉鐘、秉錫(錯)、秉鏗(監(jiān))、秉鎧(鐳)、秉锽。(括號內(nèi)為別字) (古氏十子列后)(橫瀝嶺下黃明提供) 長子秉鍔公 號千一郎,妣陳氏; 次子秉鐸公 號千兒郎,妣林氏,公任水使佐衛(wèi)將軍,居和平。 三子秉銑公 號千三郎,妣司馬氏,公任員外郎,分居潮陽。 四子秉鉞公 號千四郎,妣李、楊氏,公任朝議檢校,分居硫黃。 五子秉銧公 號千五郎,妣鄭氏,公任尉陸司馬,分居廣州。 六子秉鐘公 號千六郎,妣宋、江氏,公任霍邑令,分居中鎮(zhèn)。 七子秉錫公 號千七郎,妣齊氏,公任虞部員外郎,分居漳州。 八子秉鏗公 號千八郎,妣斐氏,公任唐元令,分居漳州。 九子秉鎧公 號千九郎,妣陸氏,公任大常侍士,分居長安。 十子秉锽公 號千十郎,妣江氏,公任庫部郎中,分居梅州水南。 第3世 秉鍔公 字譚暉 號千一郎,公任大理寺評事,妣陳氏,生子;澄、渲、泳。渲公字玉波,妣楊氏,分居梅州五馬坊。泳公字玉涵,妣荀氏,分居潮陽。 第4世 澄公 字玉浪 謚忠烈 妣刑氏,生子;令式,公任韻州司馬死于國事,分居梅州五馬坊。 第5世 令式公 字鉅,公任集賢院校理,妣歐陽氏、熊氏,生子;華峰、顯峰。 第6世 顯峰公 諱榮 號升達,公任毫州鹿邑令,妣安氏、李氏,生子;時梅、煥國。 第7世 時梅公 字佐才(方) 號彰明,公登進士任汀州路通判志載朝揭,妣陳、鄒氏,共生子;仰韓、思韓、慎韓、性韓。 第8世 仰韓公 字蒸 號時齊 又文烈, 公延年元佑進士欽點翰林侍講學士,官至大常博士,公妣合葬于葛窩,妣劉氏生子;鎬京、鎬中、鎬雍。 第9世 鎬京公 百一郎 號通梅 諱載陽 妣古 江 熊氏生七子;一庭政字正倫,二裴政字彰倫居潮州,三膺政字?倫居長寧,四度政字理倫居石城,五陵政字石倫居汀州,六貞政字清倫居程鄉(xiāng),七常政字梅倫居程鄉(xiāng)。 第9世 鎬中公 百二郎 字承裕 號守陽又名敏達,妣關氏,共生五子;長萬一郎 字和政,居上坑;次萬兒郎 字法政,居梅州;三萬三郎 字權政,居汀州;四萬四郎 字林政,居漳州;五萬五郎 字化政 居梅州。 第9世 鎬雍公 百三郎 字承業(yè) 諱啟陽 號展田,妣張、古氏生子;長元綱 字立政,居潮陽;次元綸 字長政,名 萬八郎,居南雄州;三元紀 字永政,居惠州。 (海虎公2世至9世原為缺失,惠州橫瀝嶺下村 黃明 宗親多方查證后認定如上世系,黃明 宗親認定,萬公是:元綸 字長政,名 萬八郎,居南雄州。另:橫瀝嶺下東房樓屋 黃道錫 宗親家傳,萬公是:四萬四郎,字林政,居漳州。望宗親叔伯兄弟查證。) 第10世 萬 公 (橫瀝嶺下始祖)妣譚氏,生子:子玉。 萬公 適居南閩官遊南粵,寓居南雄石井頭珠璣巷,后遷移惠州博邑(羅)羅浮東山,后遷居歸善(惠陽)馴雉都(橫瀝)獨石汍,嶺下村嶺下。祖自萬公,始以一人之身當此插遷之際,然其經(jīng)經(jīng)營營,求求渡渡,真有余美,得飛天相,其忠以啟盛祥奕世者乎,妣譚氏,葬于潭頭瓜藤地乙山辛向墳用火磚鋪成明堂皆然。 第11世 子玉公 居住嶺下,妣馬氏,生子;長穆芝公、次彪公 遷轉羅浮東山,公妣合葬庶布中洞口欖樹下前蛇形地乙山辛向。 第12世 穆芝公 妣朱氏,生五子;長惠卿公居住嶺下東房、次義卿公居住博邑東后傍、三禮卿公居歸善(現(xiàn)在惠城區(qū))東門大路口、四智卿公居住水口大和烏石、五信卿原住嶺下西房,公妣合葬謝坑飛蛾地末山丑向。 第13世 智卿公 (光遠堂,烏石始祖)妣馬氏 壽終葬在橫瀝獺嶺坐西南向東北,生子;道寧公。 第14世 道寧公 妣盧氏 公葬雷公嶺坐西向東北,妣葬在竹崗嶺,生子;達德。 第15世 達德公 妣姚氏,公葬在下竹崗嶺坐東南向西北,妣葬在拋塘背,生子;通明。 第16世 通明公 妣楊、高氏,生三子;長云淡、次云澄、三云灝,又妣劉氏,生三子;四云潭、五云彩、六云燦。明公葬在洗面浦,妣高、楊氏葬在烏塘象形地坐東向西。 栗崗宗祠 一世祖 云彩公 第17世 云彩公(平潭栗崗始祖)一世祖 妣陳氏 生三子;平側、平所、平公。祖葬在上竹崗嶺上派坐東南向西北,妣葬在社前坐東向西。 第18世 平側公 第18世 平所公 第18世 平公 第19世 第20世 第21世 第22世 第23世 第24世 第25世 第26世 第27世 第28世 第29世 第30世 第31世 第32世 ······ (有待補充) ![]() ![]() ![]() ![]() ![]() ![]() ![]() ![]() ![]() ![]() |
|
來自: 昵稱50491956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