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三要素:光圈、快門、感光度,這是玩攝影的各位必須了解的攝影知識。但對于手機攝影,還需要懂曝光三要素嗎?如果是幾年以前,那好機友攝影會很明確的和您說:“不用”。 因為幾年前的手機,想調整光圈、快門、ISO都沒有地方可以調整,每個人的手機都是拿起來點擊屏幕,畫面清晰后,就直接按快門按鈕拍攝了。 頂多可以調整下畫面亮度,想調其它參數?對不起,還真調不了。但現在不一樣了,看看您手中的智能手機,如果是近一兩年買的手機,有的已經具備“專業(yè)模式”了,也就是說光圈、快門、ISO都可以手動調整。 即便沒有專業(yè)模式,也可以下載第三方應用,比如ProCamera實現手動調整曝光三要素的需求。 所以今天這篇文章,好機友攝影就和大家好好聊一聊,關于手機曝光三要素的那些事兒。 目錄 一.手機的“光圈” 二.手機的“快門” 三.手機的“感光度” 一.手機的“光圈” 1、手機上的“大光圈” 多數人應該都聽說過:“攝影是用光的藝術”,進光量是攝影的關鍵,直接影響進光量的是光圈,同時也影響著虛化效果。 光圈的大小直接決定進光量,它通過f值表示,光圈f值=鏡頭的焦距/鏡頭光孔直徑,f值越小,光圈越大,進光量也就越大,虛化效果也就越好。 相機上大光圈鏡頭往往少則數千,多則上萬,手機鏡頭為什么輕輕松松做出了f1.5、f1.7這樣的超大光圈?這顯然不科學。 想了解單反相機中光圈的相關內容,請閱讀:你知道光圈數值是怎么來的嗎?從源頭到實拍應用讓你徹底搞懂光圈 首先光圈把光線帶入相機中,而真正決定接受多少光線的是CMOS(感光元件),CMOS的尺寸越大,接受光線的面積就越大,因此,光圈并不是判斷進光量的唯一標準。 在專業(yè)領域,有一個等效光圈的存在。目前手機采用的通常是1/2.3英寸的CMOS,換算成對角線長度就是7mm,等效系數到大約為8.1,所以就算是f/1.5的光圈實際也就等于效全畫幅f/12。這么小的光圈,壓根就不會有什么光學虛化效果。 所以為了“模擬”出單反相機上大光圈的虛化效果,手機需要兩個鏡頭,并通過相關算法來實現。 手機攝影中的虛化效果是通過后期算法實現的 不看說明書也能快速玩轉相機出佳片!匹配48款主流相機 2、在手機上調整光圈 如果您使用專業(yè)模式或者是第三方app來手動調整手機的光圈,難道和單反上調節(jié)光圈也是一樣的嗎?當然不是。 手機的光圈其實是固定的(目前具備物理光圈調節(jié)的手機只有三星一家,但也只能調節(jié)F1.5和F2.4兩擋光圈),也就是說即便調整了光圈大小,但手機光孔的實際大小并沒有改變,而是通過手機算法來模擬光圈放大或者縮小的效果。 而單反相機則不同,單反相機的光圈是可調的,在調節(jié)光圈時,其光孔大小確實會發(fā)生變化。關于這點,我們從鏡頭中可以清晰的看到如下圖所示的變化: 所以當我們通過調節(jié)手機光圈時,無論是景深發(fā)生的變化(背景模糊程度),還是亮度的變化,都不是因為光圈的實際放大縮小而導致的成像效果不同,而是通過手機上的多個鏡頭以及后期算法所模擬出來的類單反效果。 二.手機的“快門” 手機中的快門使用的是“電子快門”,這點與微單倒是十分相似,因為微單同樣也使用電子快門(部分微單同時具備機械快門與電子快門)。 機械快門是靠快門簾實現曝光時間的控制,而電子快門的原理則是通過對cmos的斷電、通電來拍攝照片的。 1、電子快門的優(yōu)點 電子快門的優(yōu)點有以下這幾個: ?沒有聲音。如果你玩街拍你會覺得非常有用,可以拍下最真實的畫面。 ?它幾乎沒有體積重量,所以手機上安裝的都是電子快門。 ?它的最高快門速度要比機械快門快的多,現在基本能達到幾萬分之一秒。最高端的高速攝影研究所的好像已經達到幾十萬分之一秒了。這是機械快門永遠做不到的。所以現在的高速攝影幾乎都是用的電子快門。 ?相對于機械快門,它的壽命要長的多,也可以說它是不會死的。 2、電子快門的缺點 當然它也有它的缺點: ?它的快門遲滯現在難以解決。也就是說,當你發(fā)現最精彩的時刻按下快門但等它啟動以后已經過去了。比如新聞攝影,體育攝影。很多鏡頭你是抓不到的。 ?是它需要一直開著soms取景。特別耗電不說,而且對cmos也有損傷。 ?相對于機械快門,它的畫質有時候會受到一些影響。 ?有時候會出現果凍效應。不過這只是拍攝高速運動的物體中出現的變形,很少出現。其實不必在意。有時候你萬一拍出了果凍效應也許是驚喜呢。 正是由于手機使用的是電子快門,所以其控制快門速度的效果與用微單或者單反拍攝幾乎是相同的,因此單反或者微單能通過快門速度控制拍攝出的效果,利用手機同樣可以。 3、通過調整快門速度拍出的效果 ?提亮照片:快門速度越慢(曝光時間)進光量越充足,照片也就越亮。 ?模糊動作:如果快門速度很長,則照片中的移動物體將會沿著其運動軌跡方向變得很模糊。 而風光攝影師則會通過放慢快門速度的方法來突出河流、瀑布的動感。 ?凍結動作:如果用特別快的快門速度,則可以瞬間凍結運動中的移動物體。 即使是飛翔的鳥、滑行中的運動員、海岸激起的水花都可以被相機捕抓記錄。 當你的快門速度足夠快時,連空氣中的懸空的水珠都能被記錄,這是我們肉眼所不能及的。 那么想拍出何種效果,就要設置合適的快門速度參數。想了解關于快門的更多內容,各位可閱讀:理解快門看這一篇文章就夠了 4、通過內置功能拍攝慢門效果 雖然通過手動調節(jié)較低的快門速度可以拍攝出慢門效果,但是目前很多手機都自帶了慢門功能,也就是說選擇該功能后,不用手動設置參數,依舊能拍出亮度正常、清晰的慢門效果照片。 而且得益于手機相機高超的后期算法,即便是堆棧后的效果,利用手機也可以直接拍攝得到,這對于不希望鉆研拍攝技法的攝友來說絕對是一大福音。如華為P30的流光快門,或者使用第三方軟件,均可實現該目的。 三.手機的“感光度” 手機的感光度和單反中的感光度是完全一樣的,都是指對光線的敏感程度,是相機感光元件性能的標桿。 感光度越高,相機對光線的敏感度就越高,表現在照片上就是畫面更亮,但也會產生更多的噪點。 關于感光度的詳細講解,請閱讀:用多大合適?噪點如何平抑?畫面能亮多少?感光度的這些問題你了解嗎 目前手機支持的感光度大多在1SO32-3200,有的還能向上擴展,但我們應該專注手機的感性能,不要過分看最高感光度,因為低感非常實用,而高感的用價值不大。 由于手機感官元件尺寸很小,因此可用感光度范圍相對專業(yè)相機比較有限。筆者的朋友使用過10多種各種檔次的手機,感覺絕大多數手機的可用感光度范圍;最低感光度18O200,部分機型可以放寬到ISO400。超過這個數值,照片質量下降比較厲害。 不過這里需要指出,在白天光線良好的情況下1SO800以內的畫質都不錯,所說的超過一定感光度噪點增加主要是指在暗光情況下。 講到這里,關于手機的曝光三要素與單反相機曝光三要素的異同就介紹完了。通過對手機曝光三要素的了解,我們可以更了解手機攝影,而不是盲目的調節(jié)各個參數。 |
|